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會計電算化的概念及作用
會計電算化是指運用當代信息技術和電子技術于會計實務之中的簡稱,是一個應用電子計算機實現的會計信息系統。一般來講會計電算化是指以電子計算機為主體的信息技術在會計工作的應用,具體而言,利用電腦代替原由人工完成的記賬、算賬和報賬工作,以及用電腦部分代替人腦完成對會計信息的分析、預測、決策,其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財務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實現會計工作的電子化。從行政單位運用情況來看,會計電算化系統代替了手工系統下的紙張、筆墨加算盤,會計人員的核算工作被認為是簡單地輸入信息、算賬、報賬等工作由計算機自動處理。
會計電算化的作用:
①提高會計數據處理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提高會計核算水平和質量,減輕會計人員的勞動強度;
②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使得財務會計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預測轉變,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礎;
③推動會計技術、方法、理論創新和觀念更新,促進會計工作進一步發展。
2 會計電算化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
雖然電算化為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隨著計算機使用范圍的擴大,也給用戶帶來了很多風險。
2.1 開發和設計中存在的風險。
在應用軟件的研制過程中,由于研制人員所考慮的問題不是十分全面,使工作中的一些情況與之不匹配,容易出現小的差錯,犯罪分子可利用這一疏漏,運用技術化、智能化等高科技手段進行犯罪活動。
2.2 數據共享中存在的風險。
沒有合理規定共享信息范圍,或缺乏信息安全意識,共享信息不設數據加密等保護性限制措施,訪問控制技術、網絡防毒等,造成會計信息被盜用、信息被篡改、丟失等后果,加大了會計資料共享的風險。
2.3 業務操作中不規范和玩忽職守造成的風險。
企業應用現代化管理工具替代了陳舊落后、繁瑣的手工核算。但是企業管理者的思想觀念沒有轉變,嚴格而科學的管理常常只停留在形式上。數據輸入輸出錯誤。手工核算是從處理原始憑證開始,按照復式記賬原則,根據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再以登賬,總分類賬與其所屬明細分類賬必須采用平行登記的方法,從而將總分類賬中的余額、發生額與其所屬明細分類賬中的相應數字進行核對,保證記錄的準確性。而實現會計電算化后,財務處理系統以手工審核無誤的記賬憑證信息為起點,將已制作完畢的記賬憑證輸入計算機中進行處理。電子原始數據經審核和確認后就可自動生成電子記賬憑證。計算機相當于手工會計的工具,但是它沒有消除會計手工信息系統存在主觀判斷因素等固有缺陷。實踐中還缺乏復合型的電算化條件,為做強做大提供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3 會計電算化存在風險的對策
3.1 深刻認識會計電算化風險防范的重要性。
加快電算化法制建設,規范電算化安全管理。隨著會計電算化的普及與財務軟件功能的不斷增加,針對會計電算化工作出現的新問題,規章制度要做進一步補充和完善,要建立一套規范的內部控制制度,包括會計電算化工作規范、財務軟件審批和監督計算機,電算化數據檔案的備份稽核保管和突發事件的應急對策等,通過規章制度對會計電算化進一步約束,使會計電算化工作走上規范化的道路。
3.2 加強軟件購置及開發的管理。
加強系統維護,防范風險。會計電算化工作所運用的系統軟件多是從外部購置,所購置軟件的技術必須成熟、可靠、安全。在正式運用前,應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轉,對相關數據進行驗證,防止研制人員由于考慮問題不全而出現的偏差。電算化的計算機網絡,單位要使用防火墻軟件。為防止社會不法分子對單位內聯網的非法攻擊,同時也要安裝具有高效監控功能的防毒軟件。
3.3 加強組織和操作控制。
隨著會計電算化的飛速發展,會計機構也應作相應的調整,內部控制的關鍵就在于不相容職務的分離。其中基本會計崗位分為會計主管、出納、核算、稽核和檔案人員等。而電算化會計崗位則是操作員、維護人員、直接管理人員和會計軟件人員。建立操作日志制度,計算機程序中要對所有操作留有記錄,包括操作時間,操作人員姓名,操作內容等。對日記賬和已結賬業務設置不可修改或逆操作程序,要修改必須通過編制記賬憑證沖正或補充登記來更正,以保證會計數據的完整性、真實性。防止非法操作,越權操作。這樣各崗位人員互相制約和內部牽動,能防止違法行為的發生并能及時的發現錯誤。
3.4 加強電算化會計人員培訓教育。
①知識更新。會計人員要自覺加強專業知識、計算機知識、網絡知識、信息安全知識的學習,重視新知識在工作中的應用,主要培訓會計人員對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數據整理,數據輸入,數據處理,數據保存,數據輸出幾個要點培訓,在這些環節中容易出現風險。在會計電算化工作中,電腦原始數據是由人工事先進行審核和確認后輸入計算機內,因而自動處理數據的準確性完全依賴會計人員的原始數據輸入時的準確性。
②會計人員后續教育。后續教育是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重要途徑,會計人員后續教育在加強會計理論知識培訓的同時,也應注重電算化安全的教育,計算機操作和維護的培訓。
總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完善及飛速發展,電算化會計勢必最終取代手工會計。這是管理現代化和會計自身改革和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無疑會極大地提高企業的效益。面對問題,會計電算化的風險是客觀存在,只要大家正視各種風險,只要廣大相關工作人員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和素質,加強行業規范,積極采取正確有效的防范措施,進行嚴密監督與控制,防患于未然,最大程度地發揮會計電算化的正面效益,必定推動會計電算化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豐丕才《會計電算化的風險與對策》東方企業文化·策略.2010 年.
[2]李瑞紅.《商業銀行會計電算化的風險隱患不容忽視》貴州農村金融2010年11月.
[3]李未《會計電算化的應用與管理》財稅統計.
[4]張玉鳳《談會計電算化中的風險》職大學報2010年第4期.
[5]馬則林《政府會計電算化與網絡化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現代會計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