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前言
圖書采購工作是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圖書館館藏的數量和質量,影響著讀者需求的滿足程度和圖書館的服務效益。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圖書市場空前繁榮,出現許多新情況、新變化,文獻出版數量激增、類型不斷增加、銷售渠道呈多樣化,特別是作為圖書館與出版社溝通橋梁的館配商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使圖書館圖書采購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協調圖書館與出版社、館配商的合作,在龐雜的圖書資源中采購到既節約經費,又符合圖書館館藏結構要求、滿足讀者用戶需求的圖書,是圖書館采購人員不斷探索的課題。
二、SEO優化理論及其對圖書館圖書采訪的啟示
SEO是由美國“關鍵詞宗師”丹西斯提出的基于三個因素平衡的一個搜索引擎營銷和優化戰略:營銷戰役的成本獲得的流量的質量、所帶來的流量總和。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三者的關系,西斯提出了“SEO三角形”理論,三角形的頂端是“較低投入/成本”,這是共同追求的一個目標,如果用來發展客戶的成本超過了利潤,就是虧損;三角形的左下角是“更好流量”;三角形的右下角是“更多流量”,誰都想低成本、得到更好質量的流量、流量越多越好,但事實上你不可能把焦點一起放到這三點上,只能在三者中尋找平衡點,對三點都能給予加強從而減少成本的增加帶來的不利影響。SEO三角形理論追求的是影響事物的三要素的平衡,通過三方的加強而減小對事物的不利影響,SEO理論對高校圖書館圖書采訪有重要的啟示。當前館配市場,圖書館、出版社、經銷商是影響館配市場健康發展的三個關鍵點,互相影響和制約,任何一方利益受損都會影響其他兩方的利益,進而嚴重阻礙整個館配市場的正常有序發展。雖然有學者提出“圖書館――出版社”的圖書采訪模式,筆者認為不可行。一方面出版社比較多,圖書館沒有充足的人力和時間與每家出版社談折扣與加工(對出版社實行招標更不可行),另一方面出版社對圖書的加工暫時無法做到統一和規范。借鑒SEO優化理論,正確合理地處理圖書館、出版社、經銷商三者關系,顧全三方利益,達到三者相互制約共同發展,是館配市場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三者關系中,圖書館處在最上層,是出版社和經銷商共同服務的消費終端,追求以盡可能低的成本獲得較高質量的服務;左下角是出版社,是館配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基點,它的圖書產品質量決定著館配市場健康狀況,追求好質量帶來好流量;右下角是經銷商,是連接出版社與圖書館供需信息的橋梁紐帶,追求較高銷售量和銷售額,是館配市場暢通的重要結點。在實際操作中,出版社將圖書出版信息同時發給圖書館和經銷商;經銷商將全面收集的書目信息發給圖書館,圖書館根據需求選訂圖書,將訂單發給經銷商,經銷商配好書發給圖書館的同時,要將未配到的圖書細目及時反饋給圖書館;圖書館再將經銷商反饋的未配書細目發給出版社,由出版社協助查明未配書詳情;圖書館最后根據實際情況對未到書進行追訂或撤訂,并對誠信書商以鼓勵、對無信書商以警告甚至解除合約。出版社、經銷商、圖書館三者的良性循環維護著館配市場的健康發展。
三、當前館配市場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全面性、權威性的書目信息平臺,出版社與圖書館的供需信息不對稱。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完善,我國圖書的發行由原來的新華書店單一渠道發行轉變為出版社、各行業、各專業系統、圖書公司、個人等多渠道發行,圖書市場不斷擴大,出版發行信息分散和無序。目前雖然有《社科新書目》、《科技新書目》等全國性書目報,《新書目錄》、《征訂目錄》等新華書店的圖書信息報,有出版社的圖書信息資料、書商提供的自編書目數據等,具有一定的覆蓋面,但由于費用、銷售量等利益因素存在,書目信息的全面性、權威性大受影響,而且書目之間重復很多,即使現采也因館社雙方的資金、人力等原因無法進行充分的交流。出版社與圖書館的供需信息缺失統一的中介,館社信息不對稱,過分依賴經銷商,造成出版社售不出去書、圖書館漏購的現象經常發生。
2.圖書館招標制度不完善使經銷商的惡性競爭有滋生的土壤。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高校圖書館圖書招標采購充分體現了其優勢的一面:書商的透明讓利,防止圖書采購腐敗現象發生;書商的競爭使圖書館獲得更多增值服務,利于提高采訪工作質量與效率;資質好的書商可以通過價格、服務優勢贏得更多的用戶。但由于招標制度的不完善,也給采購帶來許多突出的問題。圖書采購招標一般是每年進行一次,中標書商存在不穩定性,與不同書商進行新的合作總是有大部分的磨合期,書商也會因疲于奔波于各單位的招標,而影響圖書的配置、加工;有些圖書館采購招標時,評標委員會中只有館長一個圖書館人參加,其他評標人對于圖書采購需要大量的后繼加工與服務不了解,只看重折扣,使折扣率異化為書商中標手段,給一些無信書商低折扣的惡性競爭提供了機會。書商提供優質圖書與服務必須有成本支出的,惡性低成本中標后,書商的服務無法保證,一些優質高價的科技類圖書、核心出版社的圖書,無法及時保量配到,嚴重影響圖書館的科學館藏建設。
3.出版社出版圖書質量的滑坡是館配市場的一大頑疾。近年來我國圖書出版事業發展迅速,圖書市場異常活躍,圖書出版種數增長很快,2009、2010年出版圖書種數分別以8.86%、8.63%比例上漲,數量激增的背后是圖書質量的滑坡。在競爭激烈的出版環境中,出版社為求利潤,冷卻了專業性強、使用價值高、銷售數量小、銷售時間長的學術圖書,大力出版周期短、銷售快的“熱點”書,甚至簡單賣書號出版,不惜選題撞車、內容雷同、重復出版、同書異名、格調低下;大學社的高職高專書增加,以科技類圖書著名的出版社大量出版養生、國學、野史書;計算機書更是重出不窮。圖書質量的滑坡,不僅損毀了出版社的信譽,更給高校圖書館的圖書采購增加了困難,難免將質量不高、利用價值低的圖書采購入藏,嚴重影響館藏質量、結構與功能。
四、基于SEO優化理論的高校圖書館圖書采訪策略
1.圖書館爭取招標話語權,使中標商的服務能力和信譽有保證。圖書館要在采購招標中爭取主動地位,爭取話語權,不要讓招標采購這種利大于弊的采訪形式因為制度的不完善而造成弊大于利,給圖書采購工作帶來困難。圖書采購不同于普通資產采購,它的購買期限較長,包含較多的服務項目和質量要求,一次招標影響至少一年的圖書采購工作和圖書質量,甚至影響部分圖書的連續性。圖書館在圖書采購招標時爭取話語權,即使本館人員不能多人參加招標,也應多邀請熟悉圖書館業務、圖書市場行情、圖書采購特點的人員參與評標,杜絕低折扣的惡性競爭發生。盡可能多的吸引資信優良、服務質量口碑好的經銷商競標,爭取延長一次招標的合同期限,減少圖書館與書商的磨合,使書商較好的熟悉圖書館的加工要求與館藏特色,從而有針對性的提供書目信息,較穩定的提供書源,較高質量完成圖書的外部加工工作。
2.加強圖書館與出版社的溝通聯系,共同對經銷商進行合理監督。圖書館界應呼吁中國新聞出版總署或全國圖書館工作委員會建立一個統一的公益性、全面性、權威性的書目信息平臺,使圖書館的圖書選購有據可依。在統一書目檢索平臺缺失的情況下,圖書館必須與出版社,至少與核心出版社、館藏重點出版社保持常態化的溝通聯系,由被動接受書目轉為有目標主動收集圖書信息,掌握本館重點藏書的出版動態,及時向書商征訂圖書。對于書商訂不到的圖書,圖書館可以反饋給出版社進行查詢。通過與出版社的交流,圖書館不但可以掌握一定的新書出版信息,還可以掌握書商的配書周期是否合理、圖書到館率是否科學,進而對書商的服務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將訂單向信譽好、忠誠度高的書商傾斜,并為下一次采購招標提供評標依據。
3.科學制定選書機制,敦促出版社出書高質量、高水平。高校圖書館藏書建設是為滿足學校教學科研需要的,科學館藏體系的建設,是圖書館服務好的基礎,它不僅需要圖書館專職采訪人員根據館藏特色連續采購,更離不開師生讀者的薦購及參與現場購買。隨著圖書出版量、圖書價格的激增,圖書館購書經費的相對減少,由讀者薦購、選購圖書將成為圖書館圖書采訪的主要形式,圖書館采訪人員的中介橋梁作用將更突出,即為用戶提供較全的新書目信息、快捷采購師生推薦圖書、新書到館及時通知用戶借閱。特別是高校教師用戶,不但是圖書的消費者,更是學術圖書的主要出版者,由教師選購圖書,將大大提高圖書采購的針對性、科學性、適用性,圖書館要通過學校干預、增加教師圖書借閱冊數和延長圖書借閱期限、多渠道快速購書等辦法鼓勵教師參加圖書采購。由教師推薦采購的圖書量占到一定比例時,出版社的圖書銷售量將由其出版圖書的質量來決定,敦促出版社出書選題、選擇著者都有較高要求,出版高質量、高水準的圖書。
五、結語
高校圖書館作為信息的組織者和傳播者,為高校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教育發展提供著不可忽視的信息保障作用,作為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圖書采訪,是圖書館實現信息服務的重要基礎條件之一。隨著網絡和計算機等現代科技在出版和圖書館等領域的應用,特別是開放獲取理念在世界范圍風起云涌時,圖書資源的出版、發行、營銷都發生了全新的變化,給圖書采訪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和創新研究課題,圖書館需要根據形勢的發展,不斷探索科學的采訪機制,優化采訪策略,建立科學的圖書館藏體系,最大限度滿足讀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