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關鍵詞:
無論是經濟發展理論還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都證明資本是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和持續推動力。資本無疑是企業之本,我國國有企業問題根本上是資本結構缺陷問題,僵化、不合理的資本結構束縛著國企的發展。目前,我國國企改革已進入關鍵時期,改革必須從企業資本結構改革入手,通過對資本結構的重新整合優化構造新的資本結構,建立新的現代企業制度。這樣才能使處于經濟體制轉軌階段的國有企業,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增強國際競爭力,實現國有企業改革的歷史性突破。
一、我國國有企業資本結構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有企業高負債的現象也日益突出,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是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障礙。我國國有企業資本結構的現狀是:
(一)國有企業自有資本比率較低
據統計,我國國有企業自有流動資金約占全部流動資金7-8%,固定資產中的自有資金約占18%,這主要源于我國傳統經濟體制下資本金制度殘缺,未建立企業自我積累機制。
(二)國有企業資本結構單一
我國經濟主體中的主要部分都是獨資國有企業,企業的產權歸根到底完全屬于國家,已無所謂產權結構,國民經濟結構中國有經濟產權成分過重,產權流動性差,難以實現產權重組和資產保值增值,導致經濟活力不足。
(三)國有企業內部資金籌集比率低
長期以來我國國有企業一直未建立有效的資本充實機制,國家財政由生產性財政向公益性財政轉變,已無力向企業追加投資和補充資本金,而自我積累能力和動機較弱,使我國國有企業內部資金籌集比率低,企業自我積累擴張能務嚴重不足。
(四)國有企業外部資金依存度高
我國國有企業自有資本不足,經營過度信賴外部資金,形成了企業過度負債,且呈逐年遞增的態勢,主要特點表現為銀行借款所占比例過高、單純追求發展速度,擴張負債經營效益,國有企業短債長用、舉債不還、相互拖欠,形成大量的逾期貸款,償債能務弱,負債沉淀現象嚴重。
二、優化國有企業資本結構思路與方法
針對我國國有企業資本結構的特征和形成基礎,優化我國國企資本結構應該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政策性與技術性相結合、存量調整與增量注入相結合。采取步步為營的戰略思想,有的放矢的逐步對我國國有企業資本結構進行優化,主要思路與方法是:
(一)優化投融資體制創新,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
1、明晰投資主體,建立多元化投資主體體系。
在明確國有企業投資主體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國有企業資本主體的多元化。投資主體多元化可以表現民間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進入本來由國有經濟獨占的投資領域,可以表現為私人投資者的進入,投資基金的進入,或者表現為非國有企業的持股。民間資本的進入,企業就有了新的增量資金,企業將在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相結合的基礎上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2、改革籌融資方式,實現籌融資方式多樣化。
在以國家產業政策為基礎的前提下,事關國計民生及經濟發展全局的基礎性行業主要由政府集中資金進行投資建設,適當引入社會資金、企業資金以及外資參與。競爭性行業以企業自身為主要投資主體,通過資本市場籌集所需資金,政府對支柱產業的重點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有選擇地加以支持和參與投資。而公益性項目主要由各級政府運用財政資金安排投資。
3、建立投資風險約束機制。
建立投資風險約束機制為資本市場創建良好的投資環境。首先是建立法人投資制,明確責任主體,其次是建立投資決策責任制,“誰投資、誰所有;所決策,誰負責”,把責權利有效結合起來,達到約束投資風險的目的。
(二)優化國有企業資本結構的金融制度創新,加快我國現有金融體制和融資制度改革。
1、大力發展證券市場,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目前我國證券市場雖然有了較大的發展,但仍然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還需進一步完善:一是要逐步規范上市審批程序,保證上市公司的高質量。二是增加多樣化的證券交易品種,增強交易活力。三是逐步建立企業退出機制。四是發展證券投資中介機構。通過證券投資環境的不斷好轉,企業融資將更為安全、高效。
2、實施債務重組,采用核消銀行死帳,加速折舊等方法分流國有企業現有債務。
國有企業已有債務的累積既有現實原因,也是歷史積累和社會積累的結果,要積極對國有企業承擔的過高的稅率、利率進行適當調整,對過低的企業折舊率應予以提高,以增強企業內源融資能力。
3、通過改革金融投資方式,擴大消費信貸和直接投資分流居民儲蓄,增加國有企業資本金來源。
通過居民儲蓄消費分流,間接形成國有企業資本生成源,通過居民儲蓄向居民投資分流,直接形成國有企業資本生成源,通過居民貨幣性儲蓄向資本性儲蓄分流,引導居民儲蓄向國有企業資本生成轉化。
4、深化銀行體制改革,建立銀行與企業新關系。
要積極推動國有銀行商業化,大力培育市場化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打破銀行壟斷信用的格局,實現信用形式多元化,從而促進企業轉機建制,重新構建新的銀行與企業關系,形成以資金交易為核心、共同發展的新局面。
(三)優化國有企業資本結構的企業制度創新。
1、創新企業產權制度,發展產權交易市場。
創新企業產權制度,就是建立現代企業產權制度,確立企業法人產權,實行法人財產制,建立產權的可讓渡性,真正實現產權的重組和結構調整,實現風險的有效規避和資源的優化配置。
2、創新企業組織制度,實施產權結構調整。
要對國有企業企業實行多樣化的組織制度,對經濟效益良好,償債能力強的企業,國家可采取獨資或控股的組織形勢。對過度負債,經濟效益尚可或經濟效益較為低下的企業應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分別國家控股和參股的方式。對經營虧損,負債已大于資產的企業可按照《破產法》實施破產程序,清理債權債務,注銷法人。
(四)加快社會配套改革,盡快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為國有企業資本結構優化提供社會保障。
要加快失業、養老、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盡快形成以失業、養老、醫療保險為重點,社會救濟、社會保障、社會互助、優撫安置、個人儲蓄積累保險相結合的多層次社會保障制度。同時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政府投資主導型向社會投資主導型的轉變,為國有企業資本結構改革提供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