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我國重要的公共部門之一的事業單位,其工作目的主要是為了國家的公共利益,通過建構社會公益性的福利及服務性的職能機構,實踐其公益性的機構工作特性。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暴露出我國早期實行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著一些弊端,從而使其阻礙事業單位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正確面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應對性的措施,對事業單位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資產缺少監控
為了擴大事業單位的收入,各級事業單位在國家政策允許的條件下都充分發揮自身的有利條件擴展收入,從而更加有利于保證質量的完成事業單位的工作計劃或工作任務。但是,在事業單位收入增加,可支配的資金增加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正之風。如各級事業單位之間相互攀比、盲目求全求大造成資金浪費等。由于缺少固定的資產定期盤算的制度,事業單位各部門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與交流引起固定資產賬實不符。作為國家的事業單位,由于其采購的主要用品集中在辦公家具、車輛及一些辦公用品上,由于缺少統一完善的采購制度,造成了采購人員在實施采購時選擇空間小,容易滋生中飽私囊的一些貪污腐敗現象的產生。
(二)預算執行不合理
為了加強社會對事業單位的監督,我國的事業單位必須公開單位的預算。因此,按照國家對預算管理方面的要求,事業單位必須嚴格編制自身單位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在預算執行中,缺少必要的預算支出管理控制,如一些事業單位沒有嚴格遵守人員經費的定額標準,導致隨意占用公用經費現象時有發生、隨意擴大原有的開支范圍、在財務審批中缺少嚴格的審批制度等等。在預算外的收入方面,一些事業單位私自設立單位小金庫,隨意侵占財政資金和其他收入,未將預算外的收入統一納入單位預算,容易引發濫用職權,侵吞國家財產現象的發生。
(三)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國的事業單位進行財務管理時還采取單一的會計財務制度,由于事業單位在進行預算時,需要將預算內和預算外的資金都納入一套資金核算制度中進行會計核算,如果只采取單一的會計財務制度,在進行財務核算時,無法準確核算本單位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因此,實施單一的會計財務制度明顯已不符合當前社會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方面的要求。另外,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進行財務管理時缺少上級支出與上級補助收入這兩項款項核算,造成事業
單位的財務管理中實施的會計科目混亂,進而無法準確的反映資金的往來動向。
二、改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建立完善的資產監控體系
為了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事業單位在進行資產管理時,應實施嚴格的資產監控,完善資產監控體系。如明確事業單位各部門人員的職責、明確固定資產在轉移及交接時的程序、及時實施對固定資產的清理并備案等。為了防止由于缺少固定的資產定期盤算的制度而引起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賬實不符的情況,應加強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從而杜絕應缺少內部約束導致的各種違反財經紀律問題的發生。如實施落實責任到個人,做到制度管人及責任到人、定期審核資產走向,做到賬賬及賬實相符、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核算流程等等。為了加強事業單位對財產的監控,還應加強財務人員及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教育,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培養,保證財務運行的良好的人員環境。
(二)強化預算管理
作為單位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預算管理貫穿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整個過程。作為事業單位進行各項財務活動的前提和依據,應有計劃的實施單位編制預算,明確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重點。為了保障國家各項事業健康有序的發展,預算作為其重要的物質基礎,事業到位應制定嚴格的預算管理體制,最大化的充分應用單位的財政資金。因此,事業單位在進行預算審定過程中,應按照財務制度規定程序嚴格執行各項財務預算。為了加大預算執行環節的檢查力度,財務部門在實施預算執行時刻按照月或季度為單位,及時的進行檢查預算執行情況,從而了解和掌握到本單位預算執行的情況。
(三)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為了改善因采取的單一的會計財務制度所帶來的弊端,可實行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如選撥素質較高的會計人才,改善會計人員素質、改善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依法行使會計核算及監督的職能、加大會計電算化的步伐,提高工作效率等等。針對會計科目混亂而引起資金動向不明的情況,可在會計科目體系中增加上級支出及上級補助收入,從而適應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從而清楚明確事業單位的這類收入及支出的情況。
三、結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必將阻礙我國事業單位的發展。因此,有必要規范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活動,提高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使事業單位真正為市場經濟的發展發揮效力,促進其自身走上積極的發展道路,從而為社會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