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如佳
一、資格預審條件存在傾向或排拆性
1.現狀
由于建筑市場“僧多粥少”的局面,采用公開招標的工程的潛在投標人常常多達數十家,為減少專家的評審工作,招標人一般采用資格預審的方法,通過對投標申請人的企業資質、業績、技術裝備、財務狀況和擬派出的項目經理與主要技術人員的簡歷、業績的審查、比較,選擇不少于7家的投標申請人進入工程技術、商務標的競爭。但由于種種原因,招標人的資格預審條件中往往有意或無意帶有傾向性或排拆潛在投標人的內容,如項目等級為三級的工程,除要求項目經理為一級資質外,近兩年內負責的工程須獲得過“魯班獎”。由于獲得“魯班獎”工程的數量相當有限,使得符合資格預審條件的投標人具有相當的確定性,資格預審條件也由于存在傾向性或排拆性而遭到其他投標人的質疑甚至投訴。同時,由于投標人優秀項目經理一般已在其他工程項目中任職,工程實施時,招標人所期望的項目經理往往只能是“只聞其名,不見其人”。
2.對策
建設部第89號令中已明確規定,“在資格預審中合格的投標申請人過多時,可以由招標人從中選擇不少于7家資格預審合格的投標申請人”,該項規定給予了招標人相當大的自主權,因此,招標人完全可以根據項目的規模、復雜程度以及對工程造價、質量、進度方面的期望,實事求是地確定資格預審條件,避免對潛在投標人提出與工程實際要求不符的過高的資信要求。
二、投標人編制投標文件的時間不足
1.現狀
一般工程的評分辦法中,投標人的技術、商務標所占分值通常超過總分值的85 %,且由于企業的業績、信譽等為投標人無法左右的因素,因此,投標人一般都把技術、商務標作為投標文件的重中之重。作為決定投標人的競爭能力的關鍵,投標人必須擁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斟酌研究以進行投標文件的編制。這是因為:(1)目前,國內外工程招標中,固定總價合同的應用范圍在不斷擴大,為最大限度地規避工程量計算不準確帶來的風險,投標人必須根據圖紙對工程量清單進行仔細的計算或復核,其工作量相當巨大。(2)由于技術方案的先進、經濟、合理性直接影響到投標人的報價、工期等,投標人須對此進行慎重研究。國家招標投標法對投標人編制投標文件的時間亦做出了相應規定:“招標文件開始發出之日至投標人提交投標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20日”,“招標人對已發出的招標文件進行必要澄清或者修改的,應當在招標文件要求提交投標文件截止時間至少15日前,以書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標文件收受人”。
但目前部分工程項目特別是個別所謂“首長工程”中,招標單位往往迫于行政命令或其他方面所要求的工程進度的壓力,將投標文件的有效日期規定在不足20天的時間,更有甚者,在投標截止日前幾天,通知投標人設計文件或工程范圍已進行的變更,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此監督不嚴,執法不力。由于沒有合理的編制投標文件的時間,投標人只能對企業過去工程的投標文件中的技術方案或有關資料進行組合,從而使技術方案近乎于程式化、標準化,失去技術方案應有的針對性,于是出現了幕墻招標中,在主體施工未設預埋件的情況下,投標人在商務標中按工程量清單對工程所需后置的鋼板及藥劑螺栓進行報價的同時,在技術方案中仍建議在主體施工中進行預埋件埋設。
服務要體現在對醫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而不是某一部分,它包括各控制點和所有風險的防范,促使醫院經濟改革沿著健康和增加價值的方向運行。服務的多角度主要是指作為醫院審計人員要有全局觀和整體感,要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到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可能會產生哪些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根源并提出整改建議,及時解決問題,真正使控制與服務融為一體,融控制于服務之中,充分發揮控制與服務的作用。
2.對策
向招標人進行宣傳,使招標人明自“磨刀不誤砍柴功”的道理,認識到選擇能夠編制高質量的投標文件的投標人總體上更有利于工程項目投資、進度、質量目標的實現。對進度要求高的項目,對招標工作進行優化安排,內部挖潛,例如:樁基礎工程與主體結構分開招標,而在樁基工程施工期間進行上部土建安裝的招標工作,從而保證各階段投標人擁有足夠的編制投標文件的時間。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對招標文件中有關時間條款合理、合法性的審查,對不符合要求,應頂住壓力,堅決要求予以糾正。對復雜工程項目,鼓勵招標人合理地確定投標人編制投標文件的時間。
三、專家評標時間過短
1.現狀
招投法的規定,“招標工程的有效投標單位不能少于3家,否則,專家可否決投標結果,要求重新進行招標”,因此一般情況下,中、小型工程有效的投標文件將達3~6個,而對大型工程,特別是采取公開招標的項目,專家評審的投標文件將達7家以上。據作者調查,目前中、小型工程的評標時間約為半天至一天,專家對每個投標人的投標文件的評審時間不超過1小時;大型工程的評標時間為2天左右,專家對每家投標單位的投標文件的評審時間不足2小時。而一般情況下,投標單位僅施工組織設計就長達數十頁乃至于超過百頁,臨時通知專家的做法使專家事前對擬參加評審的工程幾乎一無所知,而只能在評標開始前聽取招標單位的簡單介紹,因此,在如此倉促的時間內,專家很難對各家的投標文件做出全面的評審,因而很難實現招標工作中所要求的擇優選擇中標人的原則。
2.對策
招標人一方面可在招標文件中要求投標人針對工程的難點和重點在投標文件中明確相應的措施,以利于專家有針對地進行評審;另一方面,適當延長專家的評審時間,對中、小型復雜程度低的工程,保證專家對各投標文件的評審時間不少于3~4小時;而對大型復雜工程,其評審時間不少于6~8小時。毋容置疑,當選取了一家最優的投標單位時,工程實施過程中給業主在縮短工期和減少投資等方面帶來的收益可遠遠抵消招標單位在專家評審費及評審時間上的投入。
四、經評審的最低價中標的條件不成熟
1.現狀
最大限度地節約項目的投資是絕大多數業主追求的目標,且經評審的最低價確定中標人的方法具有單因素評標的簡單的優點,因此,該評審方法正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但應該說,目前采用該評審方法的外部環境還不成熟。因為經評審的最低價中標的評標方法的目的在于通過專家的評審選擇不低于其成本而報價最低的投標人,其前提是專家對工程量清單中各項內容的企業成本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但各企業的成本為其商業秘密,同時,目前在我國各施工企業中項目成本核算的做法近乎空自,而國內尚未似發達國家那樣有行業協會定期選擇典型工程進行成本分析后向社會公布,因此,專家在評審某投標單位的報價過程中,很難保證有充分理由肯定某家企業報價是否低于其成本價。在大多數情況下,為避免評標后未中標人的疑義,除非最低報價的投標單位的報價中有明顯錯誤,評標委員會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最低報價的投標人作為推薦的中標單位,使經評審的最低價中的評審要求未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貫徹執行。由于社會上存在相當一批合同意識、企業社會信譽意識差的企業,他們有目的地通過低價中標,而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或通過偷工減料降低工程質量以獲取非法利潤,或通過停工、單方面終止合同等兩敗俱傷的手段要挾業主予以補償,從而給業主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2.對策
借鑒國外做法,行業協會定期發布典型工程的造價分析資料,使專家掌握相關信息;強化對經濟類評審專家的素質要求,確保參加評審的專家具備相應的能力;在投標有效期截止時限30日的法定時間內,聘請不少于3個經濟類專家對中標人的商務標進行詳細的后評審工作,如果專家認為中標人履約風險高,則建議業主要求中標人在簽訂合同時提供履約擔保,否則業主將選擇次低標的投標人作為中標單位,并沒收投標人的投標保證金。
五、啟示
身為一名內審工作者,我們必須發揮好內審職能作用,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探索和總結,只有結合各醫療單位的實際情況和行業特點,不斷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加強內審機構自身建設,不斷拓展審計內容。為醫院領導決策當好參謀和助手,確保醫院各項服務、管理活動的順利進行,才能為醫院經濟管理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作出內部審計工作應有的貢獻。時光荏苒,與其歲月蹉跎、固步自封,不如振奮精神放手一搏,“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應該是作為一名醫院的審計工作者發自內心的雄心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