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有資產簡介
1.1 國有資產存在的形式
國有資產從表面來看不難理解,但是真正了解國有資產包含的內容,了解國有資產重要性的恐怕并不多。尤其是國有資產如何實現保值與增值,很多人更是知之甚少。能列舉出幾項具體措施的寥寥無幾。國有資產存在形勢多樣,以各種形勢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只是我們并不去關注。比如在農業問題中,為了鼓勵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國有資產就以補貼的形勢出現。在應對災難時,出現的抗災救災,需要的相關經費。除了來源于社會各界的善款。最根本的來自于國家的撥款。這也是國有資產存在的一種形勢。再比如貸款、固定資產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1.2 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簡介
首先了解國有資產的保值。國有資產的保值是增值的前提與基礎。如果保值無法實現,那增值就更無從談起了。保值從字面意義上講,是讓資產保持原有價值,不貶值不流失。可能有人會問,正常情況下當然會保值。但實際包含很多原理與問題。比如固定資產。如樓宇、廠房等。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就會出現損壞,需要維修。同時因使用年限的增加也會出現折舊費,從而出現貶值和資產的流失。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讓資產體現使用的價值,賺取價值,去彌補折舊相關的費用。這就是保值的道理。綜合的講就是要利用資產的使用價值創造新的價值,從而補償各種折舊相關的費用。乃至因為通貨膨脹造成的貨幣貶值,造成的國有資產流失和貶值。關鍵的平衡點就在于,國有資產通過種種運行方式,創造出的價值能夠抵得上資產流失。這就實現了資產的保值。
其次,國有資產增值問題。在實現國有資產保值的基礎上,應該爭取實現國有資產的增值。按照時間點為單位。某個時間點或者說固定長度的時間點的集合(固定時間長度)中如果在資產的估值中,后期的估值高于前期某個時間點的估值,也就實現了國有資產的增值。由于國有資產數量巨大,存在形式多樣化。所以在具體實現增值中要考慮時間長度、計算方法等多種因素。屬于相對增值。
2 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面臨的難題
國有資產難以實現保值增值的原因有多種。首先部分國有資產無代價無償還的轉變成非國有,這造成了資產流失,對國有資產保值的實現設置了障礙。另外國有資產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不能創造新的價值,甚至國有企業在經營中出現大規模的經濟虧損。這些都會造成國有資產損失與流失。但這些屬于綜合性原因。把原因具體話,很多因素造成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困難。這里舉例說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贅述。
首先監管缺位,不能發揮監督的作用。在國有企業中體現為公款挪用,制度不完善,經營混亂,卻無人管理。甚至出現了虧損都無人問津。審計功能滯后,不能發揮作用。其次,工作人員缺乏責任心,任意挪用公款。形成公款私用、占用。再次產權變更、改組、改制并購過程中的流失。主要表現在國有企業在改制過程中清產核資不徹底,或者進行清產核資時只將賬面資產作為清查值,使得有些賬外資產無法納入改制范圍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權力資源濫用某些企業領導擅自作價,干預產權轉讓價格,造成國有資產流失。與中介機構惡意串通,采取“高值低估”等手段侵吞國有資產。最后,資產估值的計算方法不精確,出現計算錯誤,資產流失卻盲目樂觀,資產實現了保值卻憂心忡忡。
3 國有資產保值與增值方法與建議
3.1 采用科學的計算公式
在對國有資產計算的時候,要使用科學的計算公式,正確體現國有資產情況關注容易出現誤算錯算的位置。具體操作中,在計算折舊問題中,把通貨膨脹因素考慮在內。采用官方提供的價格指數作為計算參數。合理的去預測價格變化趨勢由權威部門進行合審。
3.2 優化企業內部管理制度
完善企業內部管理,規范國有資產運行各個環節。不斷完善國有企業內部資產管理的基礎工作,建立健全包括清產核資,資產評估,產權界定,產權登記,產權轉讓,資產報告和監督考核在內的規章制度,嚴格按章辦事,規范資產管理行為,從源頭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要全面清產核資,摸實家底。做到管好收入,專款專用。建立和完善資金走向跟蹤、管理制度。在國有產權退出過程中,有關部門必須嚴格把關,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建立和完善對經營者的激勵與約束機制。推行和完善責權利相統一的獎懲制度。提高國有資產的經營管理水平。
3.3 宣傳、監管、法律手段多措并舉
從宣傳入手,以監管發力,用法律為保障。宣傳國有資產的重要,企業機關人員要嚴格自律,同時互相監督,監督職能部門發揮作用,嚴查嚴管。完善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
【參考文獻】
[1]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的探討[J].工業會計,1997(09)
[2]盛靖,劉貴祥.談國有資產的保值與增值問題[J].工業會計,1996(01)
[3]章元瑞.試論國有資產流失及其治理[J].教育儀器設備,1996(01)
[4]張海鵬.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芻議[J].中國農業會計,2010(04)
[5]韓雪輝.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流失及對策[J].遼寧經濟,2006(06)
[6]劉云平,畢麗華,晉文輝.關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沉思[J].時代論叢,1996(03)
[7]周曉蘇.國有資產流失的深層次原因探討及其對策[J].對外經貿財會,1996(12)
[8]董承會,魏停.保衛國有資產[J].新晉商,2011(03)
[9]康興華,王新曲.淺論國有資產流失的現狀、成因以及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05(22)
作者:張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