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漲幅劇烈而且波動性如過山車般引人關注。大宗商品市場越來越受到實體企業的關注,如何應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劇烈變動,使企業能夠部分甚至盡最大可能規避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首先的前提是能夠找到大宗商品價格變化的規律,歸納出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的影響機制。在此基礎上,企業才能有效應對上述因素所帶來的風險。
本文就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為分析視野,以基本金屬銅為例,嘗試探討大宗商品價格受哪些因素的影響,以期對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有所幫助。
1 大宗商品的主要定價方式
1.1 “一對一”的現貨貿易之協商定價
即通過市場交易的買賣雙方平等協商定價,所定的商品交易價格包括即期交易的價格和遠期交易的價格。在此基礎上,又發展出來“一對多”“多對多“的談判定價。在現貨交易的市場上,逐漸發展并成型了大宗商品的電子化的遠期交易市場,例如余姚的塑料交易市場等。
1.2 以期貨價格為基準價格的定價方式
在現貨市場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期貨市場,是目前我國大宗商品交易的主要場所之一。大宗商品品質差別小,其價格波動幅度大且頻繁,尤其是對供求關系,宏觀經濟狀況等因素變化十分敏感,所以正因為存在價格風險,套期保值者需要用期貨交易規避價格風險,同時投資者也可以利用價格波動賺取利潤。
期貨市場上對于大宗商品的定價有以下兩種方式:
(1)間接影響: 期貨市場中形成的價格主要是為了給大宗商品的定價提供參考依據,使得大宗商品的生產,加工和貿易企業以此為參考,及時了解大宗商品的價格變動信息。
?。?)直接影響:在這種方式下,期貨價格成為大宗商品交易的基準價格,即點價交易。即以某月份的期貨價格為計價基礎,以期貨價格加上或減去雙方協商同意的升貼水來確定雙方買賣現貨商品的價格的定價方式。以銅為例,在銅精礦和陰極銅的貿易中通常利用倫敦金屬交易所或紐約商品交易所的銅期貨價格作為點價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期貨價格之所以能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為大宗商品定價,主要還在于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期貨市場能夠產生反應對隨后的現貨價格變化的預期,當影響價格變化的新信息出現時,期貨價格能夠迅速變化,并通過期貨與現貨的套利機制,將信息傳遞至現貨市場,從而使得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緊密融合在一起。
2 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因素分析
2.1 供求因素
供求因素是影響大宗商品的根本性因素,也是起決定性的影響因素。例如自然災害, 金融危機等會導致需求的增減。其次宏觀層面的國家的政策性因素,金融貨幣財政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影響供求關系進而影響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勢。
以銅為例,宏觀經濟變化,市場需求結構調整是推動以銅為首的基本金屬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之一。與大多數商品一致,整個宏觀經濟環境下,寬松的信貸政策較之收緊的信貸政策,銅價的變動較小。當寬松的信貸政策相對穩定時,銅價的方差明顯加大;當信貸收縮時,銅價的變動幅度劇烈。銅成交量的變動情況與宏觀環境下的信貸金融政策的關系如表1所示:
數據取自:世華財訊。
由表1可以發現,信貸政策的變動影響著銅成交量的變動,也影響著銅價的變動。
2.2 國內外政治經濟政策的變化
國內外經濟政策環境的變化,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大宗商品的需求量,從而進一步影響到大宗商品的價格。
仍然以銅為例,作為基本金屬,銅價是大宗商品的風向標。近期滬銅走勢大幅低開,在低開之后,它經過短暫的承壓下行之后,又展開了一波明顯的上漲,銅價雖然價格在上漲,但是在上漲的過程中,成交和持倉一直比較萎靡,特別是持倉方面,出現了價格上升,持倉下降的情況,所以該種價格的上漲過程可能還是難以持續的。造成銅價這種波動頻繁的可能原因:
?。?)從外圍市場來看,歐元區里面希臘政局的不穩可能會令市場擔憂歐債危機的解決前景,特別是它之前的三大政黨相繼組閣失敗之后,市場對于希臘將要退出歐元區的風險是在加大的,另外,德國也將面臨大選,這可能會令之前的德法聯盟會得以瓦解,總體來看歐債危機的前景還是非常令市場擔憂的。
(2)從國內的方面看,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都是出現了明顯的下行。從房地產方面的數據看,4月份的房地產增速降至了個位數,同比僅增長了9.2%,房地產的需求可能會影響到開發商的資本支出行為,這將直接影響到建筑行業對于銅的需求,因此從國內來說,中國因素對于銅價是起到一個明顯的打壓作用,從國際國內兩方面因素來考慮,應該還是處于一種下降的通道中。
2.3 供求雙方起主導作用的一方的影響因素
在實際的市場環境下,大多數的商品的交易并非出于完全競爭的狀態下。以基本金屬銅為例,其買方眾多,競爭充分,我國銅資源產量少,是銅的高需求國家,但是賣方卻只集中少數的壟斷組織手中。最新的例證發生在2010年12月21日,中國海關總署當天公布數據,中國11月銅廣東金屬報價,網進口量較10月份增加37%,銅廣東金屬報價網價(68 340,-330.00,-0.48%),隨后在倫敦和紐約市場都大幅飆升,并創造了歷史新高。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銅廣東金屬報價網合約上漲1.6%,收于每公噸9 353美元。但真實情況可能并非如此。12月21日同一天,LME發布報告,稱有一個交易席位在LME的銅廣東金屬報價網持倉量占到了總量的80%~90%。這樣的持倉量相當于世界所有交易所注冊的銅廣東金屬報價網庫存總量的一半,價值約30億美元。紐約的一位對沖基金經理告訴記者,這個交易席位很可能是某一個銀行,而且可能是自營交易部門購買的與代表客戶購買的量加在一起。LME沒有具體公布這個交易席位是誰。但英美主流財經媒體均引述匿名消息源稱,摩根大通是LME銅廣東金屬報價網合約的最大持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