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財務會計工作是以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為基礎,有效的協調學校事業發展及資金供給、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國家、學校和個人的關系,全面實現學校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并為其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全面發展,教育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學校會計管理工作也從本質上實現轉變,為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應全面轉換財務會計管理觀念,不斷分析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全面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及競爭力,最大限度的提高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
一、優化組織結構,加強會計基礎規范
(一)定額、計劃管理的有機結合
加強財務部門與各職能部門的聯系,全面確保資金數額、口徑相互一致,實現賬務明確,為會計基礎工作提供有效依據。加強對物資及資金計劃的有效落實,基層財會人員與各職能部門應有效把關,并進行全面監管,確保資金及物資的合理利用。發揮財務部門的核算及監督職能,加強對學校各項業務活動的管理,并有效的實現數據及信息的及時反饋,為各部門及領導決策提供依據,進而全面加強學校的經營管理,從根本上提升學校收益。對預算指標的有效控制及管理,通過專人及專門機構的管理,實現預算的合理控制,是學校會計管理有效途徑。
(二)加強規范會計基礎工作
全面實行定額管理能夠有效的加強學校會計基礎工作。全面建立定額管理體系,提倡實行預算包干,加強經濟核算工作,為學校會計管理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并以此為標準,全面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學校定額制定方法主要有技術定額法、經驗估計定額法及統計定額法等多種,學校定額管理主要以預算包干定額、物資消耗定額及資金占用定額為主。現階段,學校會計管理整體水平較低,應以事業發展計劃位指導,從實際出發,結合歷年預算執行情況及當期市場情況,整體確定學校各類預算包干定額,并通過有效管理,全面加強學校財務管理工作,實現資金的合理配置。經驗證明,定額工作及學校會計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相互影響的,只有合理開展定額工作,才能為學校會計核算提供有力依據,并全面提升學校會計管理水平,也是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進一步加強對原始資料檔案的管理
全面加強原始記錄管理,能夠有效保證會計資料準確、詳實。會計原始記錄能夠詳盡的反映財務的收支實際狀況,是會計管理工作全面開展的基礎,同時為會計核算工作
提供了一手資料,是會計核算的重要依據。原始記錄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費用開支記錄、工資結算單、材料的收發結存單、設備購置數量和使用質量記錄等都是較為重要的原始記錄,但任何原始記錄都需要以真實性及準確性作為前提保障,只有真實數據才能有效的反映資金實際情況,才能促進會計管理工作開展。這就要求全面進行物資消耗計量,在整體完善計量工作的情況下,確保原始記錄準確、有效。現階段,很多學校主要通過目測、估堆等方法整體計量物資消耗,造成原始記錄不夠詳細、準確、完整。檢測設備落后是影響原始記錄準確性的根本因素,應加大對檢測設施投入,全面提升物資消耗的計量水平,確保原始記錄的準確性,實現會計核算及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同時,要確保原始記錄的迅速傳遞,只有及時的數據才能滿足會計管理工作的需求,及時的了解和掌握情況,保證學校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全面加強原始記錄管理是整體實現會計管理的根本保障,應有效保證原始記錄的準確性及及時性,實現學校會計核算及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三、加強對在崗財會人員的管理
加強會計崗位責任制管理,有效的實現各項責任準確落實,明確會計人員工作權限及各項職責。本著實事求是及堅持精簡的原則,切實實現按制度及要求辦事,保證各項工作都有專人負責,并有專人進行整體檢驗,實現會計工作順利進行。同時,要明確責任,實現責任與權利掛鉤,嚴格進行考核。以此為基礎,各崗位相互配合,互相協作,調動學校財會人員工作積極性,提升整體工作效率。只有全面實現崗位責任制,才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避免賬務不符的情況出現,確保會計工作有序進行。同時,學校財會人員要嚴格執行財務規章制度。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學習了解規章制度相關內容,并運用到工作中,以國家相關規定為指導,活學活用,并不斷完善、創新。在規章制度整體執行過程中,財會人員要樹立良好榜樣,恪守職業道德,杜絕徇私舞弊,針對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要按制度辦事。
四、充分發揮會計職能作用,加強監控力度
會計監督管理是會計管理中重要的環節,是學校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保障,會計監督工作不到位,法律法規就形同虛設,不能有效制止違法亂紀行為,將會影響學校整體教育工作,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因此,有效的會計監督是學校各項工作開展的基礎。這就要求會計部門全面加強內部監督,有效的對違背學校利益的行為進行監督管理。會計從業人員素質是整監督工作的關鍵,應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恪守職業道德,認真學習《會計法》,針對領導提出的相關建議進行分析判斷,以《會計法》相關規定為指導,積極執行學校領導合理建議,并針對不符合財務制度的行為要及時制止,嚴格做好會計監督工作,為學校決策提供依據。
五、現代化會計人才的塑造與培養
全面提升學校財務會計人員素質,使其成為高水平、高素質的會計隊伍,并實現學校會計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有計
劃的在職教育是整體提升財務人員素質的有效途徑,并整體提升其道德品質,擴充知識面,強化專業技能。學校在整體管理工作中,要權利支持財會人員進行學習培訓,并為其提供變了條件,實現崗位輪換制度,保證財會人員全面了解各項工作,提升工作能力。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各種專業培訓,如會計、金融投資、審計、經濟學等相關專業培訓。伴隨我國改革的深入,各項政策制度也隨之進行變革調整,這就要求財會人員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同時還要針對相關經濟法律、財政稅務等知識進行學習,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強化個人能力,通過不斷的學習,整體提升學校會計人員素質,進而實現學校財務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提升學校收益。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校在具體實施會計管理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加強多個環節、崗位、程序上的管理、監控,同時應加強重視各在崗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身處于教育事業中,應樹立清正廉潔、公開民主、專業嚴謹的工作作風,在提高會計處理、管理業務水平的同時,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促進教育事業、會計工作的改革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