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根據省國資委關于加快省屬國資國企數字化轉型,以數字化、智能化賦能省屬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的相關要求,粵海集團在財務共享項目建設中重視統籌領導、組織部署、人才保障、科研創新,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動財務轉型,經過近33個月的努力,截至2022年10月,粵海財務共享中心已實現全集團全流程上線,為省屬國資企業待建、在建和已運營的財務共享項目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借鑒,為省屬國資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工作提供了實踐樣本。由此廣東國資財務會計學會本期特別推出專刊由粵海集團分享財務共享中心平臺搭建過程之成功經驗,以供正在籌劃推進數字平臺的兄弟企業學習觀摩。 2022年10月,粵海財務共享中心作為省屬企業中第一個由集團總部統建的智能財務共享項目,在集團領導的大力支持和親切關懷,以及系內公司的積極配合下,集團財務部及財務共享中心全體員工戮力同心,克服種種困難,防疫情、穩發展,邊上線、邊運營,歷時33個月順利完成全集團300余家公司全流程上線。 至此,本項目已覆蓋粵海四大主業板塊,13家二級公司,粵海財務共享中心正式進入全面運營,系統日均活躍用戶超5000人,成為目前粵海用戶數量最多的信息系統之一?;浐T谪攧展蚕韺嵺`中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粵海財務共享中心設計框架 2020年初,粵海明確財務共享中心作為集團財務部下屬二級中心,以集團財務部戰略財務職能為引領,承擔實施全集團共享財務職能;中心與系內各公司簽署服務水平協議(SLA),據此提供規范、標準、高效的共享服務,推動全集團業務財務職能向業務前端縱深融合。 中心選址廣州,充分依托“核心引擎”中高級財務人才豐富、鄰近粵海總部的優勢,為更好向粵海爭創具有國際競爭力一流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奠定基礎。 粵海財務共享中心以智能技術為抓手、流程體系建設為主體,全面建立了業務報賬、財務核算、資金結算、合并報表及商旅服務等“8+1”核心業務模塊及主數據管理等輔助模塊,基本實現按APQC流程分類框架劃分的常規財務共享中心37個三級流程全覆蓋。 中心秉承互聯網思維導向,堅持“平臺化、工單化、標準化、自動化、連接性”建設原則,深度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OCR、RPA等先進技術,依靠強大自主研發能力,不斷優化升級智能派單、審單、報表等自動化、智能化工具,有效滿足粵海板塊多元、業態豐富的個性化業務需求。 中心于2021、2022年分獲2項發明專利和15項軟件著作權,另有5項軟件著作權正在辦理申報。以中心近兩年研發成果為載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已完成廣東省專家評審,有望于年內獲批。 中心在系統建設過程中通過內外部研發人員優勢互補,在核心系統建設、數據接口打通、制度方案梳理、流程研發、系統優化、數據挖掘、運維支持等方面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具備對外輸出管理服務的實力和條件。 粵海財務共享中心采取“量化考核+柔性文化”結合的內部管理模式,以文化暖人,用價值留人,讓員工在對粵海的強烈認同中提升歸屬感、滿足自我價值實現,從而打破了“共享中心只是憑證工廠”的固有形象,為財務共享人員職業規劃瓶頸的破局提供了粵海方案。 中心在嚴格貫徹粵海剛性考核基礎上,結合年輕人居多的特點,將建設有溫度、有思想、有創新的柔性文化融入人力資源及日常管理工作。其中,既實施旨在推動員工專業能力提升的審單量、退單率、用戶滿意度、業務考試等量化剛性指標和任務考核、月度先進小組和員工評優評先等績效考核制度,也構建了管培生培養計劃、定期定向輪崗、專家團隊培訓、著眼于信息化能力培養提升的SQL專業興趣小組、一對一“師帶徒”學習軟件開發等人才成長體系,還通過員工職業規劃交流分享會等形式幫助新入職員工逐步明晰職業發展規劃。 中心十分重視員工的精神生活和工余活動,不僅開展了讀書分享會、詩詞文章評選、乒乓球比賽、健步走步數PK等文體活動,還鼓勵推動員工自發組織了跳操、羽毛球、環公園迷你馬拉松等小組,打造了一支極具活力和創造力的青年團隊,中心于今年9月被粵海團委命名為“2021-2022年度粵海集團青年文明號”。 粵海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和發展,進一步明晰了集團戰略財務、業務財務、共享財務和專家團隊的四位一體財務管控模式,各財務職能邊界清晰、職責內容清楚、集團決策得以更精準更高效落地實施。 粵海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專業人才集中優勢,通過大力推進自主研發、技術創新、專業人才培育和知識輸出,為財務共享賦予更多內涵,大膽實踐獨具粵海特色的共享財務創新。 一是豐富了資金管理職能:粵海財務共享中心的資金管理職能除了基本的資金結算功能外,還協助集團財務部承擔部分賬戶管理、資金數據統計、報表編制等工作,涵蓋了司庫管理職能中的基礎資金管理要求。 比如:通過自主開發的共享系統銀行流水認領、內部交易平臺、資金計劃及融資報表編制等功能,將資金收付、存貸、歸集及內部調撥等多種金融、類金融業務與會計核算流程深度融合,一方面實現“從RPA讀取銀行對賬單、對銀行流水數據自動認領——收入確認——集團內部交易雙向計付息——雙向憑證推送——融資/資金報表生成”的全流程自動處理,另一方面通過共享系統平臺將財務與內外部金融資源融合,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司庫管理職能對資金流動過程的信息記錄和間接穿透監控。 二是擴展了合并報表職能:粵海財務共享中心的合并報表單元在眾多同類項目中并不多見,其兼具基礎核算和管理分析職能,主要協助集團財務部完成集團合并報表編制工作?;浐O聦俟?00余家,股權鏈條長且近年資本運作、內部交易頻繁,報表逐層合并工作量大,編制時間緊。 中心成立后,合并報表系統納入中心信息系統統一管理,借助中心自主研發團隊力量和高素質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對原有合并系統不斷優化升級,目前已實現單體公司報表2-3小時出具、4-9級公司合并報表2天完成,2-3級公司合并報表3-4天完成的初級目標,下一步將嘗試對合并過程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價值提煉,出具不同層次維度的管理分析報告,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依據。 粵海財務共享中心作為粵海集團最年輕的團隊,員工平均年齡不足30歲,近三分之一員工為校招,其余為內部調劑及社招。中心擁有CPA、ACCA職業資格或中高級會計職稱的員工比例超過35%,各組負責人及業務骨干會計實操經驗豐富、財務管理能力突出,為中心人才培養提供經驗和知識輸出的同時,也為集團財務專家團隊建設提供了豐富的人才儲備。 成立三年來,中心已為粵海財務條線輸出7位負責人/業務骨干,另有2位骨干派駐下屬公司進行重點專項工作支持;此外,中心現有10余人具備系統開發能力,除個別為社招外,70%以上是中心自主培養的“財務+開發”復合型人才。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粵海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還在路上,粵海將繼續發揮“自主研發+復合型”人才團隊優勢,堅持以科技創新、管理優化為主線,探索“對內豐富共享業務內涵、對外拓展服務范圍”的持續健康發展路徑,為省屬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及成本管控提供更強示范引領。 粵海財務共享中心始終堅持“強管控、保質量、提效率、促發展、育人才”的目標,在提質增效、成本控制方面取得較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