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
新《中小型企業劃分標準》被國家經貿委、國家統計局、財政局和國家計委四部委所共同修訂,小型企業就是資產總額和年銷售收入都在5000萬元以下的企業;中型企業就是資產總額和年銷售收入都在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按此劃分標準計算,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都是中小企業,現在已超過4000萬家。以其組織成本低廉、經營方式靈活等特點,中小企業能夠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但在財務管理方面中小企業存在著一些問題,不相適應其自身和市場的發展,這主要是由于它們技術和資本構成較低、生產規模小、外部宏觀經濟和體制傳統等因素影響引起的。
從經營現狀來看,由于規模小、資產有限是中小企業的特點,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也有限,很大程度是由于財務制度大多不健全引起的。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瓶頸的出現,很容易受到體制的影響和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的影響。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管理工作的主要部分。
��二、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融資困難,資金嚴重不足
目前在我國渠道多元、較為獨立的融資體系,被中小企業初步建立,但對中小企業發展制約的最突出的問題還是擔保難和融資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和資金嚴重不足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風險大,融資成本高,負債過多,致使中小企業資信相對較差,信用等級低;第二,為中小企業貸款服務的金融貸款擔保機構和中介機構的缺少;第三,有些銀行受行政干預和傳統觀念的影響,對大多數都是非國有企業的中小企業的貸款的熱心不夠;第四,中小企業沒有受到國家的優惠政策的傾斜,對中小企業管理專設的扶持機構沒有被國家建立,中小企業長期處于不利地位。
2.投資能力較弱,且缺乏科學性
雖然銀行同意向中小企業貸款,中小企業融資的成本,也因為銀行的高貸款利率,而變的增加。像郵政企業之類的企業,企業的投資能力變的較弱主要是由于貸款投資需負擔較高的利息支出,,又由于企業本身資金缺乏,融資變成高風險高投資。,融資變成高風險高投資主要是由于以下幾點原因:
一、追求短期目標。貸款投資由于自身規模較小,大企業占的比例比就變得很小,更大的風險也需要企業去面對,所以它們總是很少考慮擴展自身規模,而盡快的收回投資。中小企業難以走出困境很大程度也是由于這個原因影響。二、投資盲目性,難以把握投資方向。自己對其所處的環境和自己的投資實力、能力有充分了解,是投資經營方向選擇的基礎。及其所處環境和自身能力、實力對目標是否合理,是否可行,有著許多制約和影響,對這些進行衡量是需要結合環境分析和能力分析的結果的。
3.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存在缺陷
有一種需要深入研究的工作它就是財務管理,同時它也是一門科學。自身素質的局限性是中小企業的管理者的特點,他們對財務管理的重要意義不能充分的認識,財務管理沒有被納入于企業管理的整體規劃中,先進機制和理念十分缺乏。財務管理在這種情況下,其在企業的發展和生產經營中的作用和地位被削弱很多,企業的發展不能被帶來效益,甚至很嚴重的負面影響和危機能被其帶來。投資者和經營者具有高度的統一性,經營權和所有權的高度統一,是中小企業的特點。但負面影響由于這種模式引起的也是非常大的。第一,企業的管理和整體發展中財務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被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所充分認識,財務管理被嚴重忽視,使財務管理處于混亂狀態。第二,企業管理者專業知識和素養的缺乏,有限的的能力和水平,引進和培訓高素質的財務人員被企業忽視。
��三、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與建議
1.加強約束和監督,加大懲治力度
法制化的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點。但是,目前對于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規定,特別是關于財務執行和財務管理等各方面的法規和法律還處于真空狀態,中小企業的特點沒有被考慮進去,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由于這些原因,直接導致其財務管理出現隨意性的傾向。由于這種情況,立足我國的基礎實際情況要充分被分析,其他國家的經驗也要被借鑒,盡快制定出相關的法律和法規。
2.采用科學投資策略,加強風險管理
企業穩健理財是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的基礎,進行科學投資來在適當的情況下擴大企業規模。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就是風險管理作為,科學預測和防范金融環境中的不確定因素也是中小企業必須要做的,同時管理、監控和規避企業的風險也是必須的。
3.加強財會隊伍建設
企業全員的管理素質要被提高,財財務管理隊伍建設也要被加強,人員的監督意識也要被增強。加強素質教育,全員法律意識要不斷被提高,法制觀念也要被增強。只有上下的共同努力,企業管理狀況才有可能被改善,財務管理才有可能被搞好,企業的競爭實力才能被提高。
��四、總結
我國中小企業,目前主要生產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和一些高新技術出口產品,約有1000萬戶,全國總的出口額有60%都是它們的產品,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國家每年工商稅收總額的50%左右都是中小企業繳納的。20世紀90年代以來76.7%的工業新增產值的創造所依靠的都是中小企業。因此,在國民經濟中最具活力的細胞就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不同國家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它主要是相對于大企業來說的,資金投入有限、規模小、經營決策權高度集中、經營模式靈活、生產成本低等是其主要的特點。但中小企業在抵御風險和控制風險的時顯得力不從心,也正是由于其的規模小和靈活影響。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機2008年爆發時,中小企業所受到的打擊,也將中小企業面臨的局勢展示出來了。在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上的問題,本文章雖然提及了一些,但仍有許許多多的問題有待我們去發現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