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上市公司財務管理問題的探討
章土根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越來越多的公司將逐步上市。加強財務管理,提高公司管理的規范化程度也成為上市公司提高自身整體素質、促進公司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浙江省建設投資集團(以下簡稱浙建集團)為例,對擬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問題進行探討。
浙建集團是一家具有六十多年歷史的國有企業。2009年7月,集團引入戰略投資者,完成國有絕對控股的整體改制,實現了產權多元化。集團完成整體改制以后,開始啟動上市籌備,開展以整體上市為目標,提升企業管理的一系列工作。財務工作緊緊圍繞集團上市目標,開展以規范財務管理為重點,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為目的的各項工作。
一、實施財務盡職調查,找準存在的差距
財務盡職調查是對企業財務管理的一種“體檢”,通過查找存在的差距,努力使財務管理符合公司上市的要求。集團財務在2010年用半年時間,配合中介機構開展了以規范財務管理為要求的盡職調查。采取邊調查、邊分析、邊整改的方法查找薄弱環節。
1.對全集團涉及的數千個工程項目近兩年的營業收入和成本結轉情況作了摸底調查,對所有施工項目所發生的各項成本費用進行了分類統計,為統一所屬建筑施工企業的收入確認政策提供依據材料。
2.對應收款情況摸底、整理,按年限、金額、分布狀況進行分類統計和分析,為統一確定壞賬準備計提比例打基礎。
3.對集團資產結構狀況調查分析,為優化資產結構、控制資產負債率查找可采取的措施。
4.對集團盈利能力進行分析,預測未來幾年主營業務盈利情況,以提高凈利潤率為主要目標,尋找降低成本的潛力和措施。
5.對財務風險管控體系的調查,重點對資金風險、稅務風險、債權債務風險和匯率風險進行排查,切實提高財務風險管控體系的完善及有效性。
同時,財務還配合開展優化調整股權結構、生產經營組織結構等方面的工作,通過盡職調查,找準差距,為改善財務管理明確努力方向,以此來推動集團整體上市的工作進程。
二、加強制度建設,規范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
建立健全內控制度是對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是企業管理規范化的基礎。財務管理制度是企業內控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財務管理制度,促進財務行為規范有序,是集團財務階段性重要工作,具體分為全面梳理、修訂完善、組織實施三個環節。
1.全面梳理財務管理制度。浙建集團是一家國有老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相對較為完整,這些制度是在不同歷史階段為適應當時企業管理的需要而制定的,并發揮了不小的作用。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公司上市對財務制度建設有了更新的要求,集團對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對原有二十多項財務制度進行分類梳理,結合集團實際劃分為資金管理、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財務報告、會計政策以及其它專項制度等,查找需要修改完善和填充的內容,完成制度建設的第一步工作。
2.修訂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在全面梳理的基礎上,集團財務組織力量對原有部分制度進行了修訂。同時,填充了新制訂的制度,這些修訂或制訂的財務制度,經過集團董事會認真討論審議后印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作為企業管控的核心制度將更加完善。
一是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全面修訂《集團主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浙建集團是一家涉及到多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且業務分布在境內、境外,會計政策需要覆蓋到所屬不同類型的企業和不同性質的業務。集團財務會同中介機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充分聽取集團成員單位的意見,對會計政策作了較大調整。以兼顧成員單位不同的業務需要,統一了全集團的收入確認政策;依據企業會計準則謹慎性原則,統一壞賬準備計提比例;根據行業特點,統一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和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統一了存貨的核算方法;規定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及殘值率;根據建筑行業保證金較多的現狀,統一各類保證金核算方法。
二是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企業實施內部控制、防范風險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集團著手對原有的《全面預算管理辦法》進行修改,同時,補充制訂了《全面預算考核辦法》。在修訂完善制度過程中重點突出考核的內容,強化預算的執行力度,得到浙江省國資委的充分肯定。
三是從加強財務管控的需要出發,出臺《集團重大財務事項報告制度實施辦法》,明確報批事項和報備事項,為集中財務管控,防范財務風險奠定基礎,加強了集團對子公司的管控力度。
四是制訂《應收應付款管理辦法》以及《應收款考核辦法》。由于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建筑行業被拖欠應收款較為嚴重,針對這一現狀,出臺應收款管理及考核辦法,著重從企業內部管理入手,加強對應收款管理及催討力度。
五是從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出發,制訂《集團財務報告管理制度》。
3.組織實施財務管理制度。制度建設的關鍵在于落到實處,集團重點抓好財務管理制度的貫徹實施。首先做好制度的宣傳,根據不同層次舉辦業務培訓,讓全體財會人員熟悉集團統一制訂的財務管理制度內容,在思想認識上達成一致。其次做好監督檢查,集團要求各企業財務工作的各個環節必須嚴格執行集團統一制定的財務管理制度,并制訂實施辦法,落實到位。目前,集團所有企業全部執行內部統一的財務制度、會計政策和核算辦法。隨著財務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具體實施,實現了財務管理行為更加規范、會計基礎工作更加扎實、會計信息質量明顯提高。兩年來,集團母子公司的年報審計報告,全部消除了保留意見事項。按照內控制度基本規范的要求,構建了一個以規范財務行為為核心、與上市監管要求相匹配的財務管理制度體系。
三、強化財務管理,為公司上市打好扎實基礎
集團以強化財務管理為抓手,立足上市抓重點、整改提高抓落實,突出財務管理在上市工作中的地位,圍繞“四個提高”,做好“四大工作”,為公司上市打好扎實的基礎。
1.以提高盈利能力為目標,加強成本管控。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是集團轉型升級、推動上市的迫切需要,財務管理著重在成本管理上做文章,重點抓好三個環節。
一是以全面預算為抓手,加強成本的事前控制。全面預算管理的廣度和深度,是企業管理成熟程度的標志,也是確保集團加強成本控制,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集團在全面預算的編制中突出成本預算的作用,將成本預算進行編制,堅持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細化到分公司、項目部,覆蓋到所有單位的全面預算體系內,成本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基層單位,以此作為年度成本控制目標。同時,抓好成本預算的執行與考核,由財務部門對成本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把關,對成本增長超常的企業及時作出分析說明,年度終了進行考核,充分發揮全面預算在成本管理中的事前控制作用。
二是加強項目成本管控,提高項目盈利能力。建筑施工是集團的主業,其業務量占集團總業務量的75%左右。通過項目成本管理,提高主業的盈利能力,對有效穩定提高集團盈利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集團建立以“一個中心、二層建設、三個集中、四控四管”為核心的項目管理框架體系。一個中心是以成本管理為中心;二層建設是項目管理層和勞務作業層的建設;三個集中是材料、資金和信息的集中;四個控制是質量、安全、進度、成本的控制;四個管理是合同管理、采購管理、資金管理和現場管理。在該框架體系的基礎上,財務部門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與工程部門、材料部門、預決算部門的配合,進一步健全工程成本預測,提出降低成本途徑和措施。
三是與上市公司財務指標分析對比,加強三項費用的管理。經營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綜合反映公司在經營與管理過程中發生的成本。集團與上市公司三項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進行比較分析,查找與優秀企業的差距,結合集團實際重點加強對管理費用的管控。從控制管理費用為重點,統一分公司管理費用核算口徑,制定了《集團公司會務和接待管理辦法》,提出年度增收節支措施。同時,通過編制年度費用預算,嚴格控制預算外費用的支出。
2.以提高資產質量為重點,狠抓應收款管理。提高資產運行質量,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工作。集團在培育上市過程中,結合公司實際情況,把應收款管理及催討作為重點工作內容。做到責任落實,集團一位領導分管,財務部門與監事會辦公室配合開展工作,分階段性召開由子公司總會計師、財務部經理參加的應收款項清理專題會議,定期布置檢查。設立工作臺賬,按應收款項發生的年限、金額,分布狀況進行分類統計,建立賬齡分析制度。健全組織機構,各子公司成立由財務人員為主參加的應收款催討清理工作小組,開展具體工作。建立考核制度,以應收款占營業收入比例為主指標、消除三年以上應收款為硬指標的考核體系,納入領導人員薪酬考核內容。2012年初,集團又提出堅持“三管齊下”,做到“三個確保”的工作目標,把應收款催討納入其中,進一步加大了對應收款的管理力度。在應收款項清理工作的同時,集團還開展了內部各子公司之間應收、應付款的專項清理。由于領導重視,措施得到落實,應收款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效果。
3.以提高管控能力為訴求,建立信息平臺。浙建集團下屬子企業近百家,近幾年,隨著市場經營業務的拓展,全國各地的區域性公司不斷增加,而且在香港、日本、新加坡和阿爾及利亞等境外設立了子公司或分公司,具有經營業務點多、面廣的特點。集團在培育上市過程中,充分認識到要提高管控能力,信息化建設是重要支撐,明確了財務信息化在集團整個信息化建設中先走一步,財務工作由過去的會計電算化向財務信息化提升。集團成立了由主要子公司財務負責人參加的財務信息化項目工作小組,通過比較選擇了用友財務系統,由用友軟件公司幫助具體實施,全面開展了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具體工作,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財務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4.以提高業務素質為要求,加強財會隊伍建設。在培育上市過程中,集團高度重視財會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以打造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管理能力強的高素質財會隊伍,適應公司上市的需要。具體做法:提出目標要求,財會人員要有創新理念,要熟悉上市公司的游戲規則,熟悉相關政策、法規,在會計核算、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等方面符合公司上市要求。組織培訓學習,通過內培與外培相結合形式,學習集團統一制定的規章制度,組織業務骨干參加國家會計學院培訓學習,拓寬財會人員的工作視野,參加集團組織的“每月一課”培訓活動,提高財務人員的管理能力。鼓勵自學提高,要求財會人員自學新的會計政策和制度,鼓勵參加學歷教育,提高學歷層次,凡參加全國考試取得注冊會計師資格的人員,給予物質獎勵,調動自學積極性。同時,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結合企業文化建設,培養財會人員的工作責任心。通過多管齊下,財會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
四、實踐中的啟示
公司上市作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目標,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實踐和探索,筆者認為,財務工作在企業培育上市過程中,要緊緊圍繞工作目標著力改善財務管理。領導重視是關鍵,要確立財務管理在上市工作中的地位,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查找差距是切入點,對照上市要求,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進行“體檢”,為改善財務管理指明努力方向;完善財務制度是基礎,通過梳理、修訂和組織實施,促進財務行為規范有序;強化財務管理是抓手,結合實際抓重點、抓落實,全面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為公司上市打好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