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如何對農產品聯銷超市財務進行科學管理
陸松錚
科學的財務管理方式對農產品超市的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幫助聯銷超市建立健全的資金制度,還能夠對超市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因此如何保證對超市財務進行科學的管理,是我們財務工作者必須要仔細思考的一個問題。本文以如何對農產品聯銷超市的財務管理為主要研究內容,對該問題提出了幾點切實可行的建議。
一、健全財務體系
(一)加強預算管理
實施“全面預算”,要將農產品聯銷超市的一切經營活動都納入預算管理范圍。具體的做法是在每年的年末對當年的財務預算執行情況作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礎上,超市總部會同有關部門和門店對下一年的聯銷超市目標進行研究,然后根據上報的業務預算和專門決策預算進行修正補充,編制財務預算初稿,最后由經理室通過后下達。超市財務預算是在預測和決策的基礎上,圍繞超市戰略目標,對超市的資金運動所作的具體安排。可見,以超市戰略目標為基礎進行財務預算管理,能夠使超市把眼前利益與長久利益進行有機地結合起來,保證超市的良性發展。所以,超市在制定財務預算方案之前必須要確定超市的實際情況,所制定的方案也一定要符合超市的發展目標。
(二)注重效益
超市的預算制定要以能夠切實地提高超市的經濟效益為工作的重心,對超市財務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精密的控制,以超市財務預算的三大關鍵要素,即對超市的經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要素、進出貨款中的關鍵要素與超市資金管理工作中的核心環節為抓手。在這三大要素中,第一個要素主要指的是超市的成本、效益。即營業額的增減引起的成本費用的變化,并最終導致超市整體經濟效益產生變化;第二個關鍵要素指的是超市的具體營業方案,即將進出貨款保持在怎么樣的比例才能最符合超市的實際情況;第三個要素指的是超市資金的安全與運作。也就是在預算中要注意保證超市資金的安全,只有這樣才能為超市產生大量的效益。
二、加強資金管理
加強資金管理是財務管理的中心環節。大型農產品聯銷超市具有貨幣資金流量大、閑置時間短、流量沉淀多的特點。因此,財務應根據這些特點,科學合理調度和運用資金,為聯銷超市創造效益。
(一)集中管理
加強資金集中的管理就是要保證在超市迅速而有效地控制超市全部的資金,并使這些資金被合理與最優地利用,從而使其能夠產生最大化的價值。得益于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各種功能強大的財務軟件紛紛涌現,這為超市進行資金的統一、科學地管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保證將超市的財政權力都集中到總部辦公室的手中,使其可以對超市資金的使用進行全方位的統籌與規劃,從而形成資金的規模優勢,促進超市不斷發展壯大。
(二)加強財務信息化建設
加強超市財務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設,利用現有條件積極對超市的財務管理進行信息化改造。實現財務管理現代化與信息化的結合,保證超市所有組成單位均使用同一系統來完成相關的財務數據提交與分析,利用該財務信息系統實現對超市財務的監督。與此同時,財務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也可以減低超市財務管理支出,提高超市的經濟效益。
三、加強人才建設
隨著超市財務工作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財務工作量也隨之加大,超市原有的財務人員基本上能完成的工作量,現在明顯有了一定困難。平時財務人員忙于應付日常事務的處理,致使業務水平原地踏步不前,很難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以便跟上財務工作發展的需要。因此一定要大力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與能力,真正地達到人盡其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超市財務工作的順利進行。
搞好財務工作,必須要有良好專業知識和一定的文化基礎。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要實行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教育,而且不能老是停留在以老帶新的做法上。現在知識更新換代很快,財務軟件不斷增多,要求越來越高,如果不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教育,思想觀念就會跟不上,就不會有新的創新和發展。在使用財務干部上,不能只知“工作”而忽視了“培訓”,重視用才而忽視育才。高素質的財務人才,來源于嚴格高質量的培訓教育。每年定期組織一到兩次專業知識培訓,通過系統的培訓豐富財務人員專業知識,提高財務人員的理論素質,統一賬務處理程序和方法,規范財務管理和監督制度。另一方面,也應該積極支持財務人員參加地方財務培訓,鼓勵他們參加財務專業資格考試,開闊財務人員的視野,拓寬財務人員的知識面,更新優化財務人員的知識結構。
四、采用“農超對接”的方式
實施生鮮自營的“農超對接”模式。“農超對接”模式的實施,可以使超市從流通采購成本以及對生鮮農產品的質量監控方面,農戶從運輸難及風險方面,消費者從安全和價格方面都實現了改善優化,也為整個供應鏈上節點之間的協調提供了很好的基礎。聯眾超市自建生鮮蔬菜基地和豬肉生產基地,這種經營方式一方面縮短了生鮮農產品流通的環節和流通時間,減少了產品損耗和流通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得產品的質量從源頭上得到了保障,使得居民購買生鮮食品時擔憂的生鮮食品安全問題得到了解決,增加了顧客的忠誠度。
五、加強庫存管理
各連鎖店貨品由總部統一配送。當地連鎖店可對當地適銷對路的新品進行申報采購、銷售,但需通過總部的核準,以利于總部對新品的考查,統一采購,降低成本(此項產品對總部貢獻利潤較大的,總部將考慮給予一定金額的獎勵,對于各連鎖店之間的串貨調劑,供貨方可以提取5%的物品儲藏管理費,對于購物卡的異地取貨可參照此制度。
隨著業務系統功能的不斷完善,供應商借助網上業務窗口能夠了解供應商品的銷售、庫存狀況,能夠參與對單品的經營和分析。這樣,超市在減少人力成本的同時,庫存管理狀況將大大改善。比如供應商協助“當前庫存數量”的控制,查看個別單品的庫存情況,如果發現庫存過多,那么雙方可以協商采取措施盡快的清理庫存,為新產品和其他產品提供貨架空間和庫存空間。
同時,各連鎖店的庫房貨架必須清潔整齊,物品合理擺放,針對易耗品進行重點管理,總部每月將不定期進行抽檢庫房,貨品數額及銷售賬目,對于貨賬不符的,總部將認真核查找原因;對于物品丟失的,一律由連鎖店銷售人員予以全額賠償。自營連鎖店對銷售情況、庫存情況,對總部進行日申報或周申報制度,以便于總部及時掌握各店銷售情況,對貨品進行增量或調配,各店實行兩本賬(一本銷售賬,一本出入庫登記賬)。
六、總結
總之,農產品連鎖超市只有在制度建設、資金管理、人才建設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建設,才有可能實現對財務的科學管理,并進而保證超市的財政健康,為超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