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幾年的運行,杭齒集團財務集中管理模式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更帶來整個管理系統的根本性轉變
杭州前進齒輪箱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齒集團”)創建于1960年,2001年經國家經貿委批準,改制成國有多法人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由計劃經濟時期的工廠制向公司制、集團化發展。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生產經營與企業改革發展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增多,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越來越大。因此,積極探索企業管理新模式,使企業持續、健康地發展,是擺在公司決策者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
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杭齒集團形成了適合企業自身發展要求的財務管理模式——財務集中管理。
一、市場經濟——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產生的根本原因
1.財務集中管理是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施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國際大環境中,傳統工廠制下的會計管理體系已不適應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下的經營環境。
因此,財務集中管理便成為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施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
2.財務集中管理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必備條件
在市場經濟初期,杭齒集團經歷了一個較困難的轉型期。為了確保企業的生存和的發展,對各分廠和相關處室,采取“放水養魚”的做法,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及競爭的加劇,該做法的不足之處便顯現出來,并制約了企業的發展。運用財務手段,強化財務集中管理,就成為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3.多法人投資法理結構的建立是實施財務集中管理的客觀要求
2001年,經國家經貿委批準,杭齒集團由原單一的國有企業改制成國有多法人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了規范的法人法理結構,法人法理結構包括股東大會、董事會以及以總經理為首的管理層,強調公司實行整體戰略管理,集中統一決策。
因此,財務集中管理成為必然選擇。
二、財務集中管理的內涵及運作模式
杭齒集團財務集中管理的基本內涵是:會計分級核算、資金集中收付、全面預算控制、統一管理制度,財務人員統一配置,實現集中管理目標。
1.統一核算制度,實行會計分級核算
杭齒集團是一家專業生產傳動產品的公司,其產品生產的特點是小批量、多品種。為此,公司制定了統一的會計核算制度,實施了成本核算的平行結轉定額差異法,解決了在制品結存賬實相一致和半成品價值轉移與成本項目如何還原的問題,通過計算機軟件的參與,形成了科學的控制管理體系。杭齒集團在2002年通過實行企業會計制度的基礎上,2008年正式實行新企業會計準則,實現了規范化的企業財務核算管理。
2.資金集中管理
由過去單純為解決資金缺口而進行資金籌集,轉變為追求資金使用成本最低和優化資本結構為目的的資金籌集與運作管理。
3.全面預算控制
杭齒集團成立了以總經理為主任的預算管理委員會,作為預算管理的最高權力機構。委員會由營銷、生產、采購、技術、財務、人事、內審等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制定預算編制大綱,審定年度經營預算目標、制定動態調整預算、審批預算外費用、組織預算完成情況的分析與考核。公司制定了《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每季召開預算執行分析會,以經濟責任制的嚴格考核作為預算執行的保障,使預算控制代替日常管理,成為了一種自動的管理機制。
4.統一財務管理制度
為了規范和強化公司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杭齒集團依照《會計法》、《企業財務通則》、《企業會計準則》及相關行業財務管理制度的要求,結合公司生產經營管理的具體特點,制定了《杭州前進齒輪箱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管理制度》,并對照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進行了完善,形成了相對應的27個大項的財務管理制度,涵蓋了財務管理的方方面面。通過這些制度的實施,實現了對會計信息全程、全方位的閉環管理,使企業會計信息有了統一的度量標準。
5.財務人員統一配置、集中管理
杭齒集團制定了《財務人員考核實施辦法》,對財務人員的從業素質、工作能力、責任心等方面作了要求并進行嚴格考核,獎罰分明,對不能勝任工作的或連續考核處于末位的財務人員實行直接淘汰制度。財務人員每個崗位均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和工作目標說明,實現了財務人員的集中統一管理。同時,實施內部財務委派制,集團公司財務部向二級單位派駐財務人員,形成鏈式財務委派機制,使集團公司財務集中管理的要求在組織體制上得到落實。
6.統一材料采購,實行比價采購、大宗物資統一招標管理
杭齒集團下屬核算單位沒有對外采購權,所有對外材料采購歸口采購配套處采購,從而實現采購過程的統一管理。采購過程嚴格實行價格比較,并由專門的計算機控制軟件進行控制。比價采購并非傳統意義上簡單或孤立的商業行為,是具有嚴格的操作流程和制度保障的完整管理體系。杭齒集團財務部設立有專門的價格組,凡大宗物資的采購,總經理親自參與價格的監控。同時,建立起以財務、審計、采配、企管、紀檢、質檢等部門組成的既相互關聯、又相互制約的監控機構,從管理上杜絕了漏洞。
7、充分發揮審計控制的作用
多年來,杭齒集團內部審計部門始終堅持對下屬單位開展審計工作,每年安排大的審計項目均在二十個以上。內部審計包括經濟效益常規審計、單位負責人離任審計、專項審計等審計活動,使集團各部門、各單位負責人的經營業績、執行財經紀律情況、經濟環節的各項經營活動全部納入集團公司的監督之下。
三、財務集中管理的應用成效
1.集中財務權力,實現有效監督
財務集中管理實現了集團公司集中監控、會計核算分級管理,也能夠對各級核算單位進行全方位財務監督。集團公司出臺一系列財務制度,規范了會計工作秩序,理順了業務處理流程,通過系統性地將資金調配權、收益分配權的相對集中,有效地防止了財務管理的無序和混亂。同時,財務負責人委派制的實施,也為保障母公司利益最大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2.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狀況,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
杭齒集團通過制定統一的財務管理制度,以及內外部審計、會計人員績效考核等手段,有效地防止了因利益驅動、應付考核而人為調整經營業績的情況發生。同時,也便于集團對各級核算單位財務的實時監控,從而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
3.通過全面預算強化了對經營活動的管控能力
全面預算實現了財務部門對整個生產經營活動的監控,可以及時、系統地分析各部門預算項目的完成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提出糾偏和改進的建議和措施,確保預算控制作用得以有效執行,從而強化了經營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