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引 言
20世紀60年代初,Mcdougall在分析直接投資的一般福利效應時,第一次把技術溢出效應視為直接投資的一個重要現象。他認為溢出效應是跨國公司在東道國設立子公司從而引起當地技術進步或生產力的進步、而跨國公司子公司又無法獲取全部收益的情形。后危機時期世界各發展中國家都紛紛采取措施,大力引進外資,一般都認為,以跨國公司為主導的外商直接投資是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的綜合體,它會給東道國帶來技術溢出效應,從而帶動本國產業發展。
1 東道國對技術溢出的影響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以及發展中國家的對外開放,外商直接投資的溢出效應越來越多地受到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而我國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已經成為了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勵外商直接投資在我國產生溢出效應,同時減少外商直接投資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成為了我國政府和企業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1.1 從宏觀市場方面考慮。
(1)需求方面的因素。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均消費水平決定了該國的購買力水平,對商品的需求數量的多少和需求層次的高低,直接影響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的數量、采用的技術和所生產產品的技術含量等;同時,廣闊的市場容量將吸引更多國際資本前來投資,而且能促使外商不僅僅依靠品牌和營銷來保持市場份額,而是靠不斷更新技術、采用最先進的技術,甚至在發展中國家設立研發中心。總之,需求方面的因素都將影響外商資本的區位選擇,同時有力地促進外商投資的技術溢出效應的產生。
(2)供給方面的因素。賴明勇(2002)的研究表明,中國國內所具備的人力資源豐裕程度,決定了對外商直接投資技術溢出效應的吸收能力,從而最終決定了外商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這說明人力資本存量增加將導致外商直接投資流入的增多,但更重要的是,人力資本的質量(即對技術溢出的吸收能力)增強,技術溢出效應就能更好地被吸收和消化。而像技術發展水平、基礎設施狀況、金融市場效率等因素,在為外商投資提供良好的配套功能和對促進溢出效應的發揮方面,起著重要的間接作用。
(3)投資環境方面的因素。從我國引資的實際來看,隨著經濟開放度逐步提高,以及法律法制逐步完善、市場經濟制度等投資環境逐步優化,外商直接投資在國內的規模不斷擴大,而且外資的分布范圍從集中在東部沿海大中城市開始向中西部和內地轉移,同時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優惠和鼓勵政策以及國家政策的連續性,使得外資對我國的興趣和信心大增,如外商投資總額在某些年份(如1993年)表現為急劇上升并且近年來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良好的投資環境能吸收數量更多、含金量更高的外國資本,同時為溢出效應的發揮打下良好的基礎。
(4)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地區因素。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東西部經濟增長差距較大,雖然多年來政府制定了各項優惠政策支持發展西部經濟,但是與東部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差距。地區經濟的發達程度直接影響到了該地區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溢出效應的能力大小。首先由于在自然資源、基礎設施以及人力資本等方面的優勢,經濟發達地區比經濟欠發達地區能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資,這樣容易形成規模效應,可以更快地促進技術溢出效應的發生;其次經濟發達地區的國內企業技術水平一般比較高,與外資企業的技術差距較小,學習能力也比較高,容易吸收溢出效應。另外,一般來講經濟發達地區的人力資本流動頻率要高于經濟欠發達地區,這是外商直接投資技術溢出的一個重要途徑。
1.2 行業層面的影響因素分析
(1)行業競爭程度。行業競爭越激烈,外資企業受到的壓力越大,就會迫使外資企業采用或引進更先進的技術,從而使外商直接投資的技術溢出效應更加明顯。行業集中度越低,技術溢出效應越明顯;反之,反然(參見陳濤濤2003年的研究)。當把行業技術差距考慮進來以后,在行業集中度較低的行業中,企業的技術差距有助于外商直接投資溢出效應產生;而在集中度較高的行業,如果技術差距大,則會阻礙溢出效應的產生。例如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許多跨國公司都進軍中國的轎車行業,為了保持他們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跨國公司加快了在中國的技術更新的步伐,紛紛把最先進的車型投向中國市場,如在引入上海別克、廣州本田雅閣后,德國大眾迅速將先進的奧迪A6引入一汽大眾,將帕薩特引入上海大眾,技術水平一下躍升3個等級。
(2)行業內技術水平差距。在通常情況下,當同一行業內的國內企業技術與外資企業的存在一定差距時,在競爭和示范的作用下,國內企業將改進技術,學習和模仿外資企業的技術,由此產生技術溢出效應。但并不是國內企業與外資企業的差距越大,國內企業學習和追趕的空間越大。技術差距太大時,一方面外資企業采用的技術可能與國內企業采用的技術完全不相關,所以國內企業無從學習;另一方面,差距太大,國內企業也缺乏相應的學習能力,從而無法學習和模仿。所以,技術差距只有在一定范圍內時,才有利于技術溢出效應的產生。
(3)行業(產業)集群化程度。一般來說,行業(產業)集群的集群效應能大大降低企業交易成本,而且集群內企業還能夠獲得知識、信息、技術的外部性。基于外商直接投資的產業集群的內資企業,在外資企業的競爭效應與示范效應雙重驅使下,將加大技術的模仿、學習和創新力度;另外,國內企業也通常加入到集群內的外資企業產業鏈條的一些環節,技術溢出效應的聯系效應得以加強。所以產業集群的外商直接投資技術溢出效應效果一般都比較顯著,而且產業集群化的程度越高,溢出效應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