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內部審計注冊會計師論文 > 基于金字塔模型的高校內部審計預判增值功能研究

基于金字塔模型的高校內部審計預判增值功能研究

湯 靖

一、引言

相較于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高校內部審計的職能在層次性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美國審計署(The U.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簡稱GAO,將高校內部審計的職能借助金字塔模型予以表述。



模型主要反映了以下理念:一是高校內部審計職能是分層級的,有力監督和漸進洞察是預判增值的基礎,作為組織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體系的一個環節,高校內部審計的首要職責就是財務監督,對象主要為組織內部的財務運行情況;二是漸進洞察,主要對象是內部控制機制,工作重點是發現潛在風險;最后是預判增值,通過上述兩項基礎審計工作,結合自身專業技能,尋找安全的潛在盈利點,提出建設性審計建議,為組織增值服務。

二、高校內部審計發揮預判增值功能的優勢

1.高校內部審計作為組織內部“免疫系統”的一個環節,相比于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在預判增值功能上有突出的優勢。國家審計通常是由上級審計機關實施,頻率低,重問責。而社會審計,是由組織委托的代理性質的審計,重點針對財務活動的真實性進行評價,無法提供建設性建議。相比較而言,高校內部審計是融入組織日常事務和流程中的,其審計頻率高,發現問題及時,對組織忠誠,具有發掘組織潛在增值點的主動性。

2.高校內部審計與組織有著一致的價值取向,自覺保守組織內部的核心機密,密集的審計覆蓋點有利于識別潛在的增值點,便于組織構建安全的經營增長體系。高校內部審計業務貫穿組織各項經濟業務中,其從業人員專業知識面覆蓋財經、工程、法律和稅務等財經相關領域,擁有完善內控環節、調整人員分工、糾正違規經營的審計建議權,具有實現預判增值的能力與權限。

三、高校內部審計發揮預判增值功能中面臨的問題

1.高校內部審計人員資格準入機制失控。行業準入既是國家對專業性較強的行業的強制標準,同時也是行業自我保護的一種工具,它是保持一定水平的職業服務所必須的。然而,由于我國內部審計未有專門法律出臺,導致內部審計從業人員準入機制沒有保障,內部審計人員的職務晉升機制更多地是參考管理類干部考核標準,專業化因素考慮得不多,一些優秀的內部審計人員升職后也往往輪崗到其他部門不再從事內審工作,造成專業人才的流失,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得不到保證。在借助社會審計機構的外聘服務后,其尷尬局面一度得到改善,然而當內部審計“外包化”越來越突出的時候,由于在編內審人員年薪遠遠高于外聘社會審計機構所需資金,而作用卻淪為外聘審計的“探路者”,在績效評估結果的指引下決策層開始思考審計業務“全盤外包”、內審機構撤并的收益。

2.高校內部審計業務發展缺乏系統規劃。內部審計設立之初,職能定位主要是查錯糾弊,認為內部審計主要就是對組織內部會計資料和賬表的核實;2006年開始提倡內部審計職能由監督轉型為服務,3E,SE績效審計一度成為主流思想,認為內部審計要把工作重點從過去的財務轉向管理,完善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與效益,這期間組織內部的財務、工程審計業務很大部分采取外包形式,交由外部審計機構執行;近幾年,“免疫系統”理論引起了內部審計業界的高度關注,如何防范組織內部風險、彌補內部控制漏洞成為內部審計職能重點,但與此同時,內部審計業界也意識到,財務、工程審計業務的長期外包,導致內部審計人員專業水平有所下降,在這種形勢下,2014年審計署修訂《內部審計工作規定》,開始注重系統性地制定內部審計業務發展規劃。強調內部審計人員“為組織增值”的能力與要求,提醒內部審計人員重視自身專業技能,維持其財務監督基礎職能和持續洞察服務職能的保留與發揮,確保在組織內部存在的必要性。

3.高校內部審計業界對自我認知的迷茫。內部審計的執業依據是審計署頒布的《內部審計工作規定》,立法層級很低。國家審計有《審計法》,社會審計有《注冊會計師法》,審計發現的問題是國家法律層面的問題,其嚴肅性和影響力差距相當大,這直接導致內部審計業界對自我認知的迷茫。在組織內部內審人員是充當經濟警察、效率專家還是管理咨詢、風險評估專家?若是經濟警察,上級審計機關的力度更到位;若是效率專家,效率與管理的發言權一般屬于組織內部決策層;若是管理咨詢、風險評估專家,連組織內部財務情況都不能精準掌握如何評估風險并協助經營?內部審計如何改變這種隨波逐流的境遇,以為組織增值為突破口和宣傳點,是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四、高校內部審計發揮預判增值功能的途徑

基于以上問題的分析,結合工作實踐,筆者建議可嘗試以下三條途徑,盡早走出目前內部審計面臨的困局:

1.建立高校內部審計人員準入機制。21世紀人才是第一競爭力,IIA于1999年發布《內部審計職業勝任能力框架》,認為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具備兩個方面的能力:知識技能與行為技能。結合工作實踐,本文嘗試推導了準入機制中知識技能和行為技能涵蓋的內容,具體見表1



2.重新確立財務審計基礎地位。著名審計專家勞倫斯·B·索耶曾經警告“許多審計部門已涉足于組織中的非財務活動領域,還有許多審計部門正在與財務部門無關的領域里進行更為高級的、注重管理的審計,但是,在熱衷于這些審計所產生的有利影響時,決不能走得太遠,決不能忽視基本的財務記錄和經濟業務的審計”。放眼國際,曾經爆出重大財務丑聞的世界通信公司、南方保健公司、2012年的光伏產業,這些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多年來均一直抱怨公司未給審計人員授予審查財務數據的權力。從GAO金字塔模型我們可以看出,財務監督是內部審計的基礎職能,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要積極借助國家審計對組織開展的各項財務檢查重新打開財審局面,明確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在組織核心財務機密中的作用,完善內部審計工作機制,加大揭露嚴重鋪張浪費、財政資金擠占挪用、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的力度與頻率,提出內部審計報告,實施內部審計處理和處罰。深化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監督好“一把手”,把審計查出的經濟責任人的問題落實到干部的管理上,通過規范“一把手”的決策行為,監督組織內部公共資金使用,樹立內部審計威懾力。

3.鎖定被審計對象的知識盲區打開工作局面。經過近三十年的積累,內部審計人員的知識背景已覆蓋審計、財務、工程、稅務、法律等各財經領域,對國家政策制度也相當熟悉,而被審計對象卻相對而言只熟悉對口業務知識。例如財務部門對國家最新的科研、人事分配、后勤產業化經營政策的熟悉程度就遠遠不如審計部門,資產經營部門對于工程招投標、施工和決算這些可能根本就摸不著頭腦,而組織人事部門對于二級學院使用部門經費的細則亦不甚了解,但內部審計人員都了如指掌。在不同部門的審計過程中,可將發揮預判功能的重點鎖定在被審計部門的知識盲區上,一則可以緩解被審計對象的抵觸情緒,二來以全局一盤棋的整體思路構思工作方案,更加吻合組織內部決策層的常規思維模式,三則為內審人員多年以來的知識積累找到用武之地,成功樹立內部審計專家形象。

五、幾點體會

1.高校內部審計的有力監督、持續洞察、預判增值三大職能,通俗的打個比方,就如同醫生的治療開刀、診斷病情、保健養生職能一樣是分層級的,越基礎的職能大眾往往感觸最深,而金字塔越頂級的職能卻了解最少,這是人們認知事物的常規,無法改變或扭轉。但金字塔尖的職能才是最終的目的地,低層級的職能只是為高層級的職能做鋪墊的,這就要求內部審計人員自始至終明確自己的職能定位,以勤勉的態度去實踐和攀登,不可中途而廢。

2.內部審計與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共同構成我國審計監督三大板塊,而我國缺乏一部權威性較強、專門的《內部審計法》,這直接導致了我國內部審計部門地位不高、不同單位內部審計規章制度差異較大、內部審計人員專業素養層次不齊、內部審計職能得不到充分發揮等問題,無法滿足時代發展要求。美國《薩班斯法案》的頒布推動了全球內部審計的空前發展,而我國內部審計業界缺乏自己的主心骨。這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在開展業務工作的同時,要持之以恒地去呼吁《內部審計法》的盡早制定與執行。

3.內部審計人員在開展業務時,需始終抱著學習的態度,珍惜每一項組織交付的業務,視之為自身歷練與成長的機會。細心發掘潛在的安全盈利點,大膽提出審計建議。同時要注意到并非只有經濟效益審計涉及到預判增值功能,任何一項審計項目都蘊含這種可能。從審計署2014年度第一季度統計數據看來,為組織挽回經濟損失最多的出人預料的居然是經濟責任審計業務,但仔細想想也確實合情合理,政策與制度總是需要具體人員簽署頒布,而一旦執行,將在一定范圍內影響相當長的時間。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