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編者按: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總結我省國資系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階段性成果,發揮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和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加快推進國企數字化轉型步伐,助力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省國資委組織開展了全省國資系統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和典型案例征集評選工作。經專家評審,會議研究,遴選出了 40 個應用場景和典型案例。現分期推出,供學習借鑒。 廈門國際銀行:創新引領 鑄“天眼”智慧風控利器 廈門國際銀行為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于2018年提出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代號“北斗計劃”),借助金融科技手段,促進銀行智慧風控轉型升級。2020年8月,“天眼”智慧風險預警系統(以下簡稱“天眼系統”)成功上線,標志著廈門國際銀行智慧風控轉型取得里程碑式成果。 天眼系統依托大數據應用平臺,實現內外部風險信息有效整合;引入國際領先的決策引擎,實現風險指標集中加工服務和可視化策略配置,打造高性能、高穩定性,低使用門檻的智能引擎平臺;運用機器學習、知識圖譜等人工智能技術,整合風險數據和收益計量模型策略成果,建立財務評分模型、風險傳導預測模型、企業關聯關系圖譜等智能模型應用,實現精細化的風險計量,提高預測和識別各類風險的精度和穩定性。 創新風險預警模式 實現風險“閉環管理” 天眼系統借助新技術、新手段,以及人工智能風控模型,打造完整的貸前、貸中、貸后授信周期全流程風險預警體系,實現授信風險管控流程閉環管理。 “規則+模型+人工”前瞻預警 提高預警精準度 融入工商、司法、財務、輿情等海量外部數據,天眼系統創新性構建包括綜合指數模型、財務評分模型等風險監測模型,以及九大維度近200條預警規則,并融入專家經驗判斷,強化企業風險的有效識別。 全天候動態風險監測 落實“早發現、早預警” 借助先進的預警模型,天眼系統已實現 “全資產、全流程、全渠道、全天候”7×24小時動態風險監測,風險管控模式從人工為主,轉向“機控為主,人控為輔”,不斷提升運營效率。 打造天眼模型實驗室 反復訓練規則模型 天眼系統創新搭載模型實驗室功能,基于已有的指標集變量,分析判斷現有規則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持續調優規則閾值,從而不斷優化天眼系統預警規則有效性。 風險聯防聯控 多系統風險數據實時交互 天眼系統在管理模式上解決了總行集中管理和分行同步與共享的問題,與信貸系統、客戶管理系統、郵件系統等實時交互,風險信息實時提醒、及時共享,做到風險“查得到、看得清、管得住”,促進風險管理的精確化、智能化。 截至2022年6月末,天眼系統用戶訪問量累計超45萬人次,下發預警信號近萬條。針對新增逾期客戶風險預警命中率高達100%,平均提前8個月發出預警;支持覆蓋零售普惠、交易銀行等線上創新金融產品,監控貸款業務規模超37億元。 天眼系統現已打造成為一整套較為成熟的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先后榮獲銀保監會“中國銀行業數字化轉型案例”、廈門市金融科技優秀項目三等獎、《銀行家》雜志2021年中國金融創新“十佳金融科技創新獎”等多項榮譽。根據整體規劃,廈門國際銀行將持續打磨系統,在風險預警領域做精做細,致力于打造領先同業的行業標桿,并逐步對外輸出,為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智能化風險預警系統,提升行業風險管理水平作出貢獻。 廈門國際銀行“國行信e融”: 科技賦能促轉型、金融創新助小微 中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特別是新基建、工程、制造業及信息化領域的中小微企業,同時還面臨著前期項目資金投入大和項目回款周期慢的矛盾。 為支持實體經濟、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廈門國際銀行以國家信用大數據創新中心數據為基礎,于2020年12月成功推出面向新基建、工程、制造業及信息化等行業中小微企業的綠色低碳金融服務平臺 “國行信e融”,有效解決了新基建和工程信息化行業中小微企業項目周期變化快、應急資金調度難、銀行貸款流程長三大難題,標志著廈門國際銀行開辟了企業授信業務數字化的全新篇章。 “國行信e融”平臺靈活運用大數據技術創新搭建了中小微企業信用評價體系,以企業在國家信用大數據創新中心的公開交易數據為基礎,同時結合公檢法、征信等數據為其自動核額,額度最高300萬元。綜合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金融科技,做到“快速、精準、靈活”優勢,實現“無紙化、自主化”的高效體驗:企業掃描二維碼進行自助申請,提供授權后輸入企業名稱,即可關聯至國家數據中心的數百個數據,實現秒速確認預授信額度信息的效果;通過無接觸方式提交申請材料并在線進行身份認證,由系統模型自動完成授信審批;授信審批通過后即在線簽約借款合同和額度生效;借款人通過網銀在線自助提款,系統自動完成用額審批后實現貸款投放。 自上線以來,平臺累計申請客戶數突破7000戶,已與北京、上海、福建及廣東地區幾十家中小微企業協會產業園區、行業協會及線上平臺建立廣泛合作,累計為超過2800家客戶提供超過45億元的資金支持,客戶行業涵蓋了新基建、工程、制造業及信息化等重點發展領域。該平臺推出后陸續得到了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廈門廣電等各方的關注及報道,并榮獲了“第二屆廈門市金融科技優秀項目優秀獎”、“銀行家2021中國金融創新論壇十佳公司金融創新獎”、“中國財資獎之‘最佳產品創新獎’”和“第三屆‘新華信用杯’全國優秀信用案例”等多個獎項,體現廈門國際銀行以“服務實體經濟、踐行普惠金融”為己任,不斷創新、豐富銀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產品、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