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財務管理論文 > 美國新貿易保護主義現狀與我國的應對

美國新貿易保護主義現狀與我國的應對

一、新貿易保護主義概述
  新貿易保護主義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初,以反傾銷、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知識產權保護等非關稅壁壘為主要表現形式,通過這些新的貿易保護手段規避多邊貿易制度的約束以達到保護本國的產業和就業的目的。
  隨著世界范圍內貿易自由化的深入發展,以關稅壁壘為主要形式的傳統貿易保護手段的作用不斷減小,逐漸失去了在國際上生存的空間,各國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不得不尋求新的措施打擊競爭對手、保護本國的產業與就業,于是新貿易保護主義應運而生。
  此外,新貿易保護主義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就是貿易保護向區域化、集團化的趨勢發展,即新貿易保護主義不再以國家為基礎,而是向區域性貿易壁壘發展。有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具有天然的排他性,一方面可以實行內部自由貿易以促進內部經濟貿易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對外構建貿易壁壘以保護成員國的市場,并憑借集團力量對抗外部沖擊。
  
   二、美國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現狀
  自金融危機以來,貿易保護開始在全球范圍內蔓延,基于自身利益考慮,美國、歐盟等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紛紛采取措施實行貿易保護,美國的貿易保護傾向尤為明顯。近些年來美國在與我國的貿易中始終保持巨大的貿易逆差,且我國是造成其貿易逆差的主要國家,于是我國順理成章地成為重點打擊對象。
  如今美國略微落后于歐盟是我國的第二大出口對象,我國向美國與歐盟的出口總額占據我國歷年出口總額的半壁江山。近些年來美國在我國對外出口總量中占有大約20%的份額,美國頻繁對我國實施貿易保護措施無疑會對我國對外貿易造成巨大的影響。
  金融危機后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為了拯救經濟衰退,2009年2月美國參眾兩院通過了一攬子經濟刺激方案,即《2009年美國復興與再投資法案》,涉及金額7870億美元,這個法案中的“購買美國貨”條款掀起了軒然大波,該條款規定,除特殊情況和少數國家外,使用該刺激方案下資金建設的公共建筑和公共工程只能使用在美國生產的制成品,美國拉開了貿易保護的大幕。
  此后中美貿易摩擦不斷持續,美國陸續對進口自我國的輪胎、油井管、銅版紙、焦磷酸鉀、磷酸二氫鉀和磷酸氫二鉀、禮物盒、包裝絲帶、多層實木復合地板等產品實行雙反調查或征收高額的懲罰性關稅。比如,近半年當中,2011年10月,美國對我國出口多層實木復合地板做出反傾銷終裁,征收0至26.73%的反補貼稅和0至58.84%的反傾銷稅;2011年12月,美國際貿易委員會初裁認定在美銷售的我國進口晶體硅光伏電池和組件產品對美造成產業實質損害;2012年1月,美商務部決定對原產于我國及越南的應用級風電塔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
  早在2008年奧巴馬就提出“為美國制造業而戰就是在為美國的未來而奮斗”,把希望寄托在了美國的制造業身上,而在2012年1月其在國情咨文中再次吹響“重返制造業”的號角。“由于我們制止了中國輪胎的傾銷,一千多名美國人在今天得以有工作”,“我們對中國提起貿易訴訟的案例數量是上一屆政府的近兩倍,而且已經看到成效”。在發表國情咨文當天,奧巴馬就宣布創建一個“貿易執法單位”,負責調查中國等國的不公平貿易做法,并要求加強檢驗,防止假冒或者不安全的商品跨越邊境進入美國。
  到目前盡管美國已實行多輪貨幣量化寬松政策,但收效并不明顯,經濟增速依然維持低位,而失業率高位運行。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貿易保護也許將繼續延續。
  
   三、美國新貿易保護主義高漲的原因分析
  (一)貿易保護是美國拉動本國經濟、保護本國產業與就業的手段
  在經濟陷入低潮之中時,貿易保護無疑是刺激經濟增長、保護本國產業與就業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從總需求角度看,一國經濟是由消費、投資和凈出口拉動的,貿易保護無疑對凈出口直接起到明顯拉動作用;同時,貿易保護還可以保護本國產業與就業,有利于增加本國居民收入,進而拉動消費的增長,從而進一步拉動本國經濟增長。
 ?。ǘ┟裰鼽h代替共和黨上臺執政
  美國有兩個政黨即共和黨和民主黨,它們分別代表美國國內的保守主義勢力和自由主義勢力。簡單地說,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的最大分歧莫過于“小政府”與“大政府”之爭。
  共和黨經濟上信奉自由市場理論,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這體現在布什當政時期的減稅和寬松的貨幣與信貸政策,這也是致使市場虛假繁榮以至于爆發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與共和黨相反,民主黨更加注重對經濟社會的干預,注重社會的平等。民主黨在經濟社會政策上,對內加強對金融機構和金融活動的監管,通過稅收手段設法縮小貧富差距;對外則奉行貿易保護主義,這從奧巴馬上臺后中美貿易摩擦驟然增加就可見一斑。
 ?。ㄈ¦TO規則仍存不完善之處
  雖然現行WTO規則對國際貿易做了較為詳盡的規定,形成了較為系統的制約機制,但其中仍存許多貿易救濟措施以及例外條款,從而為貿易保護的實施留下了操作空間。
  例如,WTO規則規定若一國以低于“正常價格”的價格出口產品并對進口國國內同類產業造成實質損害的,則進口國可實施反傾銷與反補貼,而“正常價格”卻較難界定,通常被發達國家作為反傾銷與反補貼的依據。又例如,WTO規則規定若一國出口產品“數量激增”并對進口國國內同類產業造成實質損害的,則進口國可執行特殊保護條款,而“數量激增”也較難以界定,通常被發達國家作為實施特保條款的依據。此外,WTO規則允許各國根據自身特點制定不同技術標準,從而為發達國家構筑技術壁壘以限制進口提供了便利。
 ?。ㄋ模┟绹沦Q易保護主義的深層原因: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美國以及其他各國實施貿易保護的深層原因。我國、巴西等新興工業化國家的不斷崛起,我國等新興工業化國家在勞動力等方面具有資源稟賦優勢(又如巴西具有礦產資源稟賦優勢),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許多產業(比如勞動密集型)構成了直接的競爭與威脅。
  來自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國際競爭使美國等發達國家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國內失業狀況嚴重,主要發達國家面臨著巨大的國內壓力。為了轉移國內壓力,在西方國家中出現了實行貿易保護的呼聲,并且呼聲逐漸高漲起來。
  
   四、我國應該如何應對
 ?。ㄒ唬┐偈姑绹皻W盟等主要經濟體)盡快承認我國市場經濟地位
  近年來,反傾銷調查已經成為歐美等發達國家針對我國實施貿易保護的主要手段。如果美國認定反傾銷調查商品的出口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將使用與出口國相關產業經濟發展水平相當的市場經濟國家的成本數據作為替代,計算所謂的“正常價值”來確定傾銷幅度,進而實施對應的增稅措施。其理論依據是非市場經濟國家的資源由政府控制,企業多屬于政府或受政府干預,其產品價格是扭曲的,不能反映真實價值,當這些產品流人市場經濟國家時構成對后者相關企業的不公平競爭。
  在美國以及歐盟對華進行反傾銷調查時,選擇的大多數替代國的成本遠高于我國,這就造成許多對華反傾銷調查的仲裁結果對我國企業不利。如表2所示,我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正是我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




  目前,世界上已有近百個國家承認了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但我國最大的兩個貿易伙伴美國和歐盟始終不肯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值得慶幸的是,根據我國在2001年簽訂的《我國加入WTO議定書》,我國將在15年后自動取得市場經濟地位,即我國將于2016年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
  (二)協商放松對我國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
  美國對華高科技產品的出口管制大大制約了美國對華的貿易,是造成美國對我國巨大貿易逆差的重要原因。美國數十年來堅持對我國進行的高科技出口管制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保持對我國的科技優勢,尤其是軍事技術優勢,維持美國的霸權地位。不過,隨著經濟全球化,歐洲地區的許多發達國家逐漸放開了對華高科技產品的出口,使得美國的這種管制正在失去作用。
  2009年1月,就在美國總統布什任期最后一周,中美雙方經過艱苦談判達成協議,美國商務部宣布了一項與我國相關的新政策:給美國對華高科技出口松綁,將以往對華高科技出口的逐個審查,調整為向我國民用企業發放執照。這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標志著美國逐漸放松了對華高科技產品的出口,但這也只是美國在全面解禁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道路上的一小步,離全面解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ㄈ┘訌妳^域經濟合作,開拓新市場
  WTO 規則中還存在許多灰色地帶,短期內尚無法有效阻止美國等國家花樣百出的貿易保護手段。加強區域經濟合作一方面可以加強交涉談判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強與合作各國的經濟關系,減小對美國等國家的依賴。
  另外,我國之所以受制于美國,原因是我國是一個出口導向型國家,出口占我國GDP很大的比重,而對美國的出口又占有我國出口總額極大的比重(20%左右)。所以,我國需要改變過于依賴美國的現狀,開拓新市場。如今,東南亞、南美、中東、俄羅斯等許多新興市場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購買力不斷增強。此外我國的產品與這些地區也是比較互補的。例如,中東盛產石油,但是制造業比較欠缺,工業品、生活用品比較缺乏,而我國石油資源相對比較貧乏,而產品制造能力強大,恰可以與其形成互補。
 ?。ㄋ模U大內需是根本之道
  我國經濟之所以依賴出口究其原因主要是過剩的產品無法在國內被吸收。如果出口商品能夠被國內吸收,那么也就沒有必要再出口,同時能夠提高人民的福利與生活水平。因此,將大量出口的商品轉化為內部需求,無疑是解決我國巨大貿易順差的根本之道。
  內需包括投資與消費,而投資是用于再生產商品,其生產出的商品終將用于消費,因此消費處于決定性地位,擴大內部消費是擴大內需的源動力。
  我國內部消費需求尚蘊含著巨大的潛力。目前我國居民消費水平遠低于歐美地區發達國家,究其原因,由于消費水平主要取決于居民收入,我國居民相對較低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消費需求的釋放。近些年我國居民人均收入盡管在增長,但增速甚至不及GDP增速,農村居民尤甚,反映了我國居民并沒有真正享受到經濟增長帶來的財富。目前我國有很多行之有效的途徑來促進居民收入提高,比如著力消除日益拉大的貧富分化差距、提高勞動力與資本的議價能力、降低稅收負擔、加強轉移支付等。近幾年,我國政府也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居民人均收入的加速增長未來可期。
  此外,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水平也明顯低于俄羅斯、烏克蘭等居民人均收入相近的國家,究其原因,這一方面與我國居民消費習慣有關,另一方面更與我國社會保障尚不完善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我國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僅有助于民生的改善,同時也對促進我國居民消費需求的啟動有著重要意義。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