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前,我國的物流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可是,和物流行業快速發展不相協調的是,真正精通物流管理的專業人才卻沒有因為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而興盛,這樣就導致了物流管理專業人員日益緊缺。文章通過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現狀的分析,指出了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改革的方案。
關鍵詞: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 教學 問題 改革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物流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可是,和物流行業快速發展不相協調的是,真正精通物流管理的專業人才卻沒有因為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而興盛,這樣就導致了物流管理專業人員日益緊缺。在這種狀況下,作為培養物流專業人才的高職院校本來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為市場培養更多的物流管理人才,但是,由于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方式嚴重滯后,導致根本無法為市場培養出大量的高素質的物流管理人才。在這種情況下,認真研究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現狀,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物流管理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在物流專業課程內容的安排上仍然采用傳統的學科體系進行編排,在教學過程中,也還是采用傳統的以理論為主的教學方式,其教學的重點仍然是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所列舉的例子仍然是和傳統的物流管理相適應的例子,根本不具備時代性。這樣就造成了理論和現實的嚴重脫節。
在課程的設置中,盡管大部分高職院校都安排了實踐課,但是實踐課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所占的份額相對較少,并且實踐課也只是理論意義上的實踐課,相當多的實踐課都是在校園內模擬進行,依靠教師和學生的想象進行實踐,這樣的實踐課基本上是空中樓閣,不具備任何的實際操作性。這樣的人才培養方式培養出來的人才的實際操作能力可想而知。
2、大多數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不具備培養物流管理人才的資質
從本質上來看,大多數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不具備培養物流管理人才的資質。為了應對日益緊缺的職業型人才,我國的高職院校在短短幾年內如雨后春筍般相繼建立,并且相當多的高職院校都是從中等職業學校直接轉變而來。在這個轉變過程中,不單是學校的名稱直接升級成了高職院校,就連教師也直接升級成了高職院校的教師,盡管國家也對這些教師做了突擊性的培訓,但是這樣的培訓根本不可能使教師的知識水平和理論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從而導致教師執教水平和高職院校的實際要求相差甚遠。從硬件水平上來講,也存在著嚴重不足的現象,盡管國家進行了大量的投入,但是其投入的比例和教學的需要相比還存在的相當大的差距。在教學過程中,實踐器材和基地的缺乏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很難得到有效的提高,學校的實訓也基本上停留在理論階段。
3、大多數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缺乏市場需要的專業課程體系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所使用的教材仍然是全國通編教材,其課程體系也多是陳舊的傳統的專業課程體系。這樣的課程體系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其不但不能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操作能力,而且教學內容已遠遠落后于時代。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物流管理也不斷出現新的現象和特點,而一成不變的專業課程體系根本無法適應這些新現象和新特點。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高職院校的學生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無論是他們的精神風貌,還是求知能力都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而陳舊的專業課程體系也無法適應學生的發展變化。這樣的教材體系不但無法使學生掌握新知識,而且還嚴重制約了學生的正常發展,制約了學生求知欲望的形成和探究能力提高。
4、大多數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缺乏全新的教學手段
多少年來,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都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按部就班地講,學生規規矩矩地聽。這樣的教學方法完全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根本沒有將學生當成人來看待,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只是一臺臺聽課的機器,被動的學習,被動的接受知識,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沒有任何實際的交流和溝通,這樣就嚴重制約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制約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條件的限制,部分教師即使想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也無法進行。再加上缺乏實踐條件,導致教學無法和實踐相聯系。在這樣的教學狀況下,教師盡管也付出了很多,但是收效甚微,根本達不到現代化教學的要求。
二、大力加強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
1、大力開發適合物流管理市場的課程體系
要想培養適合物流管理市場的專業性人才,就必須大力開發適合物流管理市場的課程體系,將物流管理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完美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培養適合物流管理市場的專業人才的培養,確保學生零距離上崗。
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圍繞物流管理專業知識的實用性構建教材內容,讓學生們懂得怎么做,而不是過多地去掌握所謂的理論;其次要圍繞物流管理專業的針對性構建教材內容,按照物流管理專業的要求,制定課程目標,并且圍繞課程目標恰當地選擇教材,突出物流管理的實用性;再次要突出物流管理專業的動態性,要打破教材一成不變的狀態,確保教材內容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而變化。
2、大力加強適合高職院校物流管理的師資力量建設
要想培養適合物流管理市場的專業型人才,就必須大力加強適合物流管理的師資力量建設,不斷提高雙師型教師在教師隊伍中的比例。要建立教師實踐和培訓機制,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例如: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可以通過晉級、晉職等優惠條件鼓勵教師到一線物流企業掛職鍛煉,鼓勵物流管理專業教師到高一級的院校進修。另外,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還可以通過聘請物流企業的專業管理人員任教的方法加強其師資力量建設。
3、大力加強高職院校物流管理課程體系建設
(1)努力構建全新的高職院校物流管理課程體系
傳統的課程體系是建立在知識系統性之上的學科體系,它強調的是知識的系統性,而不是技術的實用性。為此,要想構建全新的高職院校物流管理課程體系,首先必須轉變為按照實際工作崗位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通過具體任務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并且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構建物流管理的理論體系,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發展了學生的職業能力。為此,在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必須保證整個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與物流管理崗位緊密結合,突出專業課程體系的職業性。
(2)、通過校企合作共同開發全新的高職院校物流管理課程體系
在全新的課程體系開發的過程中,學校要緊緊依托物流行業、依托物流企業,確保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共同開發新課程體系。在這個過程中,要通過物流企業專家隊伍與學校專業團隊共同制定物流管理崗位能力,并對物流管理專業進行分析和歸納,將就業能力作為學生學習的最基本導向,根據企業崗位的要求進行課程設置,從而建立全新的課程體系。根據物流行業及物流企業對人才的需要,保證人才培養和人才需求規格之間的無縫對接,真正做到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愿與物流企業,用于物流企業。
(3)、學校和物流企業共同組建課程體系建設小組
在這個過程中,建設小組要將工作過程作為課程體系的主線,努力適應工作崗位對物流管理專業技能的要求,大力構建以工學結合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同時,把實際工作中的物流管理崗位技能要求、物流管理職業規范、物流管理的行業標準、物流管理的職業資格技能以及物流管理的職業素質要求全部融入新課程體系,這樣通過課程體系的解構與重建,將物流管理的整個工作流程與課程內容進行了完美的結合,構建了適合學生專業技能發展的全新的課程體系。
4、大力加強高職院校物流管理教學改革
教師要不斷加強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轉變教學理念,構建全新的任務驅動式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設問題,并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通過這種學習方式,教師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提出、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另外,教師還可以采取項目教學法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在這種教學方法下,教師要指導學生獨立完成項目,通過搜集信息,設計方案,項目實施并最終進行項目的評價。另外,還可以通過聘請物流企業的管理人員才遇到教學當中,將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傳授給學生,同時還可以通過模擬操作、深入物流企業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流企業管理將會遇到更多的問題,需要具有更多實踐經驗的專業管理人才,為此,在高職院校物流專業教學過程中,必須認真分析市場特征,圍繞市場需求設置課程,恰當選擇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市場的發展,為物流企業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專業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