
積壓物資 途徑 對策 一、緒論
當前物資超儲積壓在鐵路工業(yè)制造企業(yè)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特別是鐵路行業(yè)受7.23溫甬動車事故的影響,企業(yè)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了明顯的放緩跡象,進一步加大了存貨積壓的可能性。從而造成了企業(yè)流動資金不足,影響到企業(yè)經濟利益的提高,制約了企業(yè)的自身快速發(fā)展。作為鐵路行業(yè)的制造企業(yè),超儲積壓物資的壓力已明顯顯現,對超儲積壓物資成因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對防止新積壓,降低儲備資金占用,加速流動資金周轉,降低生產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超儲積壓物資的成因
(一)歷史原因
鐵路工業(yè)制造企業(yè)由計劃經濟逐步轉向市場經濟,由于多數訂單來自鐵路系統(tǒng)自身的需求,鐵路內部工業(yè)制造企業(yè)還沒有完全形成市場概念,物資采購部門存在多申請,多采購那種手中有物,心中不慌的謹慎思想,但隨著科技進步及設備更新等因素造成了一定庫存積壓
(二)計劃差異過大
計劃人員對制造單元上報的需求計劃不進行詳細的調查分析,抱著保生產為第一的思想,加上單位對庫存資金占用控制要求寬松而造成盲目采購;計劃。采購制度不健全,無考核制度或考核制度不嚴,有一些進口物資,為穩(wěn)妥起見,盲目放大采購量,使物資在有效期內無法消耗完而造成積壓浪費;新產品的推廣研發(fā)也是造成積壓的一個原因
(三)不可分割原材料的累計影響
對于矽鋼片銅材等無法按定額分割的物料,源于設計的工藝都是理論數據,實際生產中會造成差異,特別是長時間的積累,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四)內部溝通不暢
企業(yè)內設備改型和更新、工藝流程的改進、科研成果的推廣,相關部門在研究新方案或更新前,為與物資管理部門協(xié)調,致使部分物資積壓時間過久而無法使用;物資管理部門沒有定期對超儲積壓物資進行信息反饋,沒有提請?zhí)幚斫ㄗh,也是溝通不暢的原因之一;采購部門沒有對庫存物資進行有效分析,結合庫存進行合理采購。
(五)對需求審核不到位
特別是新產品試制階段,審核過于寬松或甚至無審核,全部開綠燈放行,造成盲目采購;對因質量原因報廢需補充采購的需求審核不嚴,往往項目結束收尾后還有很多物料未使用造成了積壓。
(六)對采購計劃把關不嚴
一切工作計劃為源頭,計劃不準確有效,勢必造成積壓浪費。對生產單位的需求缺少獨立的把關部門,往往是根據生產BOM自動生成采購需求,沒有結合庫存進行分析,審核流于形式,對設計變更,工藝改進等變更沒有及時更新;特別是一些非直接生產用的維修物資、工卡量模等計劃審核把關不嚴,造成了大量積壓,隨設備更新技術改進無法使用而造成了積壓浪費。
(七)外部環(huán)境變化市場突然急劇萎縮
2011年7.23溫甬動車事故給鐵路行業(yè)造成了很大的沖擊,時常需求明顯萎縮,造成了大量物資積壓,給企業(yè)帶來了很大的資金壓力。2011年全國風電產業(yè)也迎來了產業(yè)洗牌的寒冬,使快速發(fā)展的風電產業(yè)放緩了前進的腳步,大量物資的積壓和庫存占用了企業(yè)的大量資金,大大降低了企業(yè)的存貨周轉率。
三、解決途徑
(一)首先考慮材料代用
由物資管理部門會同采購部、制造部把審核過積壓清單反饋給設計、工藝部門,從源頭考慮材料代用,減少積壓。降低損失。
(二)爭取創(chuàng)造機會利潤
機會利潤是指物資在報廢前由于采取降價等方式銷售而收回的資金,減去應收回的殘值。采購部門跟原供應商充分溝通協(xié)商,采取優(yōu)惠的價格出售給對方,減少損失。
(三)爭取延長保質期
對于在保質期內的積壓物資可以與原供應商協(xié)商寄存在對方,先銷售給其他的客戶,變相延長保質期,爭取在保質期內消耗完。
(四)加強調劑管理
參與集團統(tǒng)一調劑,或在本單位建立調劑中心,加強信息建設,及時進行信息反饋和提出處理意見,以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四、預防對策
(一)加強培訓,提高相關人員素質
對采購人員、計劃人員加強培訓,制定一系列的考核管理制度,使競爭上崗真正成為物資管理人員的“驅動力”。給物資管理人員灌輸終身學習的思想,掌握本崗位的業(yè)務知識,深入基層,了解市場,提高素質。
(二)以存貨資金控制為主線,加強采購計劃的管理
對采購資金和儲備資金要分解落實到人,并建立嚴格的考評制度,對采購計劃要嚴格把關,特別是因內部質量原因需要的補充采購計劃,必須分析原因,加強監(jiān)督和審批。傳統(tǒng)的采購思想都會持謹慎態(tài)度,寧可多采購以防止異常情況發(fā)生,這樣往往造成積壓。堅決落實“四不采購”制度:情況不清楚不采購;計劃不批準不采購;儲備超額不采購;人情物資不采購。全方位的杜絕盲目采購,提高采購計劃執(zhí)行的嚴密性和科學性。
(三)適應市場變化,運用新型供應方式,降低庫存
由于買方市場的形成,為物資供應部門改變傳統(tǒng)的供應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因此,積極推行招標比價比質采購,提倡“零”庫存管理。如“代儲代銷”承包供應模式;企業(yè)在推行ERP管理,可以通過Internet網將本企業(yè)實時需求信息與供應商共享,配合拉動式生產,追求“零”庫存。
(四)加強存儲管理,降低庫存損耗
庫管員要加強對庫存物資的管理,做到標識清晰,四號定位準確,特別是有保質期要求的物資不僅要達到存儲條件的要求,還要遵循先進先出原則,堅持巡查,防止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