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行政預算管理論文 >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年度報告管理辦法頒布實施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年度報告管理辦法頒布實施

隨著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工作的不斷深入,很多政策的出臺都需要詳實準確的數據支撐,因此,急需制定專門的制度來規范資產年報工作。
近日,財政部發布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年度報告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這是財政部首次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報表工作做出制度性規范。

填補了國有資產報告規范體系的空白
這次《管理辦法》的出臺,對國有資產報告的編報主體、職責分工、編報內容、編報程序、報告審核、監督檢查等方面都做出了較為具體的規定。“這填補了國有資產報告規范體系從總規范到具體編制規范之間的空缺環節,為國有資產報告制度的全面建設提供了依據。”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會計系副教授王彥表示。
《管理辦法》強調,年度結束,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在規定時間內編制和報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經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后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各中央部門應于每年3月20日前將本部門資產報告相關材料報送財政部審核;各地區財政部門應于每年4月20日前完成資產報告審核匯總工作。
王彥告訴記者,“之前國有資產報告編制的規范依據,一是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二是有關部門要求編報本年度國有資產報告的通知。從國有資產報告的規范體系看,前者對報告的要求是原則性的,后者對報告的要求側重于具體內容編報,兩者之間缺乏過渡,缺少對國有資產報告制度全面、完整的規范。”《管理辦法》的出臺無疑填補了這一空白。
湖南省財政廳資產處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管理辦法》自1月12日起實施,根據具體要求,我們一直在進行緊張的資產編報、審核等工作,爭取在4月20日之前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推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有機結合
完成《管理辦法》制定的過程,實際上是規范資產數據管理的過程,這要充分考慮單位實際工作情況以及資產管理、預算管理工作的需求。這將推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有機結合。
重慶理工大學會計學院教授毛華揚指出:“資產管理聯系整個預算制度,是做好資產管理的必要因素,可以有效盤活存量資產,優化資源配置。”他認為,完善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機制,將資產配置管理職能嵌入到預算管理流程中,可為預算編制提供準確、細化、動態的資產信息。
同時,資產存量情況是審核新增資產配置相關預算的重要依據。通過制定資產報告制度,有利于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準確了解和掌握單位資產存量信息,從而為科學審核新增資產配置的相關預算提供依據。
“之前的資產管理措施也因此有了制度依據。”河南省人民醫院醫保辦主任、高級會計師尼燕對記者說,“我們醫院4年前就從財務科分離出資產管理科,明確各類資產的配置數量、價格上限和最低使用年限等,對設備資產堅持從嚴控制的原則,并結合單位履職需要、存量資產 狀況和財力情況等,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采取調劑、租賃、購置等方式進行配置。”如今,這些的效果措施以資產報告數據表現出來,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另外,《管理辦法》的實施也將提高資產信息質量和應用水平。辦法目前已經明確了資產報告的報告內容、編報程序及審核要求。在數據使用與管理環節,則強調應當充分有效利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和資產報告數據資料,將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報告數據作為建立和完善資產配置標準體系的重要基礎。

貼近實踐源于精心斟酌
毫無疑問,每一項貼近實踐的管理辦法的出臺,都必然經過了精心斟酌。
記者了解到,自從2009年開始,財政部就要求地方和中央部門每年通過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報送資產報表;2015年,財政部起草了《管理辦法》,征求了36個地方財政部門、部內13個司局、財政部駐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等的意見;2016年,財政部部署開展了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工作,初步摸清了行政事業單位“家底”,建立了資產基礎數據庫;2016年8月,結合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財政部進一步完善了《管理辦法》的有關內容。
而《管理辦法》的正式出臺,也對有關部門、單位加強國有資產報告制度建設提出了要求。
對此,王彥建議有關責任部門、行政事業單位,要按照管理辦法的要求進行進一步的制度建設和基礎工作,建立有關各方的責任分工制度和責任傳導機制,完善單位資產管理和財務管理的銜接機制,填補資產管理和會計核算的缺項,創新國有資產報告的審核機制以及建立國有資產報告應用機制和國有資產報告公開制度等。
毛華揚則建議,要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加強資產數據管理,建立垂直的基于預算、審批、購買、使用、處置的信息化平臺,通過平臺將資產的信息、變動、處置等管理好。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