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我市糧食物流體系建設現狀
1.糧食市場體系現狀
根據我們對全市糧食市場情況調查,我市目前共有城鄉糧油集貿市場86家,年成交量都在1萬噸以下。取得糧食收購資格的企業214家,其中,國有83家,民營131家。糧食經紀人690個。全市目前有糧食經營戶616戶,其中,國有87戶,集體企業9戶,股份制企業64戶,個體經營戶456戶。我市糧食市場體系基本形成,市場主體呈現多元化格局,但市場體系主要以低層次的城鄉糧油集貿市場為主,普遍檔次不高,規模不大,糧食批發市場功能不夠完善。
2.糧食物流體系現狀
我市糧食物流的運輸方式主要靠鐵路和汽運,鐵路有太焦線、侯月線。公路主要有晉長高速公路、晉焦高速公路、晉陽高速公路,太洛公路、晉韓公路、曲輝公路和晉陵一級公路。對于東北大米、玉米等需要跨省、長距離進出的大宗貨物主要靠鐵路運輸,而小麥的購進,面粉、食用油等的消費主要靠汽運來保證。我市糧食物流的特點主要是“兩多、兩少、一小、一分散”:即成品糧油多,原糧少,短途物流多,長途物流少,流量小、貨源分散。
3.物流基礎設施情況
我市目前有鐵路專用線1條,總長度630米,有效長度150米,鋼罩棚面積2777平方米,大型糧倉機械設備103臺。
4.糧食儲備體系現狀
全市糧食總倉容6.4億斤,其中,完好倉容4.4億斤。倉容規模在1億斤以上的1個為高平國家糧食儲備庫,其倉容規模為1.6億斤,500萬斤以上的39個,需要維修的倉容2.0億斤。
��二、我市糧食物流體系存在的問題
1.糧食市場體系亟待健全
一是成品糧油市場有待提升和規范。從我市市區看,成品糧油市場規模小,檔次低,經營分散,難以形成合力。二是農村糧食市場基礎設施薄弱。農村糧食市場大部分是在鄉鎮農貿市場中擺攤設點,或租賃幾間房屋經營,條件簡陋,幾乎沒有什么倉儲設施,兌換或收購的糧食大多為露天存放。三是批發市場體系建設不完善。我市的糧食市場體系建設仍處在城鄉集貿市場階段,設施簡陋,功能不全,布局不合理,全市還沒有一家相對規范且成規模的糧食批發市場。
2.糧食物流體系基礎薄弱
一是沒有形成完整的糧食物流體系。糧食物流效率低、成本高、流通不暢。二是糧食物流方式落后。原糧運輸仍以傳統的麻袋、編織袋包裝為主,成本高,損耗大。三是基礎設施落后。我市糧食物流除高平國家糧食儲備庫機械化作業程度較高外,其它大部分倉庫規模小,設施落后,機械化作業程度較低,有的庫站只能靠人力裝卸、搬運,無法適應現代物流的要求。
3.糧食儲備體系有待完善
我市目前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有71家,除澤州縣的19家企業經營基本正常外,其余企業大都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糧庫上漏下潮的情況普遍存在,倉儲設施完好率下降,安全儲糧隱患增多。
��三、發展我市糧食物流體系思路和對策
1.調整布局,完善功能,建設多層次糧食市場體系
一是完善糧食收購市場。科學布局我市基層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支持和鼓勵其它市場主體合法入市收購。二是提升城鄉集貿市場功能。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交易環境、健全交易手段、提升市場功能、提高交易水平等手段,促進我市糧食零售市場健康發展。
2.扶持改造,規范發展,建設區域性成品糧油批發市場
一是在市區選擇一家區位優勢明顯、規模較大、有一定實力的成品糧油集貿市場,通過改造現有基礎設施、提升市場檔次、完善交易制度等手段,扶持其建設覆蓋全市的成品糧油批發市場。二是大力推進“放心糧油工程”建設。利用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化手段,促進城鎮和農村糧油連鎖超市和便民店的發展。
3.建設糧食物流通道和節點,健全糧食物流體系
開展糧食物流 “通道工程”和“節點工程”建設。一是建設玉米、雜糧等流出通道,小麥、大米、食用油等流入通道。重點建設通往河南等省市的跨省流出物流通道,河南、山東、東北等地的小麥和食用油、大米等流入物流通道。二是建設1個省級糧食物流節點。即晉城市糧食物流中心;6個市級糧食物流節點。即高平市城市中心糧站、陽城城關糧站等物流節點。20個縣級糧食物流節點。即沁水鄭莊、陵川禮義、附城等物流節點。
4.建設糧食物流中心,提高糧食物流水平
通過整合我市現有糧食倉儲、加工、物流等資源,通過退城入郊、土地置換等辦法,推進我市糧食物物流中心建設。
5.建設我市“數字糧食物流”,推進我市糧食物流信息化
通過信息交換,資源共享,建設上聯省糧食物流節點,向下輻射全市糧食物流企業和糧食物流節點的信息平臺。同時,在我市物流信息體系建設中,要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在糧食價格采集、糧食安全預警、糧庫管理、糧情監測、儲備糧管理、糧食加工等物流體系全過程的應用,全面實現糧食物流信息化。
6.健全糧食預警研究機制,確保糧食市場安全
結合我市實際,加強對糧食預警機制的研究,從土地安全、農業生產、糧食流通到糧食儲備再到市場調控等,建立跨部門、綜合性糧食安全預警機構,加強協調,落實責任,健全制度,確保我市糧食應急機制快速、順暢啟動,確保我市糧食安全在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出現大的問題。
��四、總結
結合晉城實際,以市場為基礎配置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圍繞確保糧食安全,做大做強糧食產業這一主題,加快糧食物流中心建設,科學構建現代糧食物流體系,促進糧食產業轉型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