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截止9月13日,今年已有52家企業IPO上市申請被否,其中32家擬在創業板上市,占比高達61.5%。
52家被否企業中有32家屬創業板,這個比例非常高,為何出現這樣的情況有業內人人士表示,擬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被否數量較多,這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創業板IPO門檻低于主板與中小板,大多數想上市的企業把目光集中到了創業板身上;二是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需要具有創新型科技含量的主營項目,不排除部分企業為了能夠上創業板存在包裝的可能,因此,在審核過程中自然會被否決;三是由于創業板門檻相對較低,部分企業急于上市而忽略了上市后企業的成長性,而在審核過程中,對企業上市后的成長性是審核的重點之一,因此,對于部分不符合要求的擬上創業板的企業來說,被否的概率就大了。
第一部分 IPO審核財務要點
(一)被否案例分析
1、原則
(1)公開理由不一定是全部原則
(2)被否決往往是多個瑕疵綜合影響的結果
(3)被否決理由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2、近期被否項目大致情況
(1)被否項目利潤分布區間
(2)被否項目主要被否原因匯總
3、近期被否項目典型財務問題分析
(1)應收賬款
(2)薪酬水平薪酬水平
(3)費用下降以及費用率偏低問題
(4)毛利率問題
(5)關聯交易問題
(6)利潤規模較大的企業被否原因分析
(二)財務核查
1、背景
(1)2013年初的財務專項核查
(2)抽查常態化
2、執行情況
3、被核查出問題的案例
(1)天豐節能
(2)廣東科茂林產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北京翰林航宇科技發展股份公司
4、親歷現場核查項目的簡單情況
(三)嚴重財務造假案例分析
1、萬福生科
2、綠大地
3、勝景山河
第二部分 財務規范實務
(一)規范的時間
(二)規范的人員安排
(三)規范的決心和力度
(四)Erp系統的重要性
(五)規范時幾個關鍵點
1、收入端完整性
2、采購端發票
3、存貨問題
4、補稅及原始報表差異
5、成本核算及存貨進銷存
第二天上午:IPO被否案例分析與關聯交易與同業競爭
第一部分IPO被否案例分析
被否原因概述:
1. 法律合規方面問題
1.1 關聯交易與同業競爭
1.2 租賃場所的問題
1.3 共同成立公司
1.4 客戶在發行人持股
1.5 董事高管重大變更
1.6 未提取法定費用
1.7 獨立董事不符合任職資質
1.8 土地問題
1.9 法律合規綜合問題
2. 財務方面問題
2.1 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2.2 盈利能力
2.3 增長幅度遠高于同行
2.4 單一采購、客戶
3. 募投問題
4. 未如實披露
5. 有爭議表決
第二部分關聯交易與同業競爭
一、關聯方基本概念
二、同業競爭基本概念
三、關聯交易與同業競爭常見法律問題
(一)未如實披露報告期內的關聯方及關聯交易
(二)存在非公允的關聯交易
(三)與關聯方之間存在同業競爭
(四)關聯方非關聯化處理
(五)關聯交易比重大
(六)業務體系不完整
(七)非實質性關聯關系的理由不充分
第二天下午:企業上市與IPO審核
第一部分 當前IPO形式與向導
1、發行提速,反饋周期縮短至3-4個月
2、排隊家數明顯減少,整體周期看發行速度
3、雖常有小規模企業過會,但整體規模并未降低
4、持續盈利能力不再是發行條件,但仍是最高門檻
5、行業偏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6、搬遷至貧困縣優勢不明顯
第二部分 IPO流程及法定條件
1、IPO主要流程
2、各階段均要求保薦機構的工作專業、專注
3、證監會審核流程
4、IPO上市基本法定條件
5、各上市板塊詳細條件
第三部分 主要審核理念
1、近年來IPO反饋主要關注點
(1)持續經營能力關注點
(2)獨立性關注點
(3)信息披露專注點
(4)合規性關注點
(5)財務會計
(6)募投項目
2、具體關注問題——信息披露
3、具體關注問題——主體資格
(1)出資及資產
(2)生產經營合法合規
(3)近三年穩定性要求
(4)股權清晰
4、具體關注問題——獨立性
(1)業務體系和經營能力
(2)資產完整
(3)業務獨立
5、具體關注問題——規范運行
(1)董監高任職條件
(2)內控制度及其執行
6、具體關注問題——財務與會計
(1)核算規范
(2)持續盈利能力
(3)關聯方及關聯交易
(4)重大或有事項
第四部分 私募投資主要關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