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高新技術迅猛發展,社會更加大了對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普通高等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工業化、生產社會化、現代化以及信息化的人才輸出重要部分;普通高等院校與企業合作教育模式是指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經營以及資源共享、信息互通、人員交流等方面所建立的互利互惠、互補互促的聯合與協作關系。高等學校與企業合作是現代科技發展與經濟增長的根本要求,是當今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總趨勢。各個高校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實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學校與企業利用各自的優勢條件共同培養學生,學生在高校的前三年進行系統的理論學習,在第四年到各個企業去實踐學習,這一過程是理論學習最好的提高方式,為保證學生能夠與學校的教師、企業的工程師以及異地的學生之間保持暢通有效的交流,研究開發一種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信息化管理平臺是必要的。本文就人才培養模式的特征、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以及系統實現幾個管理信息系統的必要階段的研究進行闡述,以此來滿足學生、教師以及企業之間的異地交流需求。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指導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實施人才教育的過程的總和。本文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制定校企合作“3+1”培養方式,即學生將在3年內完成在學校教學計劃規定的專業理論和實踐課程的學習(融入CDIO教學理念),在大學最后1個學年對學生實施與企業的課程置換,即學生可以進入與學校合作的企業參與完成企業的實際項目,真正投入到企業踐中去的人才培養方案。
三、信息化管理的設計與實現
1.系統的需求分析。本文中闡述了經過對企業、高校教師以及學生三方面的深入研究、在符合高校校企合作理念的基礎之上得到了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的信息化平臺的需求分析。從系統角色權利分配的角度進行系統的需求描述,主要分教師、學生、管理員以及企業四個角度。
(1)教師權限功能。設置信息管理,即可以查看相應的學生信息,修改個人的基本聯系信息;設置公告管理,即對相應學生發布新的公告,修改個人已經發布的公告,刪除個人已經發布的公告,查看學校管理員發布的公告,公告可附帶附件。對所有公告可以進行留言,刪除和修改個人發布的留言;設置任務管理,即對相應學生發布新的任務。查詢已經發布的任務,并可查詢任務的完成情況。
(2)學生權限功能。同樣設置信息管理,即學生查詢個人信息,修改個人的聯系信息,學生可以查詢相應教師的相關信息;設置公告管理,即學生查詢相應教師發布的公告,下載附帶的附件。對公告進行留言評論;設置學生的任務管理,即查看相應教師發布的任務,并可以對其恢復完成。學生可查詢個人的任務情況,并對個人完成的任務進行二次及多次完成,不可修改和刪除。
(3)管理員權限功能。設置管理員的信息管理,即錄入用戶信息,管理相應權限;設置公告管理,管理員統一發布學校新的公告,查詢、刪除和修改個人發布的公告,設置數據管理,管理員對系統的數據庫數據備份與恢復數據庫數據。
(4)企業用戶權限功能。設置企業指導人員的信息管理,即個人信息管理以及在本企業實習學生相關信息查詢;設置公告管理,發布企業相關公告,查詢學校公告。
2.系統的設計。
(1)系統總體結構與處理流程。系統的總體結構由三層完成,其中Web網頁展現層主要負責請求的發起和結果的展示;第二層為Java程序完成的控制層,主要負責接收請求和處理請求。它按照MVC架構模式編寫,使用接口處理層與層之間的聯系;第三層為MySQL數據層,主要負責存儲數據。業務的處理流程為用戶通過Web網頁提交Ajax請求,Java服務端對請求進行解析,請求獲得數據,將結果反饋回Web網頁,進行局部更新顯示。
(2)系統接口設計。主要是要規劃整個系統的運行流程和總體的概括設計,圍繞之前的處理流程進行詳細分化,一部分是業務邏輯流程,一部分是整個系統的數據流程,將其分化然后在編碼時進行組合,保證系統的高內聚低耦合以及系統的流暢性。首先,邏輯接口的設計部分實現主要在Java程序,系統使用MVC模式架構,在層與層邏輯處理中使用接口化模式,即:條用接口返回接口實現類,又稱層管理器。在整個Java系統中主要存在兩個層管理器,一個是服務層層管理器(ServiceManager),一個是數據層層管理器(DaoManager)。在管理器中接口對應實現類,使接口和實現類分開,以方便二次開發和實現高內聚低耦合。其次,數據接口部分實現是在Web網頁層是通過Ajax向后臺發起請求后,成功則獲得相應請求數據,控制請求是通過Struts實現的。數據請求是通過Json傳送實現的。在Java程序中,Dao層通過連接池實現Java和MySQL數據庫進行連接,獲得操作數據庫權限。
(3)業務邏輯處理結構。用戶通過Web網頁層中ExtJs框架生成的網頁發起Ajax請求,通過Struts進行請求分類和數據攜帶,請求分類后調用不同的服務層層管理器獲得請求處理,在服務層分辨不同的請求向數據層層管理器進行請求獲得相應的數據然后返回服務層,數據在服務層進行處理后提交回Struts進行向Web網頁層傳送,然后顯示給用戶。
(4)數據庫設計。本系統的數據庫設計采用ERStudio工具完成。根據系統的功能需求分析確定每個數據庫表的詳細字段,然后使用工具生成模擬的ER表,本系統共有19張數據庫表,此處由于篇幅原因只選擇了登陸信息表、教師信息表進行闡述。登陸信息表包括所有的登陸信息,主鍵為登陸賬號(login_id),設立登陸密碼(login_pwd),上次登陸時間(login_time)、上次登出時間(logout_id)、登陸狀態(login_status)字段。教師表包括所有的教師信息,主鍵為教師編號(teacher_id),設立教師名稱(teacher_name)、教師性別(teacher_sex)、教師電話(teacher_phone)、教師辦公電話(teacher_officePhone)、教師辦公地址(teacher_officeAddress)、教師郵箱(teacher_email)、教師QQ(teacher_qq)字段。登陸信息表、教師信息表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
3.系統的詳細設計。
(1)Web頁面的詳細設計。進入系統后,頁面主要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部題頭部分和下部內容部分。使用ExtJs布局格式進行布局,題頭部分主要顯示用戶登陸信息和網站標題。內容部分分為左右兩個部分,左側顯示標簽信息,主要控制右側內容顯示部分的顯示。
(2)Java程序詳細設計。本程序采用MVC設計模式,并使用struts框架開發。在軟件工程思想中,為了使系統更健康,更持久,使其可以不斷更新、升級,代碼中間分成若干層,采取“高內聚,低耦合”的設計思想,將Java后臺代碼分成以下控制層、服務層、模型層。
控制層: 所有*.java類中出現大量如“action”和“form”字樣,此為struts框架的基本結構,很好實現了MVC設計模式的思想。Action和actionform也是struts框架的重要組件。Action繼承于系統的action類,actionform繼承于系統的actionform類。主要接收前臺Ajax請求,然后把請求所需要的數據傳給服務層,經過服務層處理后將成功的數據或失敗的信息反饋給前臺展現層。Action處理(Action)層、Action數據(ActionFormBean)具體實現如圖2所示。
服務層:Service層,所有請求的處理邏輯都在這里進行,主要有三層組成,層管理器、接口層、接口實現層。在服務層外部實例化一個層管理器,調用相關的接口,返回一個對應的接口實現類,完成對業務的處理,如圖3。
模型層:Dao層,主要負責數據庫連接,數據請求和處理。主要有四層組成,層管理器、接口層、接口實現層和數據庫連接層。在服務層外部實例化一個層管理器,調用相關的接口,返回一個對應的接口實現類,完成對業務的處理,如圖4。由于篇幅限制,此處略去數據庫連接層(Connection)、數據對象(Bean)具體實現類的詳細設計描述。
4.系統的代碼實現。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以教師權限登陸以及登陸后的部分管理信息系統的界面代表,如圖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