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會計基礎薄弱,核算不規范
(一)會計科目設置不規范,部分單位未按相關會計制度要求設置會計科目進行核算。如有的單位未設固定資產明細賬,不能如實、全面反映單位現有固定資產的價值、數量及增減變化。
(二)會計科目使用不正確,如:部分單位將大額的招待費支出計入“辦公費”、“會議費”、“其他支出”等科目核算,將“招待費”、“車輛維修費”、“福利費”等計入往來款科目進行核算。
(三)存在賬表、賬賬、賬實不相符的情況,如有的單位上報的財務報表與單位實際賬面數不符;有的單位總賬科目與明細賬科目金額不等;有的本單位掛往來賬,對方單位沒有掛賬,并且長時間沒有進行核對;有的單位銀行賬與實際銀行存款多年不符,原因查找不清。
二、原始憑證審核不嚴,存在假發票入賬
(一)取得的原始憑證不規范。有的單位報銷的原始憑證規定的內容填寫不全。如報銷發票上不具體填物品名稱、數量、單價,也沒有附相應的明細清單,有些單位取得的原始單據甚至沒有銷售單位蓋章。
(二)報銷手續不完備。部分單位報銷憑證上只有領導簽批,沒有經手人或相關人員簽字,從而無法確定原始單據的真實性。
(三)票據使用不合規。部分單位收費項目沒有按規定使用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存在使用自行外購收據的現象,并且收據存根未妥善保管,存在遺失、不連號現象。有的甚至直接用“白條”入賬。
(四)存在假發票入賬的現象。通過檢查發現,被檢查單位存在假發票入賬的問題,并且有些單位數額較大。
三、收支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經檢查發現,部分單位未執行收支兩條線的規定,存在“坐支”的現象。如部分單位的房屋出租收入等事業收入未上繳財政,直接用于經費支出。
(二)業務招待費存在的問題:首先是支出數額較大;其次是轉移支出,有的單位將招待費放在下屬單位列支處理,有的單位以辦公品、會議費及勞保等名目列支招待費。
(三)違規發放津補貼、福利費。個別單位以值班費、交通補貼、獎金等名目在本單位或所屬單位列支、發放津貼、補貼;部分單位福利費支出數額較大。
(四)存在大額支出現象。有的財務人員責任心不強,只要領導簽字的單據,不管合不合手續規定都予以報銷。
四、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購入或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未登記入賬,形成賬外資產。
(二)一些符合政府采購條件的辦公用品及設備的采購,沒有按規定辦理政府采購手續。
(三)固定資產帳實不符問題比較突出。例如,部分單位存在車輛交叉使用的現象,本單位使用的車輛不在本單位賬面反映。還有部分單位的辦公桌椅、電風扇等小件大批量通用設備都已經上了固定資產帳,但由于年久失修、更換頻繁等原因,現在這些固定資產早已更換不在,卻沒有及時辦理資產報廢手續。
五、往來款存在的問題
(一)往來款項目多、數額大、掛賬時間長。通過檢查發現,大部分單位存在往來款長期掛賬現象,有的賬齡長達20多年,并且項目繁多、數額較大,現在有些債務方已破產倒閉,喪失了最佳的催收時機,形成大量的呆壞賬,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二)部分單位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不高,對往來款項核算不清。如對于同一核算主體多處掛賬,致使賬目不清。還有個別單位借用財政資金,財政賬上掛單位借款,而單位卻做收入未掛往來賬。部分會計人員責任心不強,對往來款沒有催繳或催繳不及時,導致往來款數額越來越大。有的單位多年未設置往來款明細賬,總賬、明細賬不符,導致單位的債權債務不清。
(三)部分單位在往來款中核算收入、支出。在往來款的核算過程中,部分單位將應上交財政收入及上級專項資金掛往來款并用于單位日常經費支出,這樣既違背了“收支兩條線”的相關管理規定,又造成單位收支不實,會計信息的失真。
六、幾點建議
(一)加強業務學習,提高綜合素質。各單位會計人員應加強對《會計法》、《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現金管理條例》、《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財務制度的學習,并與實際工作相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業務技術水平。
(二)完善財務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建議各單位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如制定支出管理制度、財務人員崗位職責、辦公費管理制度、接待制度、車輛管理制度等。二是財務人員必須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潔身自愛,不謀私利;堅持如實反映經濟情況,反對弄虛作假;堅持維護財務制度和財經紀律。如:對假發票和不合規單據應拒絕付款;對單位實現的收入應按規定繳庫,拒絕“坐支”等。從單位內部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約束機制,做到有章可循,并且嚴格按制度辦事,以堵塞漏洞,節約資金,防止經費支出中的“跑、冒、滴、漏”,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項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嚴格經費支出管理,杜絕揮霍浪費現象。一是建立嚴格的經費開支審批制度。每一筆開支都必須取得合法有效的票據,并附有關的明細內容,由經辦人員負責簽字、財務人員審核,領導審批后才能予以報銷。二是加強經費開支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統籌安排使用各項經費。
(四)強化責任意識,健全往來款管理。單位相關負責人對往來款的重視是做好往來款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各單位要堅持“誰經辦、誰催收、誰負責”的原則,做到人員、崗位、責任三落實,當事人要對往來資金的發生金額、事由和結算時間等的合法性、真實性做出承諾,并承擔相關責任。在會計人員調離換崗時,應向接手會計人員說明往來款項形成的原因及催收措施,確保往來款賬目清晰完整。
(五)健全資產管理制度,防止資產流失。一是建立健全國有資產從購置到管理、處置、報廢等一系列相關制度,把資產管理真正納入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二是各單位責任到人,對固定資產定期盤點、維護。三是嚴格執行政府采購制度,履行政府采購程序,按規定辦理政府采購事宜,對未按規定采購的票據,堅決不得報銷入賬。
(六)加強督促網絡財務軟件的使用。網絡版財務軟件從統一會計科目設置、會計賬簿到會計報表等方面對各單位記賬模式進行了規范,建議各行政事業單位在使用網絡財務軟件的過程中嚴格按軟件使用要求進行操作,遇到不明白的要及時反饋,相互溝通,確保發揮出軟件的正常作用。
作者:周文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