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確閱讀對象及分析范圍:比如,提供給財務部領導可以專業化一些,而提供給其它部門領導尤其對本專業相當陌生的領導的報告則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時提供給不同層次閱讀對象的分析報告,則要求分析人員在寫作時準確把握好報告的框架結構和分析層次,以滿足不同閱讀者的需要。
了解讀者及領導對信息的需求:記得有一次與業務部門領導溝通,他深有感觸地談到:你們給我的財務分析報告,內容太多、太長,應該是花了不少心思。遺憾的是我真正需要的信息卻太少。因此,在寫財務分析報告之前,要多與領導溝通。
有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財務分析報告的框架具體如下:報告目錄―重要提示―報告摘要―具體分析―問題重點綜述及相應的改進措施。無論是“重要提示”,還是“報告摘要”,都應在其后標明具體分析所在頁碼,以便領導及時查閱相應分析內容。這樣就能讓領導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對報告的整體性認識以及本期報告中將告知的重大事項。
與經營緊密結合:每一個財務數據背后都寓示著非常生動的運營脈絡。財務分析人員可以通過對業務的了解和明察以及自身所具備的對財務數據敏感性的職業特性,來判斷經濟業務發生的合理性、合規性,從而真正為業務部門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
突出重點深入剖析:分析內容應當突出當期財務情況的重點,抓住問題的本質,找出影響當期指標變動的主要因素,重點剖析變化較大指標的主、客觀原因。通過對現有大量詳細資料的反復推敲、印證,得出對企業財務狀況客觀、公正的評價。
定期與日常分析相結合:年度、季度、月度分析固然重要,但隨著財務決策對信息及時性要求的不斷提高,要求企業能夠及時分析企業日常的財務狀況、獲利能力、資產管理能力以及企業的未來發展趨勢,甚至要求對財務狀況進行實時分析。
報表分析與專題分析相結合:在實際工作中,財務分析往往缺乏與閱讀對象的溝通,缺乏對主要經營事項進行有的放矢的專題分析。
因此,企業財務分析報告應圍繞領導和廣大干部職工最關心的熱點問題和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來展開,傳遞對領導決策有用的信息,真正起到參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