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波經濟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經濟發展取得重大成就,2011年,實現生產總值6010.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0.0%,人均生產總值1萬美元以上,但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仍然突出,當前國際國內環境又對寧波現有的產業結構和增長模式提出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下,寧波結合本地經濟發展形勢,提出“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以國際貿易、現代物流、金融保險等為重點的生產性服務業”。這充分說明,實現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良性互動,促進產業鏈向高端延伸是今后寧波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
一、生產者服務業的概念及發展
生產者服務業 ,在我國又稱為生產性服務業,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Greenfield于1966年提出,之后眾多學者都對這一概念從不同角度進行了闡述。目前為大多數人接受的概念是,指為保持工業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促進工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提高生產效率提供保障服務的服務行業。它是一種中間投入而非最終產出,扮演著一個中間連接的角色,用來生產其他的產品和服務。
由于生產者服務業的產出通常包含有大量的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的服務,學術界和業界認為它能夠促進生產專業化,擴大資本和知識密集型生產,從而提高勞動與其他生產要素的生產率。從理論層面來看,Francois(1990)的研究表明,生產者服務業對于協調和控制專業化生產過程至關重要;Harrington(1995)認為密集使用信息的生產者服務業是經濟中最具活力、增長最快的部門;程大中(2006)認為生產者服務作為各專業化生產環節的紐帶,促進了產業融合;鄭吉昌(2005)認為生產者服務業推動了社會分工;劉志彪(2006)認為從生產者服務業的高度推進制造業的結構優化,是產業結構政策轉型的一個新角度。
從實踐層面來看,生產者服務業已經成為不少發達國家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在OECD國家中,金融、保險、房地產及經營服務等生產者服務業的增加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均超過了三分之一。部分發展中國家也發揮后發優勢,將服務業特別是生產者服務業作為經濟發展和提升競爭力的重點。
二、寧波生產者服務業的發展現狀
(一)生產者服務業規模不斷擴大,新興服務業增長迅速
寧波生產者服務業的營業收入基本處于穩步上升,2011年,寧波服務業單位(除房地產開發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3065.37億元,同比增長18.8%,實現增加值2225.57億元,增長19.5%。其中,新興服務發展迅速,比如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同年實現增加值142.76億元,同比增長40.0%,比上年同期提高26.1個百分點。
生產者服務業的固定投資規模也不斷上升,2011年,寧波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1701.37億元,同比增長22.1%,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71.1%,比上年同期提高2.6個百分點,其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房地產業增長較快,同比分別增長64.9%和37.5%。
(二)生產者服務業比重趨于上升,但增速不穩定
從生產者服務業占GDP的比重來看,自2004年開始該比重基本呈上升趨勢,期間變化有所反復,比較曲折。從2004年開始,該比重呈明顯上升趨勢,2007年達到階段性頂峰23.58%。隨后忽然下滑,跌至2008年的23.10%。此后又猛然上升至2009年的23.63%,到達了區間最高峰。2010年又迅速下降。有數據顯示,主要發達國家特別是一些國際化大都市例如紐約、東京、倫敦等,其生產者服務業占服務業的比重已經達到了70%以上,并且仍在上升。相比之下,寧波目前生產者服務業的占比同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從生產者服務業的增長速度來看(圖3-1),寧波市生產者服務業增速基本呈不穩定波動狀態:2004-2007年期間緩慢上升,并在2007年達到最高點20.38%,2007-2008年迅速下降,2008-2009年下跌趨勢放慢,2009-2010年呈現緩慢爬升趨勢。從上述趨勢來看,可以認為寧波市生產者服務業增速波動幅度不一,其內部增長缺乏持續有效的推動力,造成的后果就是生產者服務業對寧波經濟增長的作用無法顯現,甚至對經濟增長造成了不利影響。
除此之外,就總體而言,生產者服務業與整個服務業這兩個增速的趨勢比較吻合(圖3-1),這能夠說明一點,寧波市服務業一定程度上受生產者服務業的影響。相較于服務業的增速,生產性服務業的增速略勝一籌。據測算,2004-2010年間,服務業增速的算數平均值是13.67%,而生產者服務業增速的算數平均值是16.56%,相信隨著寧波市對生產性服務業重視程度的提高以及經濟的不斷發展,該增速還會提高。
圖3-1 寧波市生產者服務業與服務業增速
數據來源:寧波市統計年鑒2004-2011年
除此之外,就總體而言,生產者服務業與整個服務業這兩個增速的趨勢比較吻合(圖3-1),這能夠說明一點,寧波市服務業一定程度上受生產者服務業的影響。相較于服務業的增速,生產性服務業的增速略勝一籌。據測算,2004-2010年間,服務業增速的算數平均值是13.67%,而生產者服務業增速的算數平均值是16.56%,相信隨著寧波市對生產性服務業重視程度的提高以及經濟的不斷發展,該增速還會提高。
(三)生產者服務業是吸引外資的重要領域
2004年以來,寧波第三產業利用外資額翻了一番還多,年均增速達到9%以上。第三產業利用外資額占全部實際利用外資比重從2004年的10%上升到現在的30%以上。特別值得關注的是,2011年寧波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快速增長,達到15.28億美元,同比增長119.8%,占全部實際外資比重的54.4%。其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實際利用外資分別增長1253.2%、201.0%和176.0%。
(四)生產者服務業重點行業優勢初顯,主導行業拉動有力
通過對寧波生產者服務業內部各行業所占比重、增速及對經濟的貢獻率測算,可以得出,在2004-2010年間,寧波市生產者服務業占整個服務業的比重基本維持在50%-60%之間,整個走勢比較穩定。期間,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這三個產業占生產者服務業的比重最大,2010年合計占比達到72.60%。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占比多年來比較穩定,金融保險業占比增速較其他兩者快,而房地產業占比波動比較大,側面說明這個行業的投機性比較大,相應的風險也大。教育、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業以及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這三個行業的占比較小,但是比較穩定。由于這三個行業屬于知識性行業,若寧波市想要經濟包括服務業較快發展,適當加大對這些行業的扶持力度實屬上策。
圖3-2 寧波市生產者服務業各子行業占服務業的比重
數據來源:寧波市統計年鑒2004-2011年
通過橫向觀察可以得出,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速較快,2010年分別達到了30.60%與30.30%。房地產業的波動幅度比較大,2010年增速為-6.86%,是所有行業中最低的一個,這與該行業的特殊性質以及國家的調控政策有關。縱向來看,房地產業是波動起伏最大的一個行業,金融保險業處于下降趨勢,特別是2008年之后下降速度比較快。而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在經過2008年的一度萎靡之后呈現出緩慢上升的趨勢。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標志著寧波已經擺脫基礎設施為瓶頸的發展階段,經濟轉型的效果已經顯現出來。
三、加快發展寧波生產者服務業的對策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寧波生產者服務業雖然得了一定程度較快發展,有些行業也初步具備了競爭力,但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比如服務業內部增長缺乏有效的推動力,知識密集型行業有待進一步發展,缺乏有實力的龍頭企業等。針對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一)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
根據寧波“十二五”規劃,重點發展國際貿易、現代物流、金融保險等為重點的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鏈向高端延伸,實現生產性服務業與港口和制造業發展良性互動。建議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引導專項資金,主要用于重點服務業建設項目的貸款貼息和補貼,進一步加大引導力度,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服務領域。
(二)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議通過項目傾斜重點扶持一批潛在優勢企業,增強企業競爭能力,形成集聚效應,帶動生產者服務業健康良性發展。同時加大對生產者服務企業稅收、融資、用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重點向中小企業傾斜,降低政策門檻。簡化對生產者服務企業的辦事審批手續。
(三)區域統籌,合理布局,設計理念與未來的功能相結合
對于生產者服務業的布局,全市應有統籌規劃,既要結合各區的特色,又要做到功能互補。目前寧波計劃,海港、空港等口岸及相鄰區域,重點布局物流園區和專業市場,在衛星城市和中心鎮要重點發展特色優勢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建議這些服務區的設計理念要考慮與未來功能相結合,并具備一定的超前性,要按國際先進水平來建設,避免低水平的重復設計。
(四)重視服務業人才培養與引進
服務業的發展,特別是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發展,離不開高端人才。鑒于此,寧波市2011年已出臺《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制定人才服務業發展專項計劃。建議政府重視加快對這些政策的細化和落實,避免人才流失。在引進人才的同時,還須重視對本地服務業人才的培訓和提高。建議積極打造以服務業技能培訓為中心的教育培訓基地,切實提升服務業人員素質,為服務業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