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財會2001.9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探討
張桂芝 莫文蘭
一、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劃分為內部管理控制制度與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兩大類。內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對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沒有直接影響的內部控制。制定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的在于:保證組織機構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轉,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與有效運用,提高經濟核算(包括會計核算、統計核算和業務核算)的正確性與可靠性,推動與考核企業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評價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企業財務管理系統電算化已經普及,但計算機信息失控、破壞情況日趨嚴重,從而造成責任不明、相互推卸等問題,其關鍵在于計算機核算軟件存在著密碼缺乏牽制性,常用的密碼設置方法已不適應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管理和發展,所以財務管理電算化應提高會計信息的保密程度,避免信息泄漏及對實體信息破壞。內部控制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只要企業存在經濟活動和經營管理,就需要加強內部控制,建立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
二、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內容
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深化會計改革過程中,企業在遵守會計準則的基礎上,應以本單位會計工作實際出發,建立健全和強化自身合理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控制制度。對這些會計政策和會計控制制度,應作出書面文字規定,這樣,不僅有利于企業有關人員了解處理日常會計事項的政策和方法,也有利于企業會計政策的前后連貫。
1.明確規定處理各種經濟業務的職責分工和程序方法
2.明確資產記錄與保管的分工、規定管錢、管物、管賬人員的相互制約關系,旨在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
3.明確規定保證會計憑證和會計記錄的完整性和正確性要扎
4.明確規定建立財產清查盤點制度。
5.明確規定計算機財務管理系統操作權限和控制方法。
(1)計算機代替手工填制記賬憑證是相當容易的,并且比手工制作的憑證更規范,效率更高。但是難以給查賬和審計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可以先由計算機填制輸出記賬憑證,然后由有關經辦人確認后簽名或蓋章、無簽名或蓋章的視作無效憑證,不得進行賬務處理。設置主輔操作員進行兩次輸入,僅僅是為了防止數據輸入時錯誤,對于原始憑證與記賬憑證中的差錯卻無法校正,連事后控制的作用也發揮不了。因此,可直接由主辦會計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操作計算機制作記賬憑證,并將數據存入一個隱時數據庫中,以便調出修改。同時應對輸出的記賬憑證確認后簽名或蓋章,然后交稽核員稽核,對于審核無誤的記賬憑證,稽核員交出納進行收。付款,并操作計算機將主辦會計存入臨時庫存中的憑證數據轉入正式數據庫中,以便進行賬務處理。
(2)電算化可以大大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和會計工作的水平。但是,不能以此代替原手工會計處理中已建立起來的內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同時,還應加強對電算化系統的管理,這是會計系統安全、正常運行的前提。要明確系統管理人員、維護人員不得兼任出納、會計工作,任何人不得利用工具軟件直接對數據庫進行操作,程序設計人員還應對數據庫采用加密技術進行處理,嚴格按會計電算化系統的設計要求配置人員,健全數據輸入、修改、審核的內部控制制度,保障系統設計的處理流程不走樣變型。
(1)對會計電算化進行內部控制。主要是對存取權限進行控制,設多級安全保密措施,系統密碼的源代碼和目的代碼,應置于嚴格保密之下,從計算機系統處理方面對信息提供保護,通過用戶密碼合法查詢出該用戶不應了解的數據。操作權限(密級)的分配,應由財務負責人統一專管,以達到相互控制的目的,明確各自的責任。
三、內部控制制度實施的主要措施
1.企業必須重視對內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員的選用。內部控制制度設計得再完善,若沒有稱職的人員來執行,也不能發揮作用,企業的用人政策直接影響著企業能否吸收有較高能力的人員來執行內部控制制度。要杜絕賬戶設置不合理、記錄不真實的情況,完善會計控制制度的職能作用,則必須重視對內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員的選用和培訓,提高財會人員的素質,定期進行考評。
2.企業必須發揮內部審計機構的作用。內部審計機構是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的一項基本措施,內部審計工作的職責不僅包括審核會計賬目,還
包括稽查、評價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業內各組織機構執行指定職能的效率等。
3.應發揮國家審計機關、部門審計機構的權威性和監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價,以杜絕企業管理部門負責人濫用職權所造成的內部控制制度形成虛設的情況。
作者單位:雞西市路橋建設總公司
黑龍江省農墾第四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