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內部審計注冊會計師論文 > 上市公司獨立審計欺詐的法律風險

上市公司獨立審計欺詐的法律風險

摘要:基于對目前法律環境的分析,我認為應該對一些不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進行修改和完善。從現實情況看,研究這個問題具有更大的理論與實踐價值。這也是我寫這個題目的初衷和目的。
關鍵詞:審計欺詐 法律風險

一 獨立審計欺詐的有關理論
(一)審計欺詐的概述
1.審計欺詐的概念界定。審計欺詐又稱審計舞弊,是指審計師(注:本文所稱審計師包括注冊會計師及其組織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與被審計單位串通,對明知有重大錯誤的財務報表發表不恰當意見的行為。
2.審計欺詐的主要特點。審計欺詐的主要特點:一是故意,審計師為了自身的利益,在明知財務報表有重大錯誤的情況下,仍然簽發不恰當的審計意見;二是合謀,審計師與被審計單位沆瀣一氣,串通合謀,共同欺騙外界。
(二)法律風險的概述
1.法律風險的概念界定
審計欺詐的法律風險,是指審計師因為審計中的欺詐行為而承擔法律責任的可能性。它可以表述為欺詐被發現的概率和被懲處力度的乘積,即:法律風險=被發現概率×懲處力度 。法律風險也實際上是審計師進行欺詐而付出的代價,即審計欺詐成本。
2.審計欺詐中CPA的法律責任
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對社會公眾的影響具有社會性與重大性的特點,與其他職業相比,注冊會計師職業所負的法律責任更加重大。那么,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的法律責任究竟有哪些呢?
本文主要從責任性質這一方面來闡述,CPA的法律責任據此可分為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
首先,從刑事責任方面看。我國有關法律對審計師提供虛假報告應承擔的刑事責任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注冊會計師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除此之外,《公司法》、《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都有相關的規定。
其次,從民事責任方面看。《注冊會計師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本法規定,給委托人其他厲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證券法》第二百零二條也有類似規定。
最后,從行政責任方面看。根據《注冊會計師法》的規定,會計師事務所承擔的行政責任包括警告、沒收非法所得、罰款、暫停全部或部分經營業務、吊銷有關執業許可證、撤消事務所等,注冊會計師承擔的行政責任包括警告、暫停執業、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等。

二 我國上市公司獨立審計欺詐法律風險的現狀
(一)審計欺詐的暴光機會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造假是比較嚴重的。審計署從1999年開始,連續三年對具有上市公司年度會計報表審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質量進行了監督檢查,共檢查了97家事務所,發現其中有58家出具存在嚴重不實或重大疏漏的審計意見103份,有26家事務所對已經查出的上市公司會計報表錯弊問題隱瞞不報;還有46家事務所由于業務水平不高,未能查出上市公司會計報表披露不實的問題。再如,1999年之前,上市公司最近三年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0%才能配股,但在1996年至1999年四年中,凈資產收益率在10%至11%之間公司占上市公司的比例分別高達20.72%、29.83%、 24.35%、15.65% 。這樣畸高的比例中奧秘不言自明。
但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會計造假被揭露的,所占的比例卻并不大。據統計,從1991年到2005年期間,因為會計造假被中國證監會發現并處罰的上市公司可能不足100例,而上市公司在同一期間對外提供的年度會計報表、半年度會計報表、驗資報告、資產評估報告、盈利預測報告以及募股資金使用情況說明等財務資料不下1萬份,也就是說,被發現造假的比例不到1%,已經暴光的上市公司會計造假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上述凈資產收益率在10%至11%之間的公司,最后被揭露有假的卻寥寥無幾。當然,會計造假并不都是審計師參與合謀,但在多數情況下,審計師是難脫干系的。
可見,上市公司會計造假和審計欺詐被揭露的概率很小,大大降低了審計師的法律風險和欺詐成本,導致了欺詐成本與欺詐收益的失衡,所以審計師也敢鋌而走險,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
(二)審計欺詐的懲罰力度
從已經暴露的幾個主要上市公司會計舞弊案中可以分析我國審計師接受處罰的現實情況。表2.2.1審計所及CPA接受處罰比例情況
審計行為主體
法律
責任類型
審計所
CPA
數量 比例 人數 比例
行政 37 38%
刑事 5 6%
民事 0 0% 0 0%
涉案總數 97 38% 77 6%

從表上比例情況可見執法機關在對審計師處罰時顯得“心太軟”,大多數的處罰無關痛癢,使得審計師承擔的行政責任偏輕,對審計師沒有懲戒作用。

三 我國獨立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我國獨立審計欺詐中存在的問題有許多,本文主要研究我國上市公司獨立審計欺詐的法律風險問題,所以這一章節主要是對法律風險現狀中的問題的原因作一個歸納性的分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獨立審計行業的監管不強,審計欺詐的暴光機率低
我國獨立審計行業的監管包括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兩個方面,政府監管主體包括財政部門、國家審計機關和中國證監會,行業自律是指由注冊會計師協會進行的行業內部監管。目前的監管體系主要存在如下問題:(1)政府監管主體之間多頭監管現象普遍存在,造成他們之間相互協調困難,最終導致了對獨立審計行業的無效監管 ,而且各監管主體對獨立審計行業的檢查主要采取抽查形式,覆蓋面小,也沒有形成制度,隨意性大。(2)行業自律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審計欺詐的處罰力度小,法律的威懾作用不大
有關專家統計從1994年至2005年審計師受到行政處罰的37例個案,撤消事務所的只有為銀廣夏審計的中天勤一家,像影響巨大、性質惡劣的瓊民源案的事務所和紅光實業案的事務所,都只是暫停執業;沒收違法收入的只有11家,罰款的只有15家,且罰款額只有違法所得的1至2倍;在涉案的77名注冊會計師中,處以市場禁入的只有2名,吊銷執業資格證書的只有9名。可見執法機關在對審計師處罰時顯得“心太軟”,大多數的處罰無關痛癢,使得審計師承擔的行政責任偏輕,對審計師沒有懲戒作用。
(三)上市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的運行機制不合理
1.上市公司運行機制不合理。我國的上市公司多數是從國有企業改制而來,股權結構不合理,國有股東缺位,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公司既是經營者,又是決策者和監督者。
2.會計師事務所的運行機制不合理。目前,我國80%的會計師事務所都是有限責任公司形式,用幾十萬元的注冊資本來對數億元的審計業務承擔責任,給會計師事務所違規提供了方便。
3.會計師事務所和委托單位之間不獨立。目前,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事項委托人是被審計單位而不是信息使用者,當被審計單位支付的審計費用成為會計師事務所收入的主要來源時,注冊會計師難以違背其“衣食父母”的意愿,審計的獨立性就會大打折扣,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爭取客戶,往往默許被審計單位的造假行為。

四 加大獨立審計欺詐法律風險提高審計質量的若干對策
(一)加強對獨立審計行業的監管,提高審計欺詐的暴光機率
審計欺詐的暴光率低,暴露了我國獨立審計行業監管中存在的問題。由于制度執行、監管與懲罰力度不足、懲罰對象不明確,導致對注冊會計師的監管制度存在明顯的缺陷。監管制度缺陷是導致注冊會計師頻頻違規的又一誘因,不健全的法律制度,尤其是缺乏完善的民事賠償制度,在相當程度上助長了注冊會計師的冒險意識、保護了其造假收益。
(二)加大審計欺詐的處罰力度,發揮法律的威懾作用
1.立法環節——(1)完善法規,確立民事責任的賠償機制;(2)制定審計欺詐的具體認定標準;2.執法環節——(1)成立審計案件專家鑒定委員會;(2)執法部門在執法中要嚴刑竣法,絕不能心慈手軟和姑息遷就,真正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3.其他環節——改組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加快推行合伙制的組織形式。
(三)建立健全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制度。
會計師事務所不同于一般的公司、企業,質量管理是會計師事務所各項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關鍵。如果一個會計師事務所質量管理不嚴,很有可能因某一個人或一個部門的原因導致整個會計師事務所遭受滅頂之災。因此,會計師事務所必須建立健全一套嚴密、科學的內部質量控制制度,并把這套制度推行到每一個人、每一個部門和每一項業務,迫使注冊會計師按照專業標準的要求執業,保證整個會計師事務所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若山 我國會計問題的若干法律問題思考[J].會計研究.1996.6
[2]劉振華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研究[J].財會月刊.2001.1
[3羨巧琴 淺析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欺詐行為[J]冶金財會2004
[4]王善平 獨立審計的誠信問題[J]會計研究,2002, 1
[5]劉峰,許菲 風險導向審計、法律風險、審計質量[J].會計研究.2002
[6]李若山 上市會計信息質量面臨的挑戰與思考[J].會計研究.2001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