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校園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電子商務,是當今迅速發展的電子商務在校園中的具體體現。文章論述了校園電子商務的概念和各領域的運行模式,以及發展的必要性。對校園電子商務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相應問題提出了對策分析。
發展產生的新生事物,它在我國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關注。全球信息化浪潮正迅猛推進,校園電子商務具有較大的市場發展潛力,本文分析了開展校園電子商務的必要性,研究了校園電子商務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其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通過實施這些對策,校園電子商務將獲得新的市場機遇和發展空間。
引言
在全球化信息化發展的今天,電子商務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學校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以其網絡建設良好、信息化程度高和行為主體集中、消費觀念先進的獨特優勢,開展了校園電子商務。我國校園電子商務的建設仍處在起步階段,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國還沒有較為實際的校園電子商務構筑平臺,更缺乏成熟的校園電子商務軟件。所以如何抓住全球信息化時代所帶來的機遇,根據校園自身的特點,在校園建立校園電子商務系統,構筑校園電子商務平臺,以適應校園現代化管理的需要。
1 校園電子商務及主要運行模式
所謂校園電子商務, 簡單地說, 就是在校師生利用校園網絡來購買產品、服務和信息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 校園電子商務意味著通過校園網絡上的“商店” 所從事的在線產品和勞務的買賣活動。校園電子商務就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校園范圍進行商務活動的統稱。校園電子商務主要是以校園網為依托服務于廣大師生員工,并由學生自主經營。這種校園內部小范圍的電子商務具有成本低、覆蓋廣、可信度高、操作性強的特點。其設想運行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1 與后勤部門合作提供校園服務。校園各后勤服務部門的密切配合是電子商務體系中的物資提供和配送的保障。通過校園后勤服務部門的物流渠道,校園電子商務可以突破傳統的銷售模式,開展代購物品及送貨上門等業務,使師生們真正做到足不出戶便能買到理想物品的信息化便捷服務。這樣后勤服務的范圍就借助電子商務而被拓寬了,同時也可以保證大量學生的日常消費留在校園中。
1.2 網上超市。一般的院校都會有幾個固定合作的小超市,但不一定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所以后勤服務可以與一些商家建立合作關系,比如出售生活用品。后勤服務可與商家共同進行市場調查之后,最終確定一批在校園中高購買率的商品,從而作為網上超市的主要營業商品。成功后可將商品范圍擴大,將商品種類慢慢充實,最終做到學生需要的我們應有盡有。
1.3 網上二手交易市場。許多大學生特別是畢業生手中都有一些半新不舊的商品,從CD、電腦、游戲軟件到各類課程的參考書籍,課本等。如果單純的將這些物品處理掉的話是十分浪費的(如課本,最后只能以五毛錢一斤的價格賣出),如果推行校園電子商務網上二手市場的話,就可以借助二手市場作為學生信息交流,相互交換和買賣商品,將對未畢業學生有用的資料以優惠的價格得以循環利用,既不造成浪費,也將跳蚤市場以更方便的形式繼續運轉。
2 高等院校開展校園電子商務的意義
校園電子商務以它獨特的風格贏得了師生好評,吸引了許多學生的參與,不僅促進了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同時對高校的教學、行政、后勤等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并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2.1 為培養電子商務人才提供實習基地。電子商務的應用和發展是推進我國國家信息化的重要內容。信息產業部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從工業經濟轉向信息經濟和知識經濟的決定性措施。要發展電子商務,首先要有電子商務的專門人才。高校肩負著為國家培養技術人才的重任,在校園開展電子商務,可以為學生提供電子商務的實踐環境,為電子商務理論教學提供了實習基地,為培養電子商務合格人才創造了條件,為新世紀電子商務的全面開展打下基礎。
2.2 為培養創業型人才提供發展空間。培養學生創業的精神和能力,就是把未來的求職者變為職業崗位的創造者。校園電子商務為推動創業大造輿論,激發學生的創業動機,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并且為學生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平臺。
2.3 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供訓練場所。21世紀高校大學生培養的主要目標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具備市場核心競爭力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學生在校園電子商務這第二課堂上,能充分利用所學知識,與其他同學一起“學中干、干中學”,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創新管理能力等。
2.4 為大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有不少大學生想勤工儉學,但畢竟學校能提供的渠道有限,因此尋找有意義的勤工儉學是很多大學生考慮的問題。而校園電子商務則拓寬勤工儉學的途徑,為部分學生提供了一個勤工助學的機會。無錫科
技職業學院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隨著網購的興起,學生在網上購買物品越來越頻繁,各快遞公司往學校送貨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于是學校后勤部服務中心積極與快遞公司合作,開辟服務窗口,找部分學生以中間人的角色接受快件,分發快遞,既給學生提供了勤工儉學的機會,也讓學生親身體驗整個物流派送的過程,同時自我發展電子商務的相關活動,不斷開拓眼界和培養相關的能力,著實一舉多得。
2.5 為推進高校后勤改革提供發展機遇。我國各高校都在進行后勤社會化改革。改革的目的是為適應高等教育迅速發展的需求,將高校后勤這一塊獨立出來,減輕高校辦學負擔,提高后勤服務質量。校園電子商務的最終目標與校園后勤服務部門是完全一致的,兩者的結合將會為校園后勤服務錦上添花。學校后勤部門可以通過校園網為學生提供飲食、購物、物流、維修等服務,從而全方位地為師生員工提供優質服務。
3 高等學校校園電子商務運作中存在主要問題和對策
3.1 網絡建設及應用。部分高職院校開展校園電子商務的初衷主要是設立教學平臺,讓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較好的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更好的來上好電子商務這門課程。其并非以盈利為目的,但是沒有盈利,也就缺乏讓校園電子商務繼續運作的資金,最終會以失敗而告終所以許多學校建立校園電子商務初期缺乏整體規劃,網絡建設缺乏必要的網絡建設監督人員,建網時不做遠景考慮,不考慮網絡技術發展方向,只重眼前,在設備選型上貪圖便宜,導致后期無法拓展,引起學校重復投資或錯誤投資。因此在建設校園電子商務前應進行充分調查和研究分析工作,進行校園電子商務應用需求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制定校園電子商務長期發展規劃的建設目標,保證建設方案的先進性、拓展性、可行性和經濟性。
3.2 消費習慣和信用。雖說和社會其他群體相比,大學生最愿意接受新鮮事物。但即便如此,大學生網上購物的習慣依然單薄,當需要買教學資料或者零食的時候還是習慣去就近的書店或者超市。這就要求校園電子商務網的經營者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加強網站在學生中的影響力。另外信用問題也是廣大師生最關心的問題,淘寶網總裁馬云曾說“中國電子商務存在信用、支付、物流3 大瓶頸。”信用問題不容忽視。其實大多數人表示在網上購物時最關心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因為在現階段國內信用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學校如何建立電子商務安全支付系統,打造信譽度,加大宣傳力度可以說是一個電子商務平臺發展的關鍵。調查統計數字表明,大學生上網進行網上購物的原因中出于節約費用目的的占27.3% , 60.7%的同學所能接受的網上購物交易費用在商品價格的2.5%左右。這說明在校大學生消費的承受能力相對較弱,對網上購物的價格較為敏感。因此,電子商務企業必須采取相應的價格策略,以吸引大學生消費者。商家的聲譽是建立在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上的,所以商家始終要注重產品和服務質量,努力提高自身的信譽度,增加消費者網上購物的滿意度。
3.3 安全問題。校園電子商務安全內容從整體上可分為兩大部分:校園網絡安全和校園支付交易安全。校園網絡安全內容主要包括:計算機網絡設備安全、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數據庫安全等。校園支付交易安全的內容涉及傳統校園商務活動在校園網應用時所產生的各種安全問題,如網上交易信息、網上支付以及配送服務等。網絡安全與交易安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密不可分且相輔相成的,網絡安全是基礎,是交易安全的保障。
保障校園網絡安全的主要措施有:利用防火墻技術來實現校園局域網的安全性,以解決訪問控制問題;加強病毒防治是保障校園網絡安全的重要環節;利用VPN技術建立校園一卡通工程,有效保證網絡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且易于維護和改進。
保障支付交易安全的具體方案有:加強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培養校園電子商務參與者們的信息文化知識與素養、增強高校師生的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采用一卡通或校園電子帳戶作為網上支付的載體而不需要與銀行等金融系統互聯,由學校結算中心專門處理與金融機構的業務,大大提高校園網上支付的安全性;建立統一身份認證系統,為校園電子商務系統提供安全認證的功能;在校園內建立一個物流配送團隊就可以準確及時的完成配送服務。
4 結束語 在中國,高校大學生既是最大消費群體,也是最大的上網群體,更是新思想接受最快、資訊傳播最快的群體,他們正成為各類商家爭奪的對象。開展校園電子商務是推進校園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國校園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目前已有許多高校開展了校園電子商務,它極大的方便了校園內師生員工的工作、學習、生活。雖然校園
電子商務目前仍存在一些問題,但隨著我國數字校園建設的不斷完善,在不久的未來校園電子商務將以強勁的勢頭在各大高校內迅速崛起。若能根據學生的消費特點采取科學的市場營銷策略,校園電子商務這一巨大的潛在市場一定會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周克,寧曉利.淺析校園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J].大眾商務,2009(6).
[2]吳竿芋,王禹琪.校園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江蘇商論,2005(10):55-57.
[3]黃立新,黃偉堅.校園電子商務探討[J].桂林電子工業學院學報, 2001,21(2):70-72.
[4]黃立新,袁翔珠.開展校園電子商務的對策[J].經濟論壇,2005(10):138-140.
[5]杜江萍.校園電子商務模式探析[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5(3):6-10.
[6]張紅霞,宋德昌.校園電子商務如何建[J].信息系統工程,2005(7).
[7]孫書雅,蘇斌.校園電子商務安全問題及解決方案探討[J].信息系統工程,2009:8.
[8]薛薇.校園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策與解決方案研究[D].重慶大學,2008.
[9]陳道志.校園電子商務及其方案探討[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05(2).
[10]陳明.校園電子商務模式探討:基于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案例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8(11):150-151.
[11]朱闖,徐國平,張春龍.校園電子商務的實現[J].航海教育研究, 2006(2):102-103.
[12]羅家國,楊竣輝.校園電子商務網絡建設中的幾個問題[J].商場現代化,2006(30):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