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并購包括兼并和收購,從企業角度講,是一種低成本、有效率的擴張方式;從社會角度而言,企業間的并購也是對社會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的重要途徑。但企業并購作為一項重要的資本經營活動,它產生的動機來源于追求資本最大增值和減少競爭的壓力。不論企業出于何種目的進行并購活動,成本的優勢及其帶來的一系列收益不可否認。因此本文從成本優勢的角度,對企業并購動因進行分析。
關鍵詞:企業并購 交易成本 代理成本 價值低估理論 曲線效應
企業并購的形式有三類,橫向并購、縱向并購和混合并購。橫向并購有利于降低競爭成本,形成規模經濟;縱向并購可以加速生產流程,節約運輸、倉儲等費用,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協同效益;而混合并購能有效降低進入新行業的障礙,獲得競爭優勢。這些正是全球范圍內企業并購興盛的重要原因。
一、企業總成本最小與規模經濟理論
古典經濟學和產業組織理論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規模經濟給予解釋。企業的規模經濟是由生產規模經濟和管理規模經濟兩個層次組成的,生產規模經濟主要包括:企業通過并購對生產資本進行補充和調整,減少企業發展的籌資風險和成本,縮短投入時間而提高了效率,達到規模經濟的要求;在保持整體產品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在各子公司實行專業化生產,從而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在更大的范圍內變得暢通起來,不但生產成本降低,交易的費用也下降了,如果并購前兩個企業是互補型的,則并購后兩者更是達到了“優勢互補”的雙贏局面。管理規模經濟主要表現在:由于管理費用可以在更大范圍內分攤,使單位產品的管理費用大大減少,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致力于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從而提高資產使用效率,降低企業研發成本。
二、交易成本降低與交易成本理論
在適當的交易條件下,市場為企業所替代,企業的組織成本有可能低于在市場上進行同樣交易的成本。當然,企業規模擴大,組織費用將增加,考慮并購規模的邊界條件是企業邊際組織費用增加額等于企業邊際交易費用的減少額。在資產專用性情況下,需要某種中間產品投入的企業傾向于對生產中間產品的企業實施并購,使作為交易對象的企業可以轉入企業內部。在決策與職能分離時,多部門組織管理不相關經濟活動,其管理成本低于這些不相關經濟活動通過市場交易的成本,因此,把多部門的組織者看作一個內部化的資本市場,在管理協調取代市場協調后,資本市場得以內在化,通過統一的戰略決策,使得不同來源的資本能夠集中起來投向高盈利部門,從而大大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科學分析這一效果方面,現代財務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以及相關信息處理技術促進了企業并購財務理論的發展,也為量化并購對各種經濟要素的影響,實施一系列盈虧財務分析,評估企業并購方案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三、低成本收購與價值低估理論
企業并購的發生主要是因為目標公司的價值被低估。低估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經濟管理能力并未發揮應有的潛力;并購方有外部市場所沒有的有關目標公司真實價值的內部信息,認為并購會得到收益;由于通貨膨脹等原因造成目標企業資產的市場價值與重置成本之間存在的差異,如果當時目標企業的股票市場價格小于該企業全部重置成本,并購的可能性大。價值低估理論預言,在技術變化快、市場銷售條件及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企業的并購活動頻繁?!?br />
五、經驗成本曲線效應
經驗包括企業在技術、市場、專利、產品、管理和企業文化等方面的特長。企業通過并購,就可以獲得目標企業的這些經驗及各種資產,進而極大地降低了生產和經營過程中的成本。而這些都是投資新建方式所不具備的。企業采用投資新建,為了獲得經驗并與原有企業保持均衡成本,必須承擔由于價格低于成本或接近成本而引起的巨額投資虧損。由于經驗無法復制,通過并購可以分享目標企業的經驗,減少企業為積累經驗所付出的學習成本,節約企業發展費用。因為在一些對勞動力素質要求較高的企業,經驗往往是一種有效的進入壁壘。
六、減少稅收開支與協同效應
并購會給企業在財務方面帶來效益,這種效益的取得是由于稅法、會計處理慣例及證券交易內在規定的作用而產生的貨幣效益,主要有稅收效應,即通過并購可以實現合理避稅,股價預期效應,即并購使股票市場企業股票評價發生改變從而影響股票價格,并購方企業可以選擇市盈率和價格收益比較低,但是有較高每股收益的企業作為并購目標。稅法中,不同類型的收益所征收的稅率是不同的。比如,股息收入和利息收入、營業收益和資本收益的稅率就有很大區別,因此企業可以利用并購來合理避稅。在稅法中規定了虧損遞延的條款,擁有較大盈利的企業往往考慮把那些擁有相當數量累積虧損的企業作為并購對象,納稅收益作為企業現金流入的增加可以增加企業的價值。企業現金流量的盈余使用方式有:增發股利、證券投資、回購股票、收購其他企業。如發放紅利,股東將為此支付較企業證券市場并購所支付的證券交易稅更高的所得稅;有價證券收益率不高;回購股票易提高股票行市,加大成本。而用多余資金收購企業對企業和股東都將產生一定的納稅收益。在換股收購中,收購公司既未收到現金也未收到資本收益,因而這一過程是免稅的。企業通過資產流動和轉移使資產所有者實現追加投資和資產多樣化目的,并購方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換取目標企業的股票,這些債券在一段時間后再轉換成股票。這樣發行債券的利息可先從收入中扣除,再以扣除后的盈余計算所得稅,另一方面企業可以保留這些債券的資本收益直至其轉換為股票為止,資本收益的延期償付可使企業少付資本收益稅?!?br />
七、低成本籌資
并購一家掌握有大量資金盈余但股票市價偏低的企業,可以同時獲得其資金以彌補自身資金不足?;I資是迅速成長企業共同面臨的一個難題,設法與一個資金充足的企業聯合是一種有效的解決辦法,由于資產的重置成本通常高于其市價,在并購中企業熱衷于并購其他企業而不是重置資產。有效市場條件下,反映企業經濟價值的是以企業盈利能力為基礎的市場價值而非賬面價值,被兼并方企業資產的賣出價值往往出價較低,兼并后企業管理效率提高,職能部門改組降低有關費用,這些都是并購籌資的有利條件。當前許多國有企業實施的技術改造急需大量發展資金投入,因此采取產權流動形式使企業資產在不同方式下重新組合,盤活存量以減少投入,迅速形成新的生產力。Z
參考文獻:
1.趙倩.企業并購失敗原因嘆息[J].經營管理者,2009,(6).
2.孫紅梅.企業并購的成本分析[J].廣西社會科學,2006,(8).
3.郝曉彤.并購成本對企業并購決策的作用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6.
4.徐莉.企業并購的成本效應分析[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
5.陸森林.企業并購應注意的問題和重要形式[J].現代企業,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