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加快推進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實施預算管理一體化,統一規范各級財政預算管理,將制度規范與信息系統建設緊密結合,是有效統籌財政資金、提高財政管理水平的有力抓手。按照財政部的統一部署,四川省全面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全省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于2022年1月1日正式上線運行。2022年,各級財政總會計在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中進行會計核算,會計憑證在一體化系統中通過系統中執行數據自動生成,實現完整的核算管理閉環。本文將以預算管理一體化執行過程中發現的財政總會計核算中的問題以及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的相關建議進行探討。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是對現有財政信息系統的集成和改進,解決了因為系統銜接問題導致的業務不規范、技術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實現了全省財政信息化的全面發展。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搭建實現了各模塊之間的有效銜接,通過嵌入系統校驗規則規范預算管理,提升了對財政資金的統籌力度。同時,形成預算到執行到決算的閉環管理,財政部可以通過系統層層追蹤資金執行情況,實現了對財政資金的有效監督,在保障資金安全的同時有效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運行對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財政管理水平、加強財政資金監督管理、完善財政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中,財政總會計核算模塊的上線使財政總會計從重復的會計核算工作中解放出來,工作重心更傾向于財政管理,為總會計有效進行預算監督提供助力。 (一)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功能還不完善,影響總會計核算自動化和及時性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網絡基礎設施有待完善,系統復雜維護困難。目前,一體化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系統延遲、報表取數不準確和系統校驗不完備的情況,對于總會計工作的效率和系統的自動化程度有較大影響。 1.人民銀行收入數據推送出現系統延遲或不及時情況。目前,總會計收入的憑證生成來自于人民銀行系統推送,但推送過程存在時間差,人工不能把握,導致人民銀行推送后,財政端卻遲遲接收不到憑證。另外,人民銀行在推送收入數據時,系統默認只能隔天推送,但四川省要求每月月末最后一天就要報送財政收支月報,就導致收入數據不能通過系統直接導出,還需要根據人民銀行紙質報表或電子報表進行加工后才能報送,未發揮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直接生成報表的功能。 2.一體化導出的收支月報收入列取數不準確。一體化收支月報導出時,四川省非稅收費清單的部分收入科目無法取數,如行政事業性收費中的“103040196非機動車管理收費”、“103044293公路路產補償費、占用費”、“103045096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收費”、“103045097勞動能力鑒定收費”等;罰沒收入中的“103050186財政罰沒收入”、“103050188統計罰沒收入”等,在每個月財政收支月報填列時,無法直接通過一體化系統導出報表,還需要人工參與對導出的報表進行甄別合并,降低了一體化系統自動化程度。 3.一體化預算指標環節系統校驗不嚴謹,導致需由總會計手工修改生成憑證。總會計在生成支出憑證時經常遇到不能生成的情況,原因在于預算指標環節資金性質未選擇到末級。總會計在生成支出憑證時,系統默認資金性質需要選擇到末級,但在預算指標環節資金性質未選擇到末級也能校驗通過,就導致總會計在支出憑證生成時還需要手工去修改單筆支付記錄的資金性質,使一體化系統生成憑證的便捷程度大打折扣。 (二)預算管理一體化總會計賬簿查詢,報表設置不能完全滿足業務需求 在目前預算管理一體化總會計核算模塊賬簿查詢中,一部分報表功能還在集成測試,雖然四川省設置了報表查詢菜單,但是不能完全滿足各個地區個性化業務需求。 1.與下級財政部門對賬時不能單獨導出縣級對賬單。在與下級財政每個月對賬中,因為一體化系統無法分別導出每個地區下級對賬單,只能導出一張總表,縣級還需要篩選自己的數據進行查詢,并且部分與下級往來的分錄在生成時未顯示明細摘要,在對賬時只能通過調撥時間和金額去自己辨別,導致上下級對賬十分復雜。 2.一體化系統不能導出與預算單位的對賬單。在四方志誠賬務系統中可以根據各地業務需求設置個性化查詢報表,跟預算單位對賬時,可以設置各個預算單位對賬單,與預算單位核對支出功能科目,還可同時根據明細摘要核對單位支付明細。預算一體化報表只能依靠后臺設置,目前還未設置出可以與預算單位對賬的對賬單,如果年末還未設置此項功能,將會影響年底與預算單位對賬,極大可能會導致總決算和部門決算財政撥款出現差異。 3.總會計支出賬不能完全反映支出功能科目。總會計支出賬目前只能通過“三欄明細賬”下支出功能科目下拉菜單單個選擇支出功能科目進行查詢,不能像四方志誠賬務系統通過“多欄明細賬”完全反映每個支出功能科目的金額,在收支月報導出的時候一旦發現支出總數核對不上,只能通過一個個支出功能科目逐級去選擇核對,不能一次性導出數據進行核對,導致總會計支出對賬相當繁瑣。 (三)預算管理一體化總會計憑證生成受過程參與者影響過大 由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從預算到執行形成了閉環管理,總會計可以直接通過其他模塊的操作生成憑證,減少了手工錄入。同時,大大降低了手工錄入的失誤率。但是,總會計在憑證生成時會受過程參與者的影響,導致憑證無法生成或生成金額有誤的情況。 1.清算時間差導致一體化推送劃款憑證金額與人民銀行實際清算金額不一致。支付中心需要發送清算額度到人民銀行和商業銀行進行清算,如果支付中心發送時間過晚或者系統出現延遲,會導致人民銀行無法當天清算完商業銀行劃款單,但是商業銀行還是會推送當天所有劃款單到財政端,就出現總會計在生成支出憑證時,生成的劃款金額與人民銀行實際清算的金額不一致的情況。 2.總會計支出憑證生成會受商業銀行操作影響。總會計支出憑證來源于商業銀行劃(退)款回單的推送,與四方志誠賬務系統相比,減少了系統間數據轉換的過程,使支出核算更加便捷。但是由于今年首次啟用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財政、預算單位、人民銀行、商業銀行各參與方都存在一個適應和熟悉的過程,目前因操作不熟練或系統不熟悉等原因,存在商業銀行劃(退)款回單無法發送的情況,導致總會計無法通過系統生成支出憑證,只能手工補錄后再聯系當地商業銀行處理,能處理的待劃(退)款發送后生成憑證再刪除手工補錄憑證,地方商業銀行無法處理的還要聯系上一級商業銀行處理,導致支出憑證遲遲不能通過系統生成。 3.預算一體化系統對總會計個人業務水平要求較高。一體化總會計憑證的生成是基于賬務設置中會計分錄場景的設置,總會計必須完全了解預算執行整個過程中需要涉及的分錄,并知曉各條分錄需要什么條件進行甄別,才能保證生成的憑證準確無誤。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對總會計政府收支分類科目和日常業務操作具有較高的熟練程度。對總會計會計分錄場景的設置部分地區是購買第三方服務完成的,這樣可以滿足日常憑證的生成,但總會計如果自身業務水平有所欠缺,就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旦生成憑證有問題,就不知道從何下手改正。 (一)完善預算一體化系統功能 1.完善人民銀行收入推送系統。通過人民銀行和后臺運維人員的對接,查找系統推送出現時間差的原因,完善人民銀行收入推送系統,縮短一體化與人民銀行系統數據推送時間差,并實現人民銀行當天日切后便可以推送收入數據。總會計在月末報表時間節點,可以通過人民銀行日切后數據及時生成收入憑證,減少人工介入環節,提高預算一體化自動化生成相關報表的及時性。 2.后臺維護報表科目間鏈接關系。針對四川省非稅收費清單上的部分收入科目,可以通過設置科目間鏈接關系實現收支月報收入數據的準確取數。例如,“103040196非機動車管理收費”可以設置為與“103040150其他繳入國庫的公安行政事業性收費”相加,“103044293公路路產補償費、占用費”可以設置為與“103044250其他繳入國庫的交通運輸行政事業性收費”相加,“103045096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收費”、“103045097勞動能力鑒定收費”可以設置為與“103045050其他繳入國庫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事業性收費”相加,罰沒收入中的“103050186財政罰沒收入”、“103050188統計罰沒收入”可以設置為與“103050199其他一般罰沒收入”相加等。 3.完善預算指標通過時的校驗規則。業務科室在審核預算指標時,添加審核校驗規則。如果支出功能科目為“2080507對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20826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20827財政對其他社會保險基金的補助”、“21012財政對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補助”,政府經濟科目未選擇“51002對社會保障基金補助”,預算指標則不能審核通過。類似的支出功能科目為債務還本付息的相關科目,政府經濟科目未選擇對應還本付息科目的話,系統也應自動校驗,無法審核通過。尤其目前問題比較多的資金性質選項,也需要按照預算管理設置校驗,未選到末級或選擇錯誤都不能審核通過。 (二)放開預算一體化賬簿報表設置功能 1.省級財政和地市級財政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分地市和分縣區的下級對賬單。總會計每月都需要與上下級財政核對上下級補助、債券轉貸收支等往來數據,必須經過對賬后,才能及時發現賬務問題并及時調整。由于目前系統只能導出總表,不能分地區導出,就四川省的情況來說,一體化半年來省級都未給下級發送對賬單,地市級多采用發送調撥臺賬的方式與下級對賬,建議一體化系統可以設置分地區導出的下級對賬單,并實現批量導出,方便上下級的往來對賬。 2.各級財政可以根據各自需求,設置與預算單位的財政撥款對賬單。建議放開預算單位對賬單的設置權限,根據各地需求設計預算單位財政撥款對賬單的表格樣式,雖然目前一體化系統都是根據支付記錄直接生成憑證,但由于預算單位會計水平參差不齊的原因,同時也存在手工調賬的情況,導致財政與預算單位對賬時會出現不符的問題。設置可以根據預算單位需求進行篩選的對賬單,既方便預算單位與財政日常對賬,又方便年底決算對賬,避免總決算與部門決算財政撥款數據出現差異。 3.根據總會計賬務數據,單獨設置明細科目支出查詢賬。為避免系統收支月報表收入取數不準確的情況,建議單獨設置根據總會計支出憑證直接取數的“多欄明細賬”,從“多欄明細賬”可以同時查詢每個大類支出功能科目的金額,也可以在大類支出功能科目下同時查詢到各款級支出功能科目的金額,以此類推。如果遇到收支月報支出取數不準確的情況,可以根據支出功能科目層層核查,以發現問題。 (三)規范清算時間,加大一體化參與者培訓力度 1.與人民銀行、商業銀行約定好清算時間,有條件的最好通過系統干預。為避免商業銀行劃款金額與人民銀行實際清算金額不一致的情況,建議約定好各支付清算參與方的操作時間。例如,約定支付中心每天15點前發送清算額度,商業銀行15點半發送劃款單至人民銀行,人民銀行在16點辦理清算,人民銀行在17點前再檢查劃款單金額與人行清算金額是否匹配,確保不會出現商業銀行墊款情況。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添加系統干預,如果超過約定時間,系統自動鎖定,只能在第二天辦理清算。 2.建議總會計支出憑證由人民銀行發送清算回單生成。目前一體化總會計支出憑證是根據商業銀行劃(退)款回單推送來生成的,由于各地商業銀行都不只一家,經辦人員水平參差不齊,人員輪換又比較頻繁,對業務的熟悉度隨人員變更而時高時低,如果對流程不熟悉,就會出現劃(退)款回單未成功發送至財政端的問題。如果按照人民銀行發送清算回單生成支出憑證,一是可以減少多方聯系的問題,只對接人民銀行處理相關問題;二是也可以避免由于清算時間問題導致的劃款金額與實際清算金額不一致的情況。 3.加強總會計培訓力度,切實提高總會計業務水平。各地總會計業務的傳授多為“老帶新”的方式,缺少系統的培訓,加上今年總會計制度面臨改革,對于各地財政部門總會計又是一場挑戰。財政總會計在政府財政管理中扮演了關鍵角色,財政部門應重視總會計工作。建議借本次總會計制度改革的契機,自上而下加大對總會計的系統培訓,多邀請會計學院專家和財政部門的業務能手授課,不光培訓制度理論,也要培訓業務的實際操作,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切實提高各地總會計的業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