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前,我國電價體系經過數輪改革后,基本適應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要求。目前,就四川省電價體系而言,也存在著與全國共同的一些政策性缺陷。但在某些方面,如峰谷電價、居民階梯電價走在全國的前列。要做好電價體系的完善,需要克服政策性的缺陷,增強短期調節手段,完善價格體系,促進電價體系的改革持續進行。
關鍵詞:電價體系 現狀 改進
一、 引言
電力產品是一國重要的基礎性資源,電價作為電力商品的價格,符合商品經濟一般規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供求關系,同時價格監管者還要從節能減排與經濟宏觀調控上進行考慮。四川是水力資源大省,同時也是用電大省。電價體系在四川省屬于華中電網,在總的價格分類上,也與全國保持了一致,但在具體定價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結合四川省當前的實際情況,特別是2011年12月國家發改委頒布新的電價政策,針對當前電價體系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進思路,以促進電價體系改革與合理的政策制定。
二、 當前電價體系現狀存在的問題
(一) 電價體系與定價機制還不健全
在電價體系上,通常以省為基礎,制定復雜的電價目錄體系。根據國家發改委2011年12月頒布執行的電價調整通知,目前華中電網供電價格體系主要分為四大類:即居民生活用電、一般工商業用電、大工業用電、農業生產用電。其中,大工業用電又包括中小化肥生產用電和其他化工業生產用電等。根據銷售渠道不同,對于躉售電價另行確定,也對應于上述四類。盡管最新的電價體系相比以前價格體系版本來說,已經作了相應的精簡,但總的來說,當前電價體系還是相對復雜的。
在定價機制上,目前,在銷售電價方面,還是由國家發改委制定統一價格。由各地根據季節變化及發電成本差異,還臨時性執行豐枯電價。對上網電價而言,對于不同的發電企業也制定不同的上網電價,且差異還相對較大(當前未全面推行市場化的上網電價之前,暫對不同性質的發電企業以相應的標桿電價代替)。因此,對于電網企業來說,在實現銷售、測算收入與成本,計算供配電價格的時候,在時間、成本方面很難選擇統一的口徑,導致分析或決策出現誤差,形成電價管理方面不經濟的根源。
(二) 兩部制電價體系未發揮預期效果
兩部制電價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一種先進的電價制度,它可以充分發揮經濟杠桿作用,提高負荷率。兩部制電價主要包括基本電價與電量電價兩部分。前者主要與用電企業的用電容量有關,屬于固定性費用,后者與用電企業的實際耗電量有關,與耗電量成正比例關系。目前我國對315kVA及以上的大工業用戶執行兩部制電價。在改革開放以前,國民經濟中大工業占主要部分,因此,兩部制的電價方案覆蓋了主要的用電負荷,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商品零售與服務業、大量執行非工業電價的臨時基建用電、315kVA以下的普通工業用電等用電類別。呈現出單臺容量大(315~IO00kVA)、周期較短(如1-5年)等特點,仍僅僅在大工業電價中執行兩部制,人為造成用戶間的不平等負擔,事實上形成了對客戶的差別對待,違背了銷售市場的公平原則。
(三) 豐枯電價、峰谷電價劃分與調整不靈活
電力需求與發電能力(尤指水力發電)具有十分明顯的季節性特征。同時,不同地區在具體的電力需求高低峰谷也存在著差別。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計價格[1998]1802號文規定四川省的豐枯、峰谷劃分:(一)豐枯季節劃分豐水期:6-10月份;枯水期:1-4月份、12月份;平水期:5月份和11月份。(二)峰谷時段劃分高峰時段:7:00-11:0019:00-23:00低谷時段:23:00-7:00平段:11:00-19:00。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改辦價格[2010]300號仍然肯定了這一時段。但事實上,該指標系十余年前制定,如對于本省汛期來水量、煤炭價格變動都沒有進行重新測算,且由于經濟發展對于人們作息變動導致的高峰時段等都直接影響了過去對峰谷分時時段的劃分。電價政策上的峰谷時段并未作出相應的調整。峰谷價差不合理,不利于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以達到促使用戶削峰填谷和合理用電
的預期目標。
(四) 階梯電價等級差異制定不夠合理
在現行電價體系分類中,除大工業用戶執行兩部制電價,其余執行為單一制電價。在單一制電價中,由根據用電具體電壓指標設置階梯電價,各類電價按不滿1千伏、1-10千伏、20千伏、35-110千伏、110千伏、220千伏及以上執行階梯電價,電壓等級越高,相應電價越低。
城鄉一戶一表居民階梯電價方面,四川省自2006年就開始執行,其他省計劃明年一季度執行,現行標準是每月基準電量為60度、60-100度加收0.08元、101-150度加收0.11元,150度以上加收成0.16元,在當前家用電器普及的情況下,制定某家庭每月基準電量僅使用60度明顯不合理。
三、 對當前電價體系改革的思路建議
(一) 整合歸類電價定價體系
在2011年末實施的最新版電價政策中,國家發改委進一步完善銷售電價結構。同意重慶、湖南、四川省(市)將非居民照明、商業與非普工業用電合并為一般工商業及其他用電類別。現在的電價體系分類就大大簡化了。但是筆者認為,當前的分類體系還存在著簡化的必要。當前的整合重點在于形式上的整合,但對于具體的劃分,特別是對于某些產業,到底歸屬于哪類價格體系,則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界定,避免種類整合后,相關企業無法對號入座的現象。
(二) 優化兩部制電價體系的實施
首先,要考慮擴大兩部制電價的實施范圍。要將原大工業且大于315KV的范圍進行拓展,即不僅僅包含大工業,而且還要包括一般工商業。電力容量也要考慮降低,如可以考慮降低為100KVA,這樣可以極大地拓展兩部制電價的實施范圍,有助于用戶企業提高效率,也有利于改進電網負荷特性。其次,要逐步提高兩部制電價中基本電價的比重,使基本電價能從總體上反映用戶對電網固定費用的實際耗費,使供電企業的成本得到必要的補償。當前,發改委已同意適當提高湖北省兩部制電價中基本電價的比重。
(三) 優化豐枯電價、分時電價的靈活調整
電價管理也應已成為電力營銷管理的重要內容,并成為供電企業收益的重要增長點。豐枯電價的執行既反映了費用差別,也調節了用電需求。首先,在國家政策許可的情況下,可考慮以省為單位,針對最新的氣象、水文條件進行豐枯季節的確定,可以更好地配置購水電、火電等生產資源,節約購電成本,減少能源耗費;其次,根據統計局、發改委等調查結果,對于用電峰谷時段,結合城鄉差別進行判定,設置切合實際的用電峰谷時段界定,引導居民適時消費。再次,強化市場機制在電價管理中的主導性因素,如由省電力公司根據實際情況,考慮上網電價的波動綜合掌握,實現銷售電價與上網電價的聯動。供電企業自身也應綜合運用歷史數據,對不同季節的用電需求做出預測,制定相應的銷售政策在滿足用戶用電需求和顧客滿意的基礎上獲取更大的收益。
(四) 制定科學合理的階梯電價策略
根據十二五規劃,居民用電階梯價格制度將加快推行,完善電力峰谷分時電價,按程序加大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實施力度,形成客觀反映資源稀缺性和供需關系的價格機制。筆者認為,對于非居民用電,在電梯電價方面,可以劃分為10千伏以下、35千伏、35-110千伏、220千伏以上等幾個檔次,并保持合理的相鄰電壓等級價差。對于居民生活用電,應提高階梯起點,如可考慮劃分為100度、100-180度、180-300度、300度以上幾個檔次,這樣更符合人民生活實際,也使人民群眾得到基本的實惠。
四、 結論
電價作為電力市場的支點,在電力市場中對促進市場競爭、提高電力系統運行效率和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發改委已經定調,將煤電等資源型產品價格矛盾作為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看待。目前,我國電價體系經過數次改革,已經基本符合市場體制發展的要求。結合四川省的實際情況,應在完善電價體系、擴大兩部制電價實施范圍,做好峰枯、峰谷、階梯定價策略方面下功夫,切實促進經濟發展與造福人民。在此過程中,相關部門及供電企業要發揮在用電大省、發電大省的專業優勢,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積累各類數據,為積極推進電價等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