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環扣緊成本鏈,人人念好成本經
關于成本控制,國內外一些知名企業創造了許多成功管理模式,探索出一系列先進的方法,如:邯鋼的“成本倒擠、層層分解、一票否決”;豐田的“通吃上游、擰干毛巾上最后一滴水”;海爾的“零距離、零庫存、零資本”;紅太陽集團總裁楊壽海大手筆設計并正在穩步推進的“上下游偶合的供應鏈、上中下游一體的產業鏈”即“兩鏈”模式等等。正如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所說:“成本控制是一門花錢的藝術,而不是節約的藝術。以節約為成本控制的理念的企業只是土財主式的企業……”
控制成本必須根據企業的成本戰略,按照成本形成的價值鏈,建立從設計成本、采購成本、生產成本、儲存成本、銷售成本、質量成本、安全成本等全方位、多角度、突破企業邊界的成本管控體系。紅太陽集團雖然掌握了 “吡啶堿”產業化合成新技術,具有與世界跨國公司并駕齊驅的資本、技術、人才實力,但成本控制仍是集團的永恒核心主題,筆者在本文中擬對“兩鏈”模式框架下如何做好產品成本管控進行探討。
一、產品設計環節的成本控制
產品成本很大程度上是在產品設計階段決定的。根據資料顯示,設計階段決定了整個產品生命周期成本的70%以上,而所需現金流出僅占5%左右。事實上,一旦產品設計完成,成本在以后階段降低的空間相當有限,因此,成本控制必須從設計開始。成本設計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貫徹精益設計思想。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以整體優化的觀點合理地配置和利用企業擁有的生產要素,消除全過程一切不產生附加價值的勞動和資源”。即在保證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前提下,減少不必要的成本環節,達到高質量、高效能、低成本;(2)清楚競爭對手生產工藝和成本構成。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在摸清和分析競爭對手產品成本構成的基礎上,不斷改善自身的產品成本設計,并通過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攤薄固定費用,用“低成本、低價格”戰略一舉占據行業壟斷地位;(3)了解市場、了解客戶需求。市場是產品最公正的評委,客戶是產品的真正裁判,只有了解市場需求、了解客戶需求,才能設計出高性能、高質量、低成本的產品。
二、材料采購環節的成本控制
一般情況下,產品成本構成中材料成本均占較大的比重,據統計資料顯示,多數行業材料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例達50%以上,紅太陽的核心產品的材料成本更是占到產品總成本的近70%,所以生產成本管理的重點應放在材料成本的控制上,而降低材料成本必須從采購環節開始。
材料采購中必須遵循“比質、比價、比信用期”的采購原則。比質、比價采購是指采購同一材料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同等質量比價格,同等價格比運距,同等運距比售后服務,在進行多項比較后,再擇優采購材料的一種采購方式。
質量是產品的生命,只有在保證材料質量的情況下,方能進行比價采購;比價,不是價格最低,而是成本最低。以紅太陽為例,在具體的采購操作中還應該靈活運用:(1)集中采購。集中采購具有數量優勢、取得價格優惠、更低的運輸成本、更優的信用條件、穩定的供應商;(2)聯合采購。需求相同的材料,南生化、當涂、椏溪、重慶各生產中心聯合采購,實行聯購分用,調劑余缺;(3)第三方采購。國外的經驗表明,與企業自己進行采購相比,第三方采購往往可以提供更多的價值和購買經驗,可以幫助企業集中精力專注于核心競爭力;(4)全球采購。全球采購不是什么新鮮事物,國際跨國公司早已在全球采購元器件和產成品。世界金融危機,能源危機、經濟的不景氣,企業為降低采購成本,在全球范圍內的低成本國家采購已十分普遍。
三、生產環節的成本控制
(一)材料成本的控制
降低材料消耗,是降低產品生產成本的又一有效途徑。為此,必須重視材料消耗的節約,嚴格控制材料消耗的成本關。
1.要制訂好材料單耗定額
積極、先進、合理、可行的物耗定額標準對成本的影響舉足輕重。物耗定額先進是最大的節約,反之物耗定額不合理則是最大的浪費。物耗定額必須由技術(工藝)部門、生產管理部門、生產車間共同制訂,制訂時必須依據自身工藝水平,既不高不可攀,也不過于遷就,同時也要參照國內外優秀企業特別是競爭對手的物耗定額,既不坐井觀天,也不拔苗助長、不切實際。物耗定額制訂后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技術進步、工藝改進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斷修正、與時俱進。
2.工藝消耗定額培訓
物耗定額一經確定,工藝技術部經理應根據生產加工要求規定的相關技術參數,對車間主任、工段長、操作工等進行工藝消耗定額的培訓。
3.制訂考核辦法
生產管理部、人力資源部、薪酬考核部門根據既定的工藝消耗定額文件,制訂出相應的考核辦法,明確各相關部門和個人對單位物耗超支、節約的獎懲措施和標準;
4.做好現場控制
車間主任在產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對原材料消耗進行有效控制。(1)限額領料:根據生產計劃和原材料消耗定額計算出原材料消耗總量,按總量限額領料,盡量減少“多領多退、先領后退”的情況出現;(2)合理加工:原材料須按照“科學排料、量體裁衣、正確劃線”的原則,盡量減少邊角料的出現。就紅太陽而言,主要是嚴格按照工藝規定的標準投料,準確掌握溫度、壓力、時間,拿捏好投料的最優量和最佳時點;(3)邊角料回用:對在原材料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邊角料,若能拼接,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盡量與原材料拼接使用;若不能拼接,須對這些邊角料進行整理再加工,留作他用,努力做到材盡其用;像紅太陽使用的五金材料一類,對更換下來的部件能修繕的要修繕,盡量做到修舊利廢;(4)定期盤點:每月組織做好現場倉庫原材料的盤點工作,從而準確計算出實際產品的各項物料單耗;(5)會診、分析、總結:工藝(技術)部、生產管理部、車間主任、工段長共同分析、共同會診,把各種材料的實際單耗與預算定額標準進行比較對照,找出差異額,分析出成因,提出改進措施;(6)兌現獎罰,及時激勵:必須定期對物耗節省的班組、工段長、操作工、車間主任、予以獎勵,反之對物耗超支的則進行必要的處罰。考慮到激勵的時效性,評定周期不宜太長,一經評定,必須即時兌現、及時激勵。同時將考核兌現結果在車間看板、企業的內部公示欄進行公布,增加考核的透明度。
(二)人工成本的控制
控制人工成本,必須首先做好定崗定員,做到以崗定人,而非以人設崗,在此基礎上,對直接和間接的崗位進行評價。對生產現場作業人員應采用“工時定額評價法”評價其工作效率;對部門科室等間接人員應用“直接和間接比率法”和“工作分析法”評價人員的多寡和余缺,根據國外的經驗,一般中小型企業,直接人員與間接人員的比是8:1;大型企業為7:3;粗加工企業是9:1。當然這些比率并非就適合我們,我們應根據自身行業特點、自動化程度、經營管理的需要,特別是瞄準競爭對手,確定本公司的合理比率。
降低人工成本,還必須注意和考慮:精簡組織、人才合理使用、穩定員工隊伍、提升員工素質。
四、庫存成本的控制
紅太陽公司的庫存成本包括:原材料庫存、成品庫存,五金材料,筆者僅就成品庫存和五金材料的控制作一些探討。
(一)成品庫存的控制
多數產品并非一年四季均衡銷售,有淡季、旺季之分,所以對許多企業來說,合理的成品庫存是正常的,零庫存只是企業追求的理想目標,但如果擁有過多的存貨,必為之付出大量的儲存成本,吞噬企業的利潤。不僅資本循環無法完成,而且當大量的資金被存貨占用必然給資金鏈的帶來挑戰,企業財務風險也隨之加大。DELL公司總裁邁克·戴爾說 “庫存不是資產而是負債”,豐田更是一針見血指出“庫存是萬惡之源,降低庫存過程是一個改善管理的過程”。
1.庫存成本的構成
庫存成本中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資金成本:存貨占用著大量的資金,不但要承擔沉重的利息負擔,而且會損失資金的機會成本;(2)儲存成本:存貨管理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付出倉儲費、保管費、裝卸費、保險費等;(3)減值損失:許多企業往往只注重存貨收、發、存的實物保全,而忽視價值形態的變化,賬面價值不一定等于可變現凈值;(4)隱性成本:是一種隱藏于企業總成本之中、游離于財務審計監督之外的成本,它并不是財務報表上記錄的成本,而是潛在的一系列風險成本,如安全、產品過時等。
2.降低庫存成本的方法
降低庫存成本,對企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世界知名企業都有一系列成熟的好方法,但歸納起來不外乎幾下主要幾點:
(1)確保產品質量。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質量、信譽這是關系到所有企業的生存大計,也是降低庫存減少儲存成本的首要條件;(2)爭創世界名牌。名牌名品,自然銷路不愁;(3)做好市場的分析和預測。時刻關注國際國內市場動態,對銷售預算進行動態修正,根據訂單安排生產;(4)創新營銷方式。實行海爾的“人單合一”和紅太陽的“套餐式經營、捆綁式銷售、差異化競爭”營銷模式,變推銷為營銷,變銷庫存為銷產品,變重發貨為重銷售,改變那種“年初給經銷商拼命壓貨,而年終經銷商給企業拼命退貨”的被動局面;(5)做好服務工作。通過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讓更多的客戶和消費者在得以實惠的同時,對企業有更大的忠誠度,使產品有更好的美譽度,使企業的持續發展和客戶的連續開發得到保證。也為公司產品打造品牌、拓展銷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6)建立存貨ERP管理系統。實行庫存存貨和發出存貨的信息化管理,隨時準確掌握存貨情況,及時調劑余缺;(7)及時處理不良品和即將過期產品。及時處理不良品和即將過期產品,有利于減損失和資金占用,防止沉淀商品出現;(8)靈活運用現金折扣。銷售人員心中要有一個大成本的概念,對于同質化、競爭激烈的產品,除做好售后優質服務爭取客戶外,還要靈活運用現金折扣增加銷售、擴大銷售、降低庫存。
(二)五金材料的管理
1.實行ABC管理法
實行ABC管理法進行五金材料的庫存管理時,要做到分清主次、分類管理、合理庫存、節約資金。
2.試行超市式采購
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對于生產車間所需的常用五金材料、各種易損件、及單件價格較低但全年消耗總額較大的物資用品,可試行超市式采購,即吸引、選擇生產相關物資的企業,將他們所生產的、本公司所需的物資用品存放在自己公司倉庫,每月根據內部各用料單位領用的數量和規定單價給客戶結算,對于還未領用的物品可作為客戶的物資委托企業保管,其所有權歸屬客戶所有。采取這種方式能大大降低采購成本和采購價格,還能減少儲存成本,并能防止購入而長期不用的情況出現。
3.及時定期清盤庫存
定期清盤五金材料庫存,對長期不用的沉淀物品進行清理,能退則退,不能退則換,既不能退又不能換的要及時處理變現。
當然,企業任何管理舉措要落到實處并獲得成功,都必須以人為本,成本管控也不例外,不能忽視員工對成本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是降本增效的最好辦法,因此必須把人置于成本管理的中心地位,變“職業人”為“事業人”,從而激發內生的管理動力,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人人重視經濟責任,人人講究經濟效果,人人分析經濟活動,人人關心經濟效益”的氛圍,否則再好、再先進的成本管控方法也是一紙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