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企業為了強化競爭能力,采取各種賒銷方式。企業之間以應收賬款進行商品交易的現象普遍存在。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應收賬款的作用重大,如果管理不善,不僅不能順利收回應收賬款,還會給企業帶來風險。本文重點分析了應收賬款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應收賬款管理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企業;應收賬款;管理
一、應收賬款產生的原因
1.1內部原因
1.1.1歷史遺留問題
改革開放以后,實行新的經濟政策,由于經驗缺乏,出現了一些錯誤和失誤,其中,就包括遺留下來的應收賬款問題。
1.1.2經濟環境的影響和競爭機制的不健全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以及市場份額,不得不采取各種方法,進行促銷,其中,就包括賒銷。這樣不僅不利于應收賬款的管理,更有可能使企業陷入債務危機之中。
1.1.3法律不完善
目前,我國還未出臺應收賬款這方面的專門法律,即無法可依;另外,有關部門,對于應收賬款的管理,也不嚴格,即執法不嚴。
1.2內部原因
1.2.1信用管理體系不完善
在不確定的信用條件下,如信用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有很大的隨意性,企業進行賒銷,很可能會導致,應收賬款回收困難,從而產生壞賬,增加了企業的風險。另外,企業在日常管理中,也不注重應收賬款壞賬的防范。
1.2.2缺乏風險意識
企業把主要精力放在企業利潤最大化上,而利潤最大化的一個缺點,是忽視了企業所面臨的風險問題。企業希望通過賒銷,來增加利潤,但是,卻忽視了被客戶拖欠的資金,不及時收回時,所面臨的風險,是否已經超過了企業的承受能力。
1.2.3忽略了時間價值因素
如果客戶長期拖欠企業一筆應收賬款,企業即便不進行投資,將這筆資金存入銀行,也能獲得小額利息,由此可見,應收賬款拖欠的時間越長,會給企業帶來潛在的損失越大。企業只確定應收賬款能夠收回,但忽略了收回時間。
1.2.4維權意識不強
當企業發生應收賬款的糾紛時,出于各方面原因的考慮,例如催款耗費的人力和物力,大于所獲得的利益,不愿惡化與客戶之間的關系等,放棄了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使企業面臨資金短缺的情況,造成企業財務危機。
二、應收賬款對企業的影響
2.1降低了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
由于企業的貨物流與資金流不一致,銷售己告成立,貨款卻不能同步收回。勢必產生沒有現金流入的銷售業務損益產生。如果涉及到跨年度銷售收入,導致的應收賬款,則會產生企業流動資產,墊付股東年度分紅的情況。企業因墊付股東分紅及墊繳稅款,占用了大量的流動資金,久而久之,必將影響企業的資金周轉。
2.2夸大了企業的經營成果
我國企業實行的記賬基礎,是權責發生制,發生的當期賒銷,全部記人當期收人。所以,企業賬面利潤的增加,并不表示當期能實現現金流人。會計制度要求,企業按照應收賬款余額的百分比,來提取壞帳準備。如果實際發生的壞帳損失,超過了提取的壞帳準備,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損失。
2.3加速了企業的現金流出
賒銷,雖然能使企業的利潤增加,但是,并未使企業現金流入真正增加,反而,使企業不得不運用有限的流動資金,來墊付各種稅金和費用,這就加速了企業的現金流出。主要表現為:企業必須按時,以現金交納城市建設稅、資源稅、消費稅、營業稅、增值稅等。
2.4增加了應收賬款管理過程中的出錯概率,給企業帶來額外損失
面對龐雜的應收款賬戶,企業核算差錯,難以及時被發現,不能及時了解,應收款動態情況,以及應收款的對方企業的詳情,造成責任不明確,應收賬款的審批手續、承諾、合約、合同等資料的遺失、散落,有可能使企業已發生的應收賬款,能通過法律手段收回的,卻由于資料不全而不能收回,該全部收回的,只有部分收回,該按時收的,不能按時收回,最終造成企業資產的損失。
三、企業如何加強應收賬款管理
3.1提高產品競爭力
3.1.1加強產品市場調研,鎖定目標產品
分析預測市場需求的前景,加強市場調研,及時研發新產品,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提高市場占有份額;同時,結合自身的人才、技術等資源優勢,強化創新意識,發展龍頭產品,搶占遠期市場。
3.1.2提高產品科技含量,降低產品成本
加大企業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產品質量,發展高、精、尖產品,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3.2制定科學合理的信用政策
3.2.1設置獨立的資信管理部門
我國企業,需要配備專職的信用管理人員,或設置相對的資信管理部門,對客戶的資信,進行全方位的調查、分析和評估,使其在賒銷管理中,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主導作用。
3.2.2開展應收賬款成本的測算和分析
應收賬款成本主要包括,壞帳成本、管理成本、機會成本。綜合考慮三種成本,做出合理的預計,對比商業信用所帶來的邊際收益,從而做出合理的財務決策。
3.2.3加強客戶資信管理
(1)分析和建立信用標準;
(2)對比計算客戶的信用;
(3)進行分析安排對,并確定各有關客戶的信用等級。
3.3強化內部控制制度
3.3.1加強合同管理,規范經營行為,嚴格信用審批
企業銷售業務,應實行合同管理制度,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隨意簽訂銷售合同。企業應認真開展合同的審核工作,按合同要求,安排產銷活動,確保全面履行合同。
3.3.2實行貨款回籠業績考核,明確清收責任
按照“誰銷售,誰收款”的原則,明確收款的金額和期限。根據貨款回籠情況,對銷售人員進行業績考核,并嚴格執行獎懲制度。
3.3.3嚴格按會計制度辦事,及時處理呆壞賬
財務人員,應嚴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對應收賬款,進行及時對賬、清算的工作,對可能破產、倒閉的客戶,要積極采取保全債權的措施;事實上已難以收回的逾期貨款,要報經有關部門審批后,及時予以核銷。
四、聯邦快遞的應收賬款管理案例
4.1公司簡介
聯邦快遞于1971年成立,是現今全球最具規模的國際性快遞公司,能夠實現在24小時至48小時內門到門的國際快遞服務。
4.2聯邦快遞的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
4.2.1管理層重視不夠
公司負責人為了完成計劃指標,將銷售任務定位為日常工作重點,致使操作質量被忽視,導致應收賬款增多。
4.2.2銷售與結算脫節造成銷售代表缺乏防范意識
企業對于銷售的業績管理獎的多、罰的少,很容易造成客戶信用考核混亂,最終導致企業壞賬日益積累,資金鏈崩潰。
4.2.3客戶信用評價管理欠缺
聯邦快遞信用管理只是事前管理,沒有事后的信用審核及客戶檔案庫。其管理人員只有結算人員,而管理過程只是單一的模式,缺乏系統管理。
4.2.4快遞合同漏洞導致托運人違約
例如有的合同條款,從結算的角度只是規定了結算時間,并沒有約定結算方式細則的違約問題,而實際應收賬款壞帳的比率中額度最大的是到付問題。
4.2.5應收賬款管理方式被動
目前的結算模式包括電話催收、催款信、律師函三種方式,應收賬款管理處于嚴重的被動狀態。
4.3聯邦快遞完善應收賬款管理的幾點措施
4.3.1調整管理層的考核指標
(1)遞送員的銷售指標從過去定量考核更新為定性考核;
(2)每周例會,分析應收賬款管理的案例。
4.3.2建立良好的放賬模型以防范應收賬款的風險
建立客戶信用等級評定的方案。
4.3.3加強應收賬款的精細化管理
(1)對應收賬款進行分類管理;
(2)加強客戶信用預審控制;
(3)以法律訴訟保全應收賬款。
參考文獻
[1]魏曉明,降低應收賬款提高資金效益[J].遼寧建材,1996(01).
[2]王國偉,淺談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6).
[3]叢全喜、李濱花,應收賬款收賬方案的確定方法[J].黑龍江財會,2004(05).
[4]郭昌欣,試論我國保險會計準則的發展及完善對策[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2).
[5]鄒本國,對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的建議[J].中國審計,2007(06).
[6]王惠,杰企業如何滿足員工的心理收入[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