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信息必須以真實可靠為基礎。如果財務報告所提供的會計信息是不可靠的,就會誤導投資者等使用者的決策,使他們蒙受不必要的損失。為了滿足可靠性要求,就必須追溯到會計原始單據的真實可靠性,而作為收入的原始記賬憑證之一就是收款收據的記賬聯了。換句話說,收款收據的記賬聯是會計原始憑證,如果這一源頭失去了可靠性,那么,會計信息的最終可靠性就打折扣了。目前我國財政定額收據及稅務定額發票在使用過程中反映出存在著這一隱患,并且在管理上最新的《財政票據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中仍未得到改善。本文以財政定額票據為例,將定額票據增加記賬聯的設計思考提出來,以期對財政票據管理工作、稅務管理工作及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有所裨益。
一、財政定額票據目前的管理與使用狀況
1.目前財政票據的設置聯次、用途及容易出現管理遺漏之處。“(非)定額財政票據一般設置為三聯,包括存根聯、收據聯和記賬聯。存根聯由開票方留存備查,收據聯由支付方收執,記賬聯由執收單位留做記賬憑證。各聯次應當采用不同顏色加以區分。定額財政票據一般設置為兩聯,即存根聯和收據聯。”《意見稿》在第八條對目前財政票據的設置聯次及用途做了上述描述。(《意見稿》此處可能是有個筆誤,前面一句應該是“非定額財政票據”,漏掉一個“非”字。)
非定額財政票據各聯次在實際工作中的用途分析:執收單位使用“非定額票據”收費時,同時復寫開出內容相同的三聯票據,三聯的使用情況分別與《意見稿》所規定一致:存根聯由開票方留存備查(實際工作中,因票據領購時驗舊購新,存根聯需交回財政票據管理中心),收據聯由支付方收執,記賬聯由執收單位留做記賬憑證。
定額財政票據各聯次在實際工作中的用途分析:當執收單位使用“定額票據”收費時,定額票據只有兩聯(《意見稿》未對兩聯的使用作規定),通過“存根聯和收據聯”的字面意思,可以推論出,存根聯由開票方留存備查(即交回財政票據管理中心),收據聯由支付方收執。沒有用于執收單位記賬的聯次。
定額票據與非定額票據相比,定額票據沒有設置留給執收單位做記賬憑證的記賬聯,即執收單位使用定額票據收費時,在做會計賬務處理時缺少反映收入的原始憑證,這是執收單位在會計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共同問題。
2.定額票據實際使用中的變通處理方法介紹。《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第五十一條(四)點規定“除結賬和更正錯誤的記賬憑證可以不附原始憑證外,其他記賬憑證必須附有原始憑證。”執收單位采用財政定額票據收費時,無記賬聯可作為記賬憑證的原始憑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般單位都采用了變通的方法。
筆者了解,采用最多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按定額票據執收金額繳存銀行,以銀行繳款回單作為記賬憑證的原始憑證;二是按定額票據執收金額開一張單位自己印制的內部使用收據(標注財政定額票據的一些信息),以內部收據的記賬聯作記賬憑證的原始憑證。
3.定額票據無記賬聯變通處理方法存在的隱患。不論以銀行繳款回單入賬還是以自制收據入賬,入賬原始憑證與收費使用的收據都缺少直接關系,是間接反映實際業務的憑證。因為與實際業務存在脫節,必然會因會計人員客觀失誤或者主觀上的故意作假等原因,產生誤差,從而導致會計信息不可靠。
以銀行繳款回單作為記賬憑證的原始憑證的方法存在的隱患分析。當使用非定額票據時,會計原始憑證包括收費票據記賬聯和銀行繳款回單,票據記賬聯反映收費項目、收費金額、收費時間等信息,銀行繳款回單反映繳款金額、繳款時間等信息,會計資料能實時、完整反映收費與繳存銀行兩個工作程序。而使用定額票據時,會計原始憑證只有銀行繳款回單沒有收費票據記賬聯,銀行繳款回單只能反映繳存銀行一個工作程序,不能完整地反映收費工作程序的相關會計信息。隱患一:由于收入的確認以銀行繳款金額、繳款時間為準,會計人員客觀上存在核對數據不準確,少繳存或多繳存銀行的現象;隱患二:因在賬務上不能反映繳款金額、繳款時間與收費金額、收費時間的直接對應關系,可能會誘導會計人員主觀上產生擠占公款的心理而少繳、緩繳銀行。
以內部使用收據作為記賬憑證的原始憑證的方法的隱患分析。執收單位收一筆資金需開兩次收據(一次財政定額票,一次自制票據),記一次賬。在這種處理程序中,收據反映的金額與實際收費金額失去一致性,自制票據的金額并無實際收費金額支撐,即對未發生的事項開出了收款收據,違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第三十七條規定“各單位發生的下列事項,應當及時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一)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另外,在記賬憑證與附有的原始憑證間也不可避免的產生矛盾,即財政性收入以內部票據作為原始憑證,又涉及內部票據使用范圍的問題。
如上所述,目前普遍使用的兩種變通方法嚴格起來都不符合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也不能滿足會計信息可靠性的要求。
二、增設記賬聯應保留原兩聯式定額票據的優點分析
雖然有缺少記賬聯的這一缺點,并不會讓我們忽略兩聯式定額票據的優點,這應該也是最初設計兩聯式定額票據的出發點,是增設記賬聯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一是定額票據收費金額,已固定印制在票據上,無需填寫,節省了票據填寫工作量。
二是兩聯票據印制在同一頁面,實際執收時,按順序撕下收據聯,無需翻頁,更無需辨別收費聯次,簡化了實際執收工作。
三是每本定額票據的每頁票據金額固定、票據編碼規則,執收結束后的匯總計算與核對工作簡單易操作。
四是定額票據的一頁票據中即含票據的存根與收據聯,也就不需要“各聯次應當采用不同顏色加以區分”(見《意見稿》“第八條”),可簡化印制程序,節約印制成本。
在執收對象數量大、交費時間集中、交費金額固定的收費事項中,這些優點使得定額票據有著非定額票據不可替代的優勢,也是在增設記賬聯時必須加以考慮并盡可能地保留的特點。
三、不成功的三聯式定額票據設計方案的優缺點分析
為了解決缺少記賬聯的問題,最直接的設計思路是增加一聯,成為三聯式定額票據,即在“存根聯和收據聯”兩聯的基礎上增加第三聯“記賬聯”。筆者嘗試橫向增加和縱向增加兩種設計方案。
一是橫向增加,三聯同頁,即將記賬聯增加到存根聯與收據聯之間。這種方案,對現場執收工作影響不大,撕下票據的收據聯,保留存根與記賬聯。但后期記賬時,因記賬聯頁面小、數量多,難以整理,容易丟失,此方案在實際工作中,主要是增加了記賬工作難度,缺點較明顯,不可取。
二是縱向增加,三聯分頁,即設計成非定額票據的三聯式,各聯次以顏色區分。優點是與非定額票據格式統一,保留無需填寫的優點。但在執收實際工作中,特別是執收對象多、時間集中的業務繁忙期,撕錯聯次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因記賬聯數量大也增加后期記賬工作難度。此方案,既影響收費工作也不利于后期記賬工作,還增加票據印制成本,更不可取。
四、增設財政定額票據記賬聯建議設計方案
增設財政定額票據記賬聯的原則分析。既要增加記賬聯滿足會計實際工作需要,增加的記賬聯又不能破壞原兩聯式定額票據的優點,即新設計最好能保留原兩聯式定額票據的優點,才可能是既受財政票據管理單位和廣大執收單位都接受和歡迎的成功設計,又從源頭強化、完善了財務信息管理。
經過一次次的設計比較與研討,最后得出筆者認為的最佳設計方案如下:
1.打破常規思維,拋開要么兩聯要么三聯的固化設計理念。在每本定額票據最后增加兩頁,分別標注為記賬聯和核對聯,記賬聯用于執收單位記賬,核對聯隨存根由開票方留存備查或交回票據中心。
2.記賬聯和核對聯為兩聯復寫,內容為該本定額票據使用情況的匯總。內容設計包括:該本票據的起止號碼,票據面額,收費項目,本次使用份數,作廢份數(統一要求退回空白票據做作廢處理),收費金額,執收單位,執收經辦人等。
3.以1元記賬聯為例設計樣本如下(見右圖)。
樣本中,橫線部分為執收單位填寫內容,核算聯格式一致,聯次標志改為“核算聯”即可。
4.建議方案總述。經過以上增加設計后,每本訂本定額票據包含票據聯102頁,其中前100頁保持原來一般定額票據設計(即相同收據號的存根聯與收據聯同頁),第101頁為核對聯,102頁為記賬聯。
使用時,執收經辦人將收據聯依順序撕下給交款人,保留存根聯,執收結束,執收經辦人(或執收單位指定人員)填寫核對聯與記賬聯。記賬聯留執收單位記賬,核對聯隨存根交財政部門核銷購票記錄。
新設計方案值得推廣的優點在于:新設計為在原每本定額票據最后增加兩頁,幾乎保留了原定額票據的所有優點;單據填寫在執收結束后,不影響現場執收效率;每本票據使用時,填寫單據數量為一份,工作量增加不大;記賬憑證與收費收據存根數據有直接勾稽關系,數據經財政部門核對,保證了會計信息可靠性;票據由財政統一印制,防偽功能性強,也是會計信息可靠性的一個保障方面;此設計方案也可使用到稅務定額發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