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進一 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通 知》(下稱《通知》),從加大紓困資金支 持力度、推進減稅降費等方面提出一系 列具體舉措,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
業內人士表示,《通知》的出臺加大 了對中小企業民生領域和新型基礎設 施建設投資力度,在開拓市場源頭的同 時,可以有效緩解成本管理工作壓力, 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轉變成本管理思路
創新降本增效舉措
“從《通知》具體內容看,《通知》的 實施將促進中小企業的原材料、人工、 物流、資金等成本明顯降低,資金流動 性增強,市場逐步打開,風險得到有效 管控。”中油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 理、總會計師荊寶森稱。
財政部管理會計咨詢專家,山東高 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執行董事李 航認為,《通知》的出臺,有助于增強企 業競爭力,也對中小企業的成本管理工 作提出更高要求。
重慶華西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技 術總監姚太明對此表示贊同。他舉例說, 《通知》的出臺改變了成本自身特性,減稅 降費政策使稅費剛性成本支出變成低成 本或零成本,重構了部分企業外部經營環 境。市場支持和貨款支付保障增加了中 小企業在收入方面的確定性,降低了中小 企業推廣宣傳、貨款追收等費用。
對此,李航表示,中小企業應積極 轉變成本管理思路,將成本管理延展至 企業生產經營環節,貫穿全流程,將成 本管理重點由成本核算轉變為數據分 析、由被動處置轉變為主動發現。
李航進一步表示,資金是企業發展 的血脈,面對資金問題,應不斷創新直 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增強創新貨幣 工具對市場流動性和社會融資規模的 影響,完善價格發現機制,引入更多金 融機構對接中小企業融資需求。
“建設政銀企合作平臺,讓中小企 業可以多方面提升評級與增信,減少融 資難的問題。”荊寶森補充說,樹立成本 管理理念,增強成本核算意識,健全成 本核算制度,在開展成本管理與控制工 作的過程中,擴大信息技術運用范圍。 相關部門應搭建多功能財務共享信息 系統或提供低成本的財務共享服務,幫 助中小企業強化會計基礎工作,提升財 務管理水平。
在姚太明看來,不同行業的成本管 理有著不同特點,應引導中小企業聚 焦“專精特新”,專注核心業務,爭做細 分領域的“小能手”。
同時,用系統思維提升成本管理信 息的相關性,從企業商業模式角度系統 理解成本內涵。結合內外環境,增強成 本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還要有協 作共生理念,從商業模式和價值鏈角度 整合內外部資源進行成本管理。
針對會計準則實施過程中遇到的 問題,李航說,相關部門間應建立互認 互通機制,降低單位協調成本;創造公 平的會計準則實施環境,開展會計準則 執行專項檢查,總結檢查中發現的突 出、共性問題。
威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財務 中心主任彭姣認為,降成本是企業持 續發展的重要工作。財務管理部門和 財務人員應健全財務內控制度,建立 風險預警機制,實現全面、全過程的動 態管理,以利潤或企業價值最大化為 目標,提高企業市場價值,增強企業競 爭力。根據經營環境的變化,及時優 化資本結構,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 流動性及使用效益,靈活精準運用多 種金融政策工具。
加速業財融合
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成本管理應借助‘大智移云物區’ 等新技術,全面融入財務轉型,加速業 財融合。”李航說,將新興技術應用于 企業管理和業務活動,實現企業數據 的實時智能轉化、采集和再存儲、加工 和清洗,構建企業數據資產底座,搭建 企業數據資產價值鏈條和服務體系 , 切實將企業數據轉變為企業戰略資 產,促進企業數據在“內增值、外增效” 兩個方面實現價值變現。
李航表示,企業內部應盡快建立 符合自身主營業務和市場數據運營特 點的數據資產化運營體系,實現數據 資產內部信息共享和數據運營外部流 通,促進數據資產對內支撐數據業務 整合應用、對外形成強大數據服務能 力,持續釋放數據資產內在價值。
荊寶森表示,為降低中小企業成 本,財務管理部門和財務人員應深入 學習,理解吃透《通知》的各項政策,將 政策用好用足,將紅利落到實處;建立 完善的財稅管理體系,了解扶持優惠 政策,進行合理的納稅籌劃,有效節約 成本,與上下游企業共建共享共贏。 同時,將成本精細化核算與企業的經 營管理績效相結合,促進各部門協同 合作,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成本核算 方法。
由于成本原因,部分中小企業需 要代理記賬機構幫助其進行會計核 算。 因此,應建立分門別類、業務精通 且價格公道的代理記賬機構隊伍。相 關部門應統籌安排、聯合推進,切實為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和成本管理提供支 持和幫助。
“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和財 務人員應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 保證數據、要素資產、物流信息的一致 性和準確性。”姚太明說,良好的政企 融合是國家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基 石。財務人員需正確理解政企關系, 掌握、用好、用活相關政策,由被動協 助向主動參與轉變。
“財務管理部門和財務人員應改 變現有知識結構體系,拓展會計專業 知識邊界,加強培養跨學科理論學習 和實踐應用能力。”李航表示,要重視 數字技術知識、能力的學習提升,注重 算法應用技能,強化業務場景、會計數 據治理的融合思維,重塑會計思維與 認知,提高數據素養,在智商和情商之 外培養“數商”。
加速數字化轉型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數據要素已成為企業生產要素之一。
李航表示,企業管理會計數字化 轉型需要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 業財融合,實現財務流程及組織的再 造以及財務職能轉變。利用技術手段 實現“IT+DT”數據處理技術的雙輪驅 動,利用 IT技術健全信息系統,連通數 據孤島,實現業務財務一體化;利用DT 技術以及數據驅動,圍繞場景決策的 數字化,提升企業數據治理水平,實現 管理會計數字化轉型。
彭姣則認為,財務人員應優化現 有財務核算流程和方法,并借助信息 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為決策層提供 支持,加強財務系統橫向集成和縱向一 體化。“成為業務的最佳合作伙伴”是財 務人員職能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財務 人員應主動進行跨部門溝通、協調。
“加快‘制度流程’管理建設。深 入開展管理會計理論討論學習,及時 進行經驗總結,制定出符合企業自身 的管理會計制度,使其成為公司經營 發展、成本管理的堅實依據和基礎。” 荊寶森說。
在人才培養方面,李航認為,企業 應著力選拔、培養、用好兼具業財融合 能力、精通數據分析技術與互聯網運 營能力的創新型、復合型人才,推動我 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創新 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會計人才能 力發展框架,加強政、校、企合作力度, 形成良性的政策、科研測試基地和人 才聯合培養試驗田,聯合培養應用型、 創新型數字化金融科技會計人才,建 立引導財經院校以獲取會計職業資格 證書、技術應用和解決實際工作問題 的能力為評價標準的實踐教學評價體 系,切實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荊寶森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 相關部門應加快統籌建設全國適用的 “數字化”會計管理工具和管理思路, 統籌全國各類企業會計轉型工作。搭 建以財務共享、人力資源共享等為核 心內容的多功能共享平臺,將財務人 員從繁重、復雜的會計核算、資金結 算、報表編制工作中解放出來,投入到 數據分析、成本管控和經營管理中,在 公司資本運營、戰略決策等方面發揮 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