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國市場經濟向各個方面日益深入,公立衛生事業改革不斷深化,因此醫院也要提高市場競爭力。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首要步驟就是籌集發展資金。采取負債融資的方式是我國醫院籌集發展資金較為通用的途徑。但是需要考慮的是融資必伴隨風險。如何結合醫院現實情況,進行科學論證,有效預測,控制負債規模,保障資金順暢周轉,是醫院財務管理者,甚至于政府主管部門特別關注的問題之一。
一、構建醫院財務風險評估及預警模型
為不定時、定量監督醫院財務資金的運行情況及風險情況,筆者結合公立醫院自身特點,建立了醫院財務風險監測預警模型。此模式綜合運用各種財務及財務風險指標,動態反映了醫院的資金情況,負債情況、資金使用及收支情況。當財務負債情況超過一定指標時,此模型及時發出預警信號,以便相關人員進行補救措施。
(一)構建醫院財務風險評估及預警模型的指標原則
一是參照國內及國際其他行業的財務風險評估指標體系;二是以我國關于醫院的相關經濟活動規定及財務制度為準則;三是結合我國公立醫院的社會定位及現存資金運轉模式;四是結合國家關于公立醫院的未來定位及發展潛力預估。
(二)醫院財務風險評估及預警模型的預警指標的選取
結合上述指標的有關規定,筆者對于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事項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及描述,并初步將財務風險評估及預警模型的預警指標體系分為兩個層次,即要素層和指標層,包括盈利預估,償債分析、經營情況、發展預測及負載率等。
(三)構建醫院財務風險評估模型
結合指標的選取標準,對醫院的主要指標細分考量指數,并對綜合預警指數進行定義:綜合預警指數(SWI)=盈利預估指標*權重+償債分析指標*權重+經營情況指標*權重+發展預測指標*權重
(四)構建醫院財務風險預警模型
為了能夠更加便捷簡要的動態監測醫院的財務風險,筆者根據醫院財務風險情況的嚴重程度及綜合指標,采用顏色區分法對其進行級別分類。
二、財務風險處理對策
醫院財務風險是我國市場經濟的結果,是現代化醫院融資的產物。如何避免財務風險,如何在合理范圍內有效治理財務風險,是對現代醫院以及我國政府部門提出的必然要求。筆者從我國公立醫院管理層及我國政府部門兩個層面對財務風險防范和治理兩個方面,提出相應意見及建議。
(一)我國政府部門層面
1、出臺相應管理制度,對醫院融資進行宏觀調控及動態監管。由于我國公立醫院的社會定位及職能作用,醫院財務風險的防治情況不但只是影響醫院自身的經濟效益,而且關乎整個國家、社會和人民的生存及生活狀態。因此政府應加強公立醫院財務制度的制定與完善,尤其是公立醫院市場融資的宏觀調控及動態監管。
2、嚴格進行醫院項目貸款的實效論證及審批工作。醫院提交金額較大的項目貸款申請時,政府應監管醫院對于項目風險及失效論證的流程,并且盡力組織相關部門對于該醫院的財務現狀、發展潛力、償還能力進行綜合分析,并結合現代社會衛生事業的情況對于項目的發展前景進行預測分析,以便給醫院提出相應意見和建議,同時加強了醫院負債項目的審批流程,由此有效地避免了醫院負債項目的風險。
3、加強公立醫院財務信息公開化進程。借鑒企業財務管理的經驗,加強公立醫院財務信息公開化,有效提高醫院資金的使用率、負債融資監管,并且加強了醫院資金規范管理程度,促進醫院資金流通規范化、有序化。
(二)我國醫院管理層面
1、正確處理公立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個方面的關系,明確醫院負債目的。我國公立醫院肩負社會公益事業單位和市場競爭主體兩個方面,兩個方向的性質。我國公立醫院在進行負債經營時應不僅考慮市場競爭力,更應該考慮國家甚至人民的利益。醫院管理層面要明確醫院所有經營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及服務水平,更應該考慮病人的經濟負擔及醫院醫療費用方面的問題。醫院負債經營項目更是如此。
2、綜合進行負債項目論證,提高醫院決策合理性及科學性。決策合理與否,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經營活動的結果,醫院也是如此。醫院管理層面應結合國家有關制度和規定,結合醫院及社會現狀,著眼醫院的社會效益,綜合考慮醫院的經濟效益,對醫院負債項目進行全方面的分階段的風險預測和評估。為負債項目的具體環節提供參考及有效依據。
3、實行穩健的資金管理策略,控制醫院負債程度。醫院在進行負債經營時應嚴格堅持適度原則,科學負債,合理融資,把負債金額控制在預測償還范圍以內。在進行負債決策時,醫院應當采取穩健融資策略,充分估計未來各種不確定因素對醫院發展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努力在控制融資風險與謀求最大收益之間尋求一種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