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文在分析傳統會計綜合實訓存在缺陷的基礎上,利用信息技術構建了財務業務一體化下會計綜合實訓模式,指出會計綜合實訓應達到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等,最后提出進一步完善會計綜合實訓的建議。
【關鍵詞】 財務業務一體化 會計綜合實訓 用友U8
一、高職會計專業綜合實訓現狀
開設高職會計專業綜合實訓的目的是實現教學與實踐的無縫對接。其開設形成是給定某企業一段時期的經濟業務,通過手式或教學軟件進行會計核算,使學生掌握以會計科目為核心的會計信息加工流程。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的會計綜合實訓的教學內容已不能滿足客觀實際的需要。
第一,從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目標來看,傳統教學方法只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卻忽視培養學生的運用能力。而完整的會計綜合實訓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會計信息加工能力,而且要培養學生運用會計信息的能力以及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能力,使學生由核算型人才向管理型人才轉變。會計信息的應用能力就是對會計信息再加工、為不同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信息的能力;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能力就是通過教學使學生將企業會計基本準則中的會計信息質量八條原則熟記于心,并能實際運用。
第二,現有會計核算模式下會計信息的生成基于帕喬利的會計分類系統,即按照會計科目分類組織會計核算工作,難以按會計崗位進行綜合實訓。目前會計綜合實訓通常由學生單獨完成所有的會計業務,即按照會計崗位分別進行核算,但由于憑證在不同崗位傳遞,導致綜合實訓不易組織,且不便于教師在實訓過程及時進行指導,也不利于教師進行有效的監控。
第三,現有核算模式下經濟業務流程剝離于會計綜合實訓。學生的練習起始于經濟業務發生后的結果,缺乏對經濟業務發生過程中物資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全面認識,導致會計信息形成孤島。同時,在現有模式下學生的主要精力放在編制記賬憑證上,其財務控制與分析決策等方面的能力都難以訓練提高。
二、構建財務業務一體化的高職會計綜合實訓模式
財務業務一體化的核心是引入計算機“事件驅動”功能,以管理系統為平臺、以業務事件為核心,將企業的經營流程、財務流程、管理流程予以融合,使經濟活動各類信息按照信息處理規則匯集到數據庫。各信息使用部門按照授權對所需信息進行查詢、分類、匯總。而會計信息則是依照復式記賬原理按照會計準則要求加工生成的。以采購業務為例,會計信息歸集如下圖所示:
1. 實施基礎。財務業務一體化的實施依賴現代信息技術,硬件就是電腦、網絡,軟件就是管理信息系統。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大部分已建立適用于本專業的機房、網絡并配有相應的軟件,其中管理信息系統主要有金蝶、用友ERP軟件。這兩個軟件都能實現業務管理系統與財務系統的融合,將企業經營活動過程產生的信息匯集到數據倉庫。各業務部門、會計崗位根據自己對信息的需求,按照不同方式對數據倉庫數據進行分類、匯總,形成自己需要的信息。仍以采購業務為例,其在用友U8.72管理系統下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圖2表示:在用友U8ERP系統下,采購業務流程在系統管理機構的指揮上有序運行。各職能部門業務人員根據管理機構的不同授權,分別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譬如,系統管理機構授權生產部門A可以錄入經審批的采購申請單,采購部門人員B能夠查詢采購申請單,并由申請單生成訂單,其他部門人員可以根據管理需要授予不同的權限,從而保證業務順利進行。
為使學生切實了解企業上述業務流程,必須讓學生在第五學期之前學習掌握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審計、會計電算化等課程的理論知識,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即真正具備了會計核算能力、內部監督能力、財務管理能力等理論知識。其中,會計核算能力方面的知識由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等課程教學完成;財務管理能力方面的知識由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完成;內部監督能力方面的知識由審計課程教學完成,直到學生已具備了以業務事項為核心的財務業務一體化會計綜合實訓的知識與技能。
2. 實施組織。財務業務一體化把會計的事后控制延伸到事中的實時控制,即通過對業務部門發生的事件進行實時監控,從而完成對經濟業務的實時監督。這樣,在財務業務一體化下會計綜合實訓可以采取以小組為單位的對抗型實訓模式。小組成員職能的劃分可以按照類似于企業職能部門的職責來確定,分為采購、銷售、生產經營、質檢、人力資源、財務等部門。由于會計綜合實訓一般開設在第五學期,這時學生已學完會計電算化、財務會計、審計等課程,已具備綜合實訓所需的知識與技能,能夠按照財務業務一體化會計綜合實訓要求自主進入角色。在整個實訓過程中指導教師可減少現場的指導工作,主要承擔以下任務:一是確定實訓小組成員,并以系統管理員的身份為每個小組建賬及指定賬套主管,由賬套主管分配小組內各成員的崗位職責;二是在實訓過程中發揮督導作用,教師根據會計綜合實訓的教學目標合理確定各小組的實訓進度,并檢查小組的實訓效果。
在用友U8.72管理系統中整個會計綜合實訓以小組為單位,小組成員間建立局域網,小組中每個成員根據各自的崗位,與企業職能部門合作開展工作。每個小組可以分為采購部門、銷售部門、往來賬會計、存貨會計、總賬會計等部門和會計崗位。每個小組成員由賬套主管分配相應的責、權、利,分別執行各自承擔的實訓任務。
三、財務業務一體化會計綜合實訓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現有手工模式下的會計綜合實訓,主要是使學生掌握會計核算能力,通過對企業一段時期發生經濟業務的核算,使學生熟悉會計工作流程。在財務業務一體化下,ERP植入了MIS軟件,會計工作流程不再是獨立于業務流程以外的孤島。因此,會計綜合實訓的教學目標不應只強調學生使用財務軟件進行會計核算的能力,而應將核算能力、管理能力并重。其目標可以表述為:通過會計綜合實訓,使學生具備使用以財務軟件為核心的MIS軟件的能力;具備掌握以部門業務事件為分類標準歸集會計基礎信息的能力;具備按照信息使用者不同要求生成所需信息的能力。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借助ERP軟件,以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為主線,以崗位設置、分工為手段,系統、完整地模擬企業經營流程,使學生系統地了解與掌握企業經營過程中崗位授權與分工,資金流、物資流、信息流等的生成與融合。
2. 項目設計。財務業務一體化下的會計綜合實訓改變了基于帕喬利會計分類系統崗位分工,采用以部門事件為核心的信息歸集與核算體系,其核心是會計基礎資料信息化,實現基礎信息在不同部門間共享。因此在項目設計時分別按照各業務部門的核心事件進行,具體設計以下類型業務:采購業務、銷售業務、庫存管理業務、薪酬管理業務、固定資產管理業務、賬務處理業務。每個實訓小組成員由賬套主管進行分工,分別承擔業務。在用友U8ERP系統中具體實訓項目如下頁表所示。
四、完善會計綜合實訓的思考
ERP軟件在會計專業的廣泛使用,使財務業務一體化在以業務部門崗位劃分條件下的會計綜合實訓成為可能。學生通過實訓在進一步鞏固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審計等知識過程中加深對企業經營業務的感性認識,使所學過的知識更加牢固。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的綜合實訓方法還存在一些缺陷,如對抗型的實訓模式是靜態式對抗,小組成員分工存在成員身兼數職無法解決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實現綜合實訓的教學目標,縮短課堂學習與實際工作間的距離,可以在ERP模擬沙盤環境下進行會計綜合實訓,以各小組經營業務生成的數據作為會計綜合實訓的業務資料,使對抗從小組內部擴大到小組間,將業務數據由教師靜態提供變為隨時掌握經營業務變化的動態信息;由靜態的模擬企業變為動態的模擬企業,從而為學生提供更為真實學習環境。
主要參考文獻
1. 劉玉廷.論我國會計信息化戰略.會計研究,2009;6
2. 顧愛春.手工與電算相結合的會計綜合實訓方法推介.財會月刊,2010;18
3. 劉爽.《會計綜合實訓》的課堂情景教學.財會月刊,2013;16
4. 陳小紅.財務業務一體化實踐性教學探索.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2;8
5. 雷光華.淺談基于價值鏈會計的成本管理.財務與會計,2012;4
【作 者】
閆予磊
【作者單位】
(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 鄭州 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