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族企業就是指資本或股份主要控制在一個家族手中,家族成員出任企業的主要領導職務的企業。特別是在我們這個經濟發展還不平衡,就業壓力很大的國家,發展以家族企業為主導的私營經濟,對于解決就業壓力,提高國民福利水平,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家族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
1.會計人員素質較低。家族企業的會計一般由直系或旁系親屬擔任,很多都是非專業無證上崗,缺乏財務管理的能力,難以為管理層提供有效的財務信息。當會計人員與單位領導意見相佐時,會計人員基本不會堅持原則。缺乏監控,這直接導致了資金使用的隨意性。種種情況會使企業財務陷入困境。
2.財務制度形同虛設。企業主集所有權和經營權于一身,在進行財務活動和處理各種經濟關系時,憑老板個人意愿,具有明顯的隨意性傾向。這樣必然會給財務管理帶來負面影響,致使財務管理處于混亂狀態。
3.呆賬、壞賬過多。不少家族企業片面追求市場占有率,風險防范意識差;制定的銷售考核制度不合理,缺乏可行的考核指標;對應收賬款缺少系統的、科學的管理,沒有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缺乏有利的催收措施,由此造成應收賬款周轉困難,資金回收困難,很多應收賬款成為壞賬。
4.成本意識淡薄。家族企業只注重對生產成本的管理,而忽視了對供應和銷售環節的管理;只注重事中、事后控制,而忽視了事前控制是成本控制的最高境界,而忽視了戰略成本管理。
5.企業信用缺失,融資渠道狹窄。家族企業一般來說規模較小,經營活動的透明度差,財務信息具有非公開性,可用于抵押、質押的資產不足,融資能力有限,這些特點決定了難以籌措到所需的足額資金。信用觀念缺失直接影響了中小企業的整體信用形象銀行大多會要求企業采用抵押貸款,從而影響銀行對這些企業的貸款。
6.缺乏戰略意識,盲目投資。家族企業是在尋求市場空白點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也注定了敢于冒險是其最主要的行為特征。家族企業的領導者敢于不做任何市場分析即進入自己完全陌生的領域。缺乏優秀的管理人才,不能進行科學的投資分析和市場論證,盲目投資使企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以至陷入破產的邊緣。
二、家族企業避免財務風險的對策
(一)加強培訓,提升財務人員素質
家族財務人員可以到專業的財務學校進修,培訓,快速提升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職業素養,從而能勝任財務崗位。也可以考慮引進專業的財務經理人,財務經理的職能絕不再僅僅是核算、反映信息,更需要介入公司戰略決策,從營運資本控制、財務比率運用、預算管理、成本管理、項目管理、稅務籌劃、融資管理等方面入手,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有效的財務信息。
(二)加強監督,堅持不兼容職務分離原則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中的“不兼容職務分離原則”是指在組織設計及職務安排上,將不兼容職務分開交給不同人員或不同部門擔任,以形成一個相互監察、相互牽制的業務機制,不得由同一部門或個人辦理投資業務的全過程。
(三)加強應收款項的管理,加速資金回籠
家族企業應加強應收賬款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在應收款項形成前應由銷售部門按照“5c”原則審查客戶的資信狀況,資信過差的客戶直接淘汰,從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呆賬、壞賬的發生。應收款項形成中,每次發貨前必須與銷售合同保持核對;公司在銷售貨物后,就應該啟動監控程序,根據不同的信用等級實施不同的收賬策略,在貨款形成的早期進行適度催收,同時注意維持跟客戶良好的合作關系。對于逾期的應收賬款,應按其拖欠的賬齡、金額進行排隊分析,確定優先收賬的對象。對故意拖欠的債務人,采取通常的催收辦法只能是延誤時間,對此類欠款必須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進行追討,或迅速通過法律途徑采取訴訟保全等措施加以追討。
(四)加強成本控制,挖掘企業自身潛力
家族企業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場上站穩腳跟,挖掘企業內部潛力,降低企業成本費用,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捷徑。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的同時,必須要保證和提高產品的質量,絕不能片面地為了降低成本而忽視產品的質量,不能只注重現實的市場,而忽視潛在的市場,其結果不但坑害了消費者,最終也會使企業喪失信譽,甚至破產倒閉。
(五)提升企業信用形象,拓寬融資渠道
良好的信用關系和健全的信用制度,是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一個企業生產經營周轉,必須有資金作保證。但對家族企業來說,積累起來的自有資金往往難以滿足發展的需求,便捷的融資渠道成為它們進一步發展的必備條件。企業要充分認識到信用積累是實現自身發展的需要,將信用積累和財富積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努力維護好自身的信用形象。融資渠道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鮮的血液,企業應建立起多元化融資渠道,以保證資金來源的通暢性、穩定性、持續性。選擇最佳資金來源,使得籌集來的資本成本較低、風險較小。
(六)科學決策,實現投資零風險
家族企業要建立科學規范的投資項目決策程序。對重大投資,由于投資項目的金額大、資金回收時期長,所以其風險也大。為防止企業管理者,個人頭腦發熱做出錯誤的投資決定,家族企業應實行集體決策審議聯簽制度,在項目實施之前,應進行進行周密的市場調查,在經過可行性評估之后,可以從家族外面聘請一些企業的常駐財務顧問和專家參與投資決策,應遵循嚴格投資決策程序,減少財務決策的盲目性,避免財務危機。(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中等專業學校)
參考文獻:
[1]周健臨,管理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8年12 月第98頁
[2]彼得·德魯克,《人變革時代的管理》[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第02期
[3]譚三艷 家族企業財務危機的成因及其規避方法[J],《會計之友(上旬刊) 》2008年第03期
[4]程靜,論企業家族式管理[J],山西:《山西碟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5]儲小平,《家族企業的成長與社會資本的融合》[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10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