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票據是由財政部門統一進行管理的具有行政事業性質的收費票據及罰沒票據。票據管理是強化財務監督的有效措施,是對財經秩序進行規范的重要手段。隨著財政改革的不斷加深和財政收費票據的管理不斷規范化、制度化,我們在票據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各級財政部門制定出了很多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制度,但是由于各方面影響因素的存在,當前財政票據管理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在當前形勢下,加強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1 財政票據管理存在的問題
從實踐來看,當前我國財政票據管理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總結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財政票據的非稅管理制度落后
我國財政部門,存在重分配輕監督而重收入輕支出的現象,忽視了對非稅收入資金流程的監督,使得我國的非稅收入財政的監督體系建設處于低水平, 難以適應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雖然由中央到省市,對于財政票據的管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相對于飛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和急劇變化的形勢,財政票據管理制度的建立出現越來越明顯的滯后。
1.2 票據使用不規范
現階段,一些擁有行政管理的職權部門及單位,都有罰沒收入或收費項目,少數部門擅自提高收費標準、搭車收費、自立收費項目,實際承擔政府非稅收入監管任務的部門較多,主要有:紀檢監察、財政檢查、審計監督等。但是監管部門之間沒有明確分工,導致日常的監管和一些檢查缺少界定及配合,使監管上常常出現“缺位”和“越位”的現象。
1.3 財政票據的管理方式和手段
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部分縣區的票據管理與資金管理不是在一個股(室),雖然現在大多數縣票據管理的部門配有電腦,但是全省或者全市沒有將票據管理構建成系統的網絡,更沒有配置相關的應用軟件,導致各縣的票據領用工作停留在半手工操作。現在票據在我省已經有網絡化管理,有相關的軟件管理并不是所有的票據都納入系統管理。比如醫療票據,醫療票據管理模式不統一。大部分醫療票據由財政廳(局)統一印制、發放和監管,個別票據各家醫院自制票據。有些單位票據開具的票據欠規范,不能真實反映醫療收費情況,如醫院目前住院押金、就診卡、退款收據以及門診預交金等票據,這些都屬于自制票據。
2 財政票據管理的應對措施
基于對當前財政票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應對。
2.1 建立健全財政票據管理制度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因此要建立起—個有效的,合理的非稅收入監督管理體系。財政票據的管理工作具有政策性強、工作量大、涉及面廣的特點,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政府非稅收管理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政府職能的加快轉變,財政票據管理作為構建法治社會的公共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與時俱進,努力建立完善財政票據的管理制度,從制度上確保財政票據管理程序化、法制化、規范化。形成以政府財政為主體,以物價部門和執收的單位相互協調的非稅收入管理模式。為了保證財政管理工作做到位,應盡快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以適應新形勢下的財政票據管理工作需求,實現依法進行管理財政票據。
2.2 進一步明確監管部門的職責和義務
非稅收入監督部門包括:財政稽查與監督、立法機關、審計機關、司法監督、社會中介機構等。非稅收入作為財政收入的一部分,由其屬性來分,非稅收入的征管主體應該是財政部門。因為非稅收入各個監管部門的運行機制各不相同,所以各自相對獨立地起著非稅收入的監管作用,但是會出現相互交叉的現象,因此明確和界定各監管部門職責是很重要的。
2.3 構建票據信息化管理平臺
財政部門應進一步嚴格控制用票單位的收費項目、使用票據的審批、收費的標準等,強化繳庫情況的監督。以此來減少用票的隨意性,堵塞在征繳時的漏洞。一方面要建立系統的財政票據管理的信息數據庫,根據不同行業和部門的特點,結合單位的財政票據使用和政府非稅收入的收繳情況,建立一個統一的、系統的財政票據電子化的管理系統,為政府的非稅收入征收管理及財政票據的管理提供及時、全面、準確的數據。另一方面,實現票據的電子化管理。從政府的非稅收入工作的票據管理開始,以計算機打印票據來代替手工票據,以智能卡或者網絡傳輸票據管理的信息來代替人工的傳輸,實現電子開票、源頭控制、全程控制、自動核銷,這就把監督的關口前移,由原來手工管理條件下,簡單的事后監督變成事前、事中監督。
除以上策略外,還要提高票據使用和管理人員的素質。應該任用高素質、責任心強的人員進行票據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避免不規范的行為發生。雖然財政票據的管理工作比較乏味,但是工作人員要認識到其重要性,這是在為國家的財產站崗,也是對人民負責。
3 結 語
財政收入是國家進行建設的基礎,而財政票據管理在其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它的涉及面十分廣泛,在使用和管理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應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為票據的管理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環境氛圍,這樣才能使財政票據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