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養造就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需要的會計人才?第一,借鑒創建XBRL的工作思路,建立我國統一的會計人才標準。樹立科學的會計人才觀,按照“會計法”賦予的職責,由財政部牽頭,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組織各有關方面研究、制定中國會計人才標準。會計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流動配置、激勵保障鏈上的各個部門、單位,運用會計人才的XBRL所界定的標準,去培養會計人才、評價會計人才、使用會計人才,促使會計人才茁壯成長。
第二,根據中國會計人才標準,提出我國會計人才評價指標體系。會計人才評價指標體系要考慮幾個因素:知識理論要求和實踐能力要求;高、中、初級會計人才的不同要求;大專院校教學科研型會計人才與企事業單位實務型會計人才的不同要求;一般單位會計人才基本理論的共性要求和特殊行業專門會計人才的專業理論要求。會計人才評價指標體系應兼顧科學性、完整性和操作性,定義準確,易于考核,易于比較。
第三,根據《規劃》確定的未來10年培養會計人才目標任務和會計人才評價指標體系的具體要求,調整和優化我國會計人員學歷教育格局,重新界定各類大、中專院校會計人員培養定位,突出不同學校的特色,分別精品教育和大眾教育、一般理論教育和特需理論教育等不同目的設計專業課程,增加社會實踐課時比重。
第四,在以上調整基礎上,修正會計人才評價機構工作目標和任務,制定考試和評價大綱,以實現會計人才的“實用”“夠用”“充分使用”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來設計考試科目,完善評價內容,創新評價方式,加重對會計人才人際溝通、風險控制、戰略管理等軟能力和職業道德的評價比重,為社會舉薦出用人單位急需的復合型、實用型會計人才。
第五,以會計人才評價標準為基準,考慮會計人才評價指標體系的要求,按照不重不漏原則,協調我國會計人才學歷教育和社會考核評價“鏈條”各個環節,相互認可或互免教育課程,減少教育資源浪費,節約會計人才培養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