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學校會統計每位學生在食堂使用一卡通消費的情況,對滿足相應貧困認定條件的學生,經核實后自動發放生活補助。”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下稱“中科大”)的杜同學,在某社交平臺分享了中科大通過財務大數據分析對貧困生進行“隱形補助”,使貧困生更有尊嚴的做法,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據記者了解,開展“隱形補助”工作,主要基于中科大財務大數據的充分運用。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財務大數據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運用領域日趨廣泛,在輔助其提高單位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把好事辦好
中科大學生工作部副部長李峰告訴記者,中科大在學生資助體系建立后,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將提交家庭經濟困難認定申請并通過民主評議和審核的學生信息,逐一錄入到家庭經濟困難數據庫,數據庫中的所有學生都能獲得至少一項國家或學校的資助項目補助。
當然,也有部分貧困家庭的學生,由于性格靦腆、自尊心強等原因而沒有申報經濟困難認定,或因其他原因沒有被錄入到數據庫中。為了及時完備、更新數據庫,中科大于2003年利用數據分析技術對在校生校園一卡通的消費數據進行整合分析,輔助確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結果,這一技術在大數據技術日益成熟的當下,愈發“精準”。
據李峰介紹,中科大結合當期物價水平,在匯總全校學生的食堂消費數據后,利用財務大數據分析,計算并統計出全校每位學生的平均消費次數及金額等數據,生成平均消費數據線。
消費水平低于平均線過多的學生,將被認定為家庭經濟存在困難的可能性極大。同時,中科大依據財務大數據分析,在平均線下,利用算法設定了一條預警線。低于預警線并已被錄入數據庫的學生,中科大將根據實際情況發放被稱為“隱形資助”的生活補助。
對于處在預警線以下,但沒有被錄入數據庫的學生,中科大通過班主任進行人工核實調查,排除減肥節食等主觀因素以及其他非經濟困難等因素導致消費較低的學生,將真正存在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信息更新錄入到數據庫中。
在李峰看來,財務大數據分析和人工干預核查的有機結合,使得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結果更加精準和真實,生活資助的發放更加及時和有效。
“由于家庭條件不好,我在校期間每天用一卡通在食堂吃飯且消費不超過6元,但我沒有申請貧困認定。沒想到學校能及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并通過更為人性化的方式給予補助,這讓我的求學生活更有尊嚴。”杜同學說。
促進高校管理和服務轉型
目前,財務大數據在我國高校中的應用很普遍,西北工業大學(下稱“西工大”)也在2016年首次嘗試利用財務大數據,開展基于一卡通消費數據分析精準資助貧困生的項目。
西工大建立了一卡通消費分析系統,綜合考慮了不同校區的物價水平、年級、性別等因素,在運用財務大數據分析的過程中,建立了個人消費模型,通過對學生性別、年級、早中晚餐訂單數、在校天數、就餐頻率、消費金額等共計26項信息進行多維度分析比對,準確篩選、定位需要資助的學生。
“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應用,提升了資助工作的時效性和公正性,保護了受助學生的自尊心,讓資助工作多了一分‘潤物細無聲’的貼心關愛。”西工大該資助項目負責人李霞說。
財務大數據的作用不僅體現在生活補助發放中,還在高校管理和服務的其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峰告訴記者,“隱形補助”項目在中科大被稱為“基于數據分析的精準資助的生活援助計劃”,這是基于網絡數據庫6個預警與援助體系中,生活預警的一項重要工作,其他還包括思想、學業、心理、安全、健康預警體系。其中,財務大數據在學業預警中也得到成熟且廣泛的運用。
為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在日常學業中的異常情況,中科大安排助教旁聽課程,然后定期將每位學生不交作業、課堂測驗不及格等異常情況量化成數據,通過“助教系統”歸集到教務處,教務處將信息共享給學生處,學生處將學生學業異常情況及時分發給各班主任。各班主任可以及早了解本班所有學生的課業情況,調查學業異常情況產生的原因,并利用預警為學生提供相應援助。
“此外,財務大數據的運用還體現在助力高校財務管理轉型、提高會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拓展網絡報賬和網上服務平臺等管理創新工作中并能為高校精細化管理提供技術支撐和決策支持。”西工大財務處副處長張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