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高級經濟師論文 > 渠縣綜合治稅“大數據”建設的實踐思考

渠縣綜合治稅“大數據”建設的實踐思考

伍治盛 余 波 蒲渠林

  2012年,渠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8億元,縣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0.07億元,收支缺口巨大,收支矛盾突出,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大、資源環境約束緊、發展資金籌措難的現狀。在如何確保縣域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破解地方財稅增收難題方面,渠縣巧借“一帶一路”協調發展的國家戰略和營改增試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機遇,結合當地實際,創新理念,依法治稅,通過綜合治稅信息平臺對“大數據”的運用,建設數字財源,縣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13年以來每年實現新增1億元,2015年縣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9.13億元,收入實現了經濟下行巨大壓力下的3連增。財政支出規模連續3年保持全市前列。連續3年綜合目標考核位居全市前茅。
  一、“大數據”運用概況
  “數字”財源建設利用“互聯網+涉稅信息”的“大數據”征稅新模式,實現財源信息共享平臺。一是平臺建設。2013年財政先后投入300萬元,建立了綜合治稅共享網絡平臺。二是先行先試。煤炭企業產量監控系統等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先行先試。三是財源培植。根據“大數據”提供發展瓶頸分析,堅持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發展壯大現代農業,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的同時,提升“一主一專兩輔”工業園區檔次,引進永強汽車飾品、德銘電子、光亞塑膠、華橙酒業、華西特驅50萬噸飼料等以農副產品加工、汽摩配、機械電子為重點的26家企業入駐東城主導產業園區。2013年,工業園實現工業增加值31.95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10億元,財稅收入實現新突破。2013年實現稅收3.4億元,2014年4.3億元,2015年4.56億元。四是綜合運用。財稅部門充分利用縣綜合治稅平臺信息,僅2015年查補稅款3400萬元。財稅銀通過“大數據”平臺從項目工程環節3年累計征稅5億多元。財政部門從票據管理入手,嚴把非稅收入入庫關,每年收入達2億元以上。五是拓展延伸。網絡互通的實現,進一步拓展延伸了平臺信息的綜合利用。縣檢察院利用“大數據”平臺信息對全縣精準扶貧涉農項目資金及其他重點專項資金進行全程監控,確保了財政資金安全高效。交運部門利用煤炭產銷量監控系統,監控礦石運輸車輛營運行為,嚴控車輛超載。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數據標準不一。供電、國土、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報送的信息均不同程度存在數據質量不高的問題,具體表現在:數據更新不及時,垃圾數據多;數據準確性不高,錯誤數據多;異常數據管控不及時,處理不規范;數據入口把關不嚴,數據完整性不夠等。
  (二)數據整合難。不同部門在一些數據的統計口徑、統計時間、統計范圍、數據格式等方面不一致,導致數據整合困難,如企業工商注冊登記名稱、企業用電開戶名稱、企業納稅申報名稱互不統一,即使數據能夠上傳到信息平臺,但是由于有關聯的數據內容和數據結構缺乏嚴密的邏輯聯系而不能實現有效利用。
  (三)分析欠缺。一是數據篩選不足。大量上傳平臺的信息如何通過數據收集和整理進而篩選有用的數據,并為稅務部門稅款征收創造價值值得進一步研究。二是平臺軟件功能仍有欠缺。要以低成本和可擴展的方式處理平臺信息,需要開發先進的平臺軟件和先進算法。目前信息平臺僅能提供簡單的數據采集內容,難以滿足“大數據”大規模應用的需求。三是技術人才欠缺。部門往往隨意指派一名工作人員負責上傳平臺信息,大數據平臺的匯總全由臨聘人員擔任,分析不夠,不透徹。大數據綜合效應還沒有充分發揮。能夠融合數據、技術和業務等各方面綜合人才團隊尚未形成。
  (四)監督和考核仍需加強。由于對各單位報送的數據沒有嚴格考核,有些部門沒有及時上報相關數據,缺乏連續性,且也有不報或拖延報送的現象。
  (五)監管方法較單一。由于各部門對第三方信息的重要性重視還不夠,或迫于取得渠道上的客觀困難,所掌握的征管數據仍然是一些靜態信息,沒有主動引入銷售、成本和資金流轉等方面的動態信息,數據失真的情況時有發生,各銀行的資金流動信息由于保密原因,一直未能納入平臺。日常監控工作中,稅務人員利用這些數據自身進行案頭評估,只能發現邏輯錯誤以及零申報、長期低稅負等淺層次問題,較難抓住問題要害,稅收管理仍顯粗放。
  (六)非稅收入不確定因素多。“一錘子買賣”的土地財政已經成為“過去時”,國家各種惠民舉措更多,職能部門收費更加規范,“營改增”也將一定程度減少稅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要求收費項目進一步減少或降低等諸多因素疊加,導致財政收入減少趨勢明顯。
  三、幾點建議
  (一)健全各類機制保障。“數字”財源建設關鍵在制度。一是進一步健全組織協調機制。縣綜合治稅領導小組要加強面上指導和統一調度,動態召開綜合治稅領導小組會議,依據數字財源及時分析全縣稅收收入形勢,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針對困難和問題及時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機制、辦法。二是健全工作聯動機制。各成員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責,大力支持、積極配合財稅部門開展綜合治稅工作,按時保質上傳各類涉稅信息,堅決杜絕慵懶拖沓、簡單應付現象。三是進一步健全監督考核機制。縣綜合治稅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對各成員單位信息報送利用情況的監督、考核和通報,制定可行的量化考核辦法,獎勤罰懶,激勵各成員單位把綜合治稅“份外事”當成“份內事”。
  (二)完善數據處理體系。“數字”財源仍需進一步完善相關體系建設。一是對海量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優化基礎數據質量,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將真正有價值的信息納入后續的比對管理。二是建立科學嚴密的指標體系,綜合運用多種統計分析方法和數據倉庫挖掘技術潛力,建立數學模型,縱向和橫向關聯比對,剖析可能引起稅收流失的各種因素,找準稅收管理風險點,探索稅收管理規律。三是完善數據處理分析體系,針對第三方信息特點,建立相應內部管理制度,明確不同崗位的數據分析職責和不同環節的分析重點,充分調動各級涉稅信息分析的積極性,形成風險分析、納稅評估、稅源監控、案件稽查四個環節協調有序,多級聯動,宏觀分析、微觀分析有機結合的良性互動局面。如切實推行藥品“兩票制”,在避免偷逃的同時,每年可新增財稅收入1000萬元以上,帶動物流業、增加就業崗位。推行稅源電子地圖,可視化監控商業房出租,預計可增加房產稅5000萬元。
  (三)提高數據利用水平。“數字”財源必須打破部門信息封鎖,形成共享共建,進一步提高利用水平。數字財源的涉稅信息采集比對是綜合治稅工作的核心和支撐,要夯實信息平臺基礎,充分發揮綜合治稅信息共享平臺的作用,加快集成政府各部門管理數據、公共服務機構業務數據、公安專業數據等各類數據,實現數據標準化、規范化管理,逐步形成涉稅信息數據中心,打破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財稅部門要充分利用市場監管、供電、國土、發改等部門信息,加強組織機構代碼、企業注冊登記信息、企業用電信息、土地掛牌出讓、項目立項等各類數據分析,不斷提高征管水平和效益。
  (四)加強人才隊伍和平臺建設。“數字”財源需要人才支撐,需要技術優化升級。綜合治稅信息平臺作為“數字”財源重要組成部分,數據面廣量大、專業性強,各部門必須相對固定專門人員,一般不隨意調動調整,保障工作經費,切實保障相關待遇,要做到專業人員不定期“走出去”,培養和造就一支懂管理、懂技術、懂分析的“大數據”專業隊伍尤其重要。要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對綜合治稅信息平臺聯絡員進行數據整理、數據模板下載、數據匯總、數據上傳、數據信息運用等方面的專業化培訓,切實增強涉稅數據采集過程規范化,動態監管,對數據異動、實地檢查、個別案例舉一反三。信息平臺不斷進行技術攻關,及時優化升級,平臺標準化建設必須與時俱進,讓綜合治稅各成員單位更加方便快捷地實現“大數據”涉稅信息互通互聯、資源共享。
                 (作者單位:渠縣財政局)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