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會計不僅僅是管理活動,也是一項價值創造活動。
管理會計的研究已經考慮到目前經營管理內容的變化和創新,目前的制造業實際上是處于一個綜合系統的狀態,這樣對于管理會計的研究還有什么樣的機會和空間就成為必須思考的問題。
管理會計對綜合的制造系統研究包括:分權、非財務業績計量、成本的計算、標準的制定和報酬系統。
這些內容并沒有涵蓋全部的管理會計研究,但卻能夠代表管理會計針對綜合制造系統所帶來的挑戰而作出的應對。
一方面,綜合的制造系統與分權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分權管理可以使組織對復雜和動態的環境作出快速的響應且富有創新精神,還起到鼓勵各分部之間的合作與協調的作用;另一方面,分權的產生使得業績評價的恰當應用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業績評價和激勵不恰當,勢必導致低效率和組織內部的矛盾,這將有違分權的初衷。
另一個對綜合制造系統最常用的管理會計主題是非財務業績評價的重要性。業績評價有助于實現組織的目標以及組織內部的協調。而綜合的制造系統更具有靈活性、高質量和創造性的特征,因此業績計量也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來實現組織的新目標。非財務指標有助于從長期提升組織的財務業績,但是短期內可能會損害財務業績,這取決于組織在長短期業績以及財務與非財務業績之間的權衡。在綜合制造系統中,非財務業績計量應該包含在薪酬契約中,但是,實務中發現大多數公司在業績評價系統中依然使用傳統的會計標準(如凈利潤、銷售收入等)多于非傳統的標準(如非財務指標)。因此,需要更多地了解非財務指標在現實的綜合制造系統環境中,尤其是薪酬契約中使用的真實情況、所占的比重以及主觀業績評價使用的程度,這才是真正相關與迫切的問題。
成本計算是管理會計最重要的一個主題,綜合制造系統的變化帶來了組織成本結構的變化。逐漸增加的質量要求和交易變動等因素改變了綜合系統中成本的性質,尤其是追求高質量、靈活性等目標時需要人們重新思考計算組織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