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加強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風險管理機制建設是防范銀行業風險的重要保障,適時將內部審計工作重心向推進現代審計轉型,要求在服務中實現有效監督,在服務中體現審計價值,在服務中實現審計轉型。
近幾年,臨海農商行內部審計工作始終圍繞總行戰略目標,以控制為主線、以治理為目標,發揮內部審計在強化銀行治理、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方面的作用,在幫助組織抵御金融危機,促進增加價值,保障目標實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建立治理機制,實現銀行風險抵御能力
加強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風險管理機制建設是防范銀行業風險的重要保障。為確保董事會各項決策全面貫徹和對業務活動進行更有效控制,我行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領導內部審計工作,由董事長任審計委員會主任并直接分管內審工作,加強了內審部門的獨立性。所設立審計部部門負責人由董事會聘任,向審計委員會、董事會報告業務工作,向經營管理層報告行政工作,逐步建立了一套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為進一步完善審計工作基本制度建設,制定《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內部審計操作規程》、《支行行長經濟責任審計管理辦法》等制度和操作規范,在行內公布內部審計規范權力運行流程示意圖,推進了各項業務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法制化,提高了銀行的核心競爭能力,提升了銀行的風險抵御能力。
二、更新理念思路,實現建設式、增值型內審目標
適時將內部審計工作重心向推進現代審計轉型,要求在服務中實現有效監督,在服務中體現審計價值,在服務中實現審計轉型,把工作的落腳點放在促進發展、促進管理、促進提高效益上。我行經多方調研,并結合現代管理審計、全面風險管理的需求,確立了“做到一個‘堅持’,實現兩個‘轉向’,推行三個‘專項’”的審計工作目標:即堅持以治理為目標,推進轉型升級;實現從事后審計為主,逐步轉向立體化審計監控和風險預防;從責任審計為主,轉向防止違規現象產生的體制、機制建設;推行管理專項審計、業務流程專項審計和內部控制專項審計評價。2010年計算機輔助審計、2011年風險管理和經營管理審計、2012年業務流程審計等項目實施,取得了顯著的管理實效,連續獲浙江省優秀內審項目表彰和各級管理部門的好評,較好地保障了建設式、增值型內部審計工作目標的實現。
三、創新實踐方法,實現內部審計實務轉型
一是審計計劃由任務式向治理式轉型。我行首先從審計計劃管理著手,摒棄原有的以上級要求任務為主的定則,實施“以風險為導向、以治理為目標”的審計計劃,將風險水平評價模型引入審計計劃制定過程,根據各項檢查和審計結果,結合責任貸款月報臺賬等信息,對風險管理與控制過程設定指標,就風險管理流程與控制系統的總體判斷意見向管理層和審計委員會報告,進行定性和定量判斷,根據分析水平設定審計項目。內部審計以風險戰略分析評估為導向,強調對經營風險的主動管理、積極管理;根據量化的分析水平排定審計項目,確定內審活動的優先次序及重點,達到審計資源的合理有效分配;針對關鍵環節和重要風險點進行重點審計,內部審計立足對內部控制系統的完整性、適用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以全行目標為起點和核心,更加有效的發揮建設性作用。
二是審計手段由傳統式向計算機轉型。以計算機審計為平臺,推動內部審計技術創新和信息化建設,適時將審計視野拓展轉向數據,激活現有的數據資源庫,全面推行計算機輔助審計。積極推動計算機輔助審計系統上線,包括風險監測平臺、審計信息管理、數據管理、模型配置等的十大功能模塊,有力支持利用計算機進行綜合性預審分析,篩選疑點,確定范圍,提升內部審計的效率和效果。實行月度業務經營風險數據非現場審計制度,做到對風險早發現、早處置、早預警,發揮信息技術在促進傳統審計向現代審計轉變中的積極作用,逐步實現審計對象的“全過程、全方位、全要素”的“事前”、“事中”、“事后”立體化審計監控和風險預防,促進了全行整體風險管理框架提升,推動了審計增值建設。
三是審計項目由模式化向價值化轉型。遵循以內部控制為主線、以治理為目標,打造審計精品項目,推進內部審計對組織的價值化建設。開展業務流程審計,結合全面風險控制的要求,推進內部審計從傳統的注重合規的符合式審計向關注影響業務目標實際的基于風險的業務流程審計轉變。流程審計通過組織專項審計組,對審計范圍內具體流程的運作現狀、執行情況、流程缺陷、流程存在的問題等各方面進行審計評估,促進業務流程改造,提升經營效率。以治理為目標,實施管理審計,對總行開展的管理活動情況開展專項審計,強化業務職能部門管理的再監督審計,加強對管理發現問題及隱患的合理、可行性建設并督促整改落實完善,促進總行履行管理職責能力提升,改善經營管理。實行月度跟蹤審計項目制度,拓展審計項目方法,立足管理熱點和難點,以月度跟蹤審為手段,推進向預防型、增值型的內部控制審計轉變,積極推進審計職能從單純的監督向監督與服務并重轉變,審計方式從事后監督逐步向立體化審計監控和風險預防轉變,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治理、風險和控制中的作用。
四、探索整改方式,實現審計成果運用多樣化
審計成果是內部審計履行職責過程中形成的工作結晶,其運用是實現內部審計宗旨的落腳點,利用效率的高低是體現和衡量審計工作價值大小的標準,如果審計成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充分的運用,再大的成果也將削弱作用。我行以整改為基,積極探索、拓展審計成果運用途徑及方法,提升運用,實現價值。通過建立審計整改責任制度、通報制度,督促被審單位措施有力、整改到位。探索建立員工審計檔案庫,將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整合運用,為員工使用、調任、選拔、考核提供參考,為鼓勵其自查自糾提供平臺,治理屢查屢犯現象,促進審計成本效益建設。創辦《審計內刊》,解讀發現問題內控制度相關條款、重視審計發現問題的處理、發布內部審計動態,充分利用審計成果,暢通被審計單位渠道,擴大審計檢查糾錯的覆蓋面,實現審計成果資源共享,使審計成果不斷得到轉化、運用。
作者單位:臨海農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