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企業應收賬款產生的相關原因,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來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
【關鍵詞】應收賬款; 銷售; 賒銷。
在發生銷售行為時大多數企業都希望現金銷售而不愿賒銷,但有時面對競爭,為了穩定自己的銷售渠道、擴大產品銷路、減少存貨、增加收入,不得不向客戶提供信用業務。賒銷、賒購已成為當代經濟的基本特征。由于賒銷的普遍存在直接導致企業應收賬款的大量存在。所謂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銷售產品、材料、提供勞務等業務而應向購貨方、接受勞務的單位或個人應收取的款項。
因此,企業必須認清形成應收賬款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
一、應收賬款的現狀及形成原因。
據有關部門調查,我國企業應收賬款占流動資金的比重為50% 以上,遠遠高于發達國家 20% 的水平; 逾期應收賬款占應收賬款總額 60%以上,遠遠高于發達國家 10% 的水平,企業之間尤其是國有企業之間相互拖欠貨款,造成逾期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已成為經濟運行中的一大頑癥。究其原因,發生應收賬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應對商業競爭而采取的商業信用政策。這是形成應收賬款的主要原因。市場經濟的競爭機制作用迫使企業以各種手段擴大銷售。除了依靠產品質量、價格、售后服務、廣告等外,賒銷也是擴大銷售的手段之一。相同條件下,賒銷產品的銷售量將大于現金銷售產品的銷售量。出于擴大銷售追求利潤的競爭需要,企業不得不以賒銷或其他優惠方式招攬顧客,由此引起的應收賬款,是一種商業信用。
2、銷售和收款的時間差。商品成交的時間和收到貨款的時間經常不一致,這也導致了應收賬款。就一般批發和大型生產企業來講,發貨的時間和收到貨款的時間往往不同,因為貨款結算需要時間。結算手段越落后,結算所需時間越長,銷售企業只能承認這種現實并承擔由此引起的資金墊支。由于銷售和收款的時間差而造成的應收賬款,不屬于商業信用,也不是應收賬款的主要內容,在這里我們只討論屬于商業信用的應收賬款的管理。。
二、加強應收賬款的清理,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應收賬款一旦形成,企業就必須考慮如何按期足額收回的問題。這樣,賒銷企業就有必要在收款之前,對該項應收賬款的運行過程進行追蹤分析,重點要放在賒銷商品的變現方面。企業要對賒購者的信用品質、償付能力進行深入調查,分析客戶現金的持有量與調劑程度能否滿足兌現的需要。應將那些掛賬金額大、信用品質差的客戶的欠款作為考察的重點,以防患于未然。所以我們制定以信用標準、信用條件和收賬政策為主要內容的科學合理信用政策十分必要。
1、確定適當的信用標準。
信用標準,是企業給予客戶最低的信用條件,一般用預期的壞賬損失率表示。企業確定信用標準要力爭在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銷售與降低違約風險、收賬費用這二者之間做出一個雙贏選擇,協調應收賬款的風險、收益與成本的對稱性關系,應著重考慮 3 個基本因素: 一是同行業競爭對手情況。面對市場競爭,企業要知己知彼,根據對手實力狀況,相應采取寬或嚴的信用標準,以在競爭中把握主動,爭取優勢地位。二是企業承擔失信違約風險的能力。
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強弱也可影響信用標準高低的選擇。企業承擔風險的能力強,就可以以較低的信用標準爭取客戶,擴大業務。
反之,如果企業承擔風險的能力薄弱,就只能執行嚴格的信用標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違約風險。三是客戶的資信程度。企業要在對市場用戶資信程度的調查分析基礎上判定客戶的信用等級,然后以此決定是否給予信用優惠。
企業通過設定信用等級評價標準,利用既有或潛在客戶的報表數據,計算各自的指標值,并與標準值進行比較分析,然后詳盡地對客戶的拒付風險做出準確的判斷,以利企業提高應收賬款投資決策的效果。
2、采取具體的信用條件。
信用標準是決定給予或拒絕客戶信用的依據。一旦企業決定給予客戶信用優惠時,就需要考慮具體的使用條件。企業在接收客戶信用訂單時,要向其明白提出付款時間及其他相關要求,包括信用期限、現金折扣和折扣期限方面的約定。
企業允許客戶購貨款賒欠一定時間,會在一定程度上擴大銷售、增加毛利。但不適當地延長信用期限,會引起應收賬款機會成本和收賬費用的增加,也許還會造成壞賬損失。因此,企業必須要求因信用期限的延長帶來邊際收入的新增量大于邊際成本的上升數。
企業在延長信用期限的同時,為了加速資金周轉、及時收回貨款、減少壞賬損失,對在規定期限內提前償付貨款的客戶可以按銷售收入的適當比率給予折扣。至于給予客戶現金折扣優惠的期限和程度應根據企業自身需要,在信用成本前后收益比較基礎上,擇定一個期量結合的最佳數據方案。
3、制定收賬政策。
應收賬款發生后,企業應采取各種措施,盡量爭取按期收回款項,否則會因拖欠時間過長而發生壞賬,使企業蒙受損失,這些措施包括對應收賬款回收情況的監督、對壞賬損失的事先準備和制定適當的收賬政策。
企業對各種不同過期應收賬款的催收方式,即收賬政策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客戶逾期拖欠貨款時間越長,貨款催收的難度越大,成為呆壞賬損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業必須要做好應收賬款的賬齡分析,密切注意應收賬款的回收進度和出現的變化。
催收賬款要發生費用,某些催款發生的費用還會很高( 如訴訟費) 。一般來說,收賬的花費越大,收賬措施越有力,可收回的賬款應越多,壞賬損失也就越小。因此制定收賬政策,要在收賬費用和所減少壞賬損失之間做出權衡。制定有效、得當的收賬政策很大程度上靠有關人員的經驗; 從財務管理的角度講,也有一些數量化的方法可予參照。根據收賬政策的優劣在于應收賬款總成本的最小化,可以通過列表比較各收賬方案成本的大小對其加以選擇 。
不管企業采用怎樣嚴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著商業信用行為,壞賬損失的發生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業要遵循穩健性原則,對壞賬損失的可能性預先進行估計,積極建立彌補壞賬損失的準備制度。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應收賬款可以計提壞賬準備金。企業要按照期末應收賬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補償因債務人破產或死亡,逾期未履行償債義務,已無法收回的壞賬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