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的質檢工作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由于國內外經濟技術交流的不斷頻繁,產品質量檢驗逐步成為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產品質量檢驗指的是依據一定的方法和檢驗標準,對產品進行檢查并與規定要求進行比較的活動。產品質量檢驗的結果往往會受到取樣方法和檢測方法的影響。對產品檢測而言,產品檢鋇4取樣方法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直接決定著產品質量檢測的結果,因此,掌握正確的產品質量檢測方法對提高產品質量管理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
1 產品質量檢驗的概念理解
質量在經濟學中是一個廣義的范疇,就產品本身來說,包括設計質量、適用性質量和符合性質量等等。最早對產品質量的定義主要是突出產品的存在,后來標準化成了工業生產的基本原則之一。在工業領域,產品質量是指產品符合標準規范的程度。產品質量是產品的性能在使用方面以及商品價值的表現,也是商品價格的重要依據之一。
產品質量檢驗就是通過各種科學合理的檢測方法和實驗方法,對產品的各項特性進行檢測,從而獲取產品的各項質量特性,取得科學的檢驗數據,從而出具科學合理的技術報告和結論。產品質量檢測工作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檢驗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發展。
2 產品質量檢驗的主要方法研究
2.1 采用正確的抽樣方法
抽樣是產品質量檢測過程中的基本工序之一,對產品質量的檢測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產品檢測的過程中,如果抽取的產品樣品不能夠代表全部的產品成分,這樣就不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檢測數據會出現偏差,所以我們在產品抽樣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國家標準的規定和要求對產品進行正確的抽樣。
首先,要選擇高水平的抽樣人員。抽樣人員的素質高低對產品質量檢測結果有著重要的作用,抽樣人員必須熟練產品檢測的抽樣標準、抽樣方法以及抽樣的數量。同時,抽樣人員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對抽樣工作要認真負責。其次,認真填寫抽樣表單。抽樣表單是質量檢測機構在對產品進行檢測之后所出具的檢驗報告,也是對檢驗結果進行監督的重要材料。抽樣表單的填寫必須整潔完整,內容真實,同時抽樣表單要按照統一的格式填寫。再次,產品抽樣的數量必須合理。產品抽樣數量不能夠隨意的增加,特別是生活用品和消費品;抽樣的數量更不能少于規定的要求,否則就不會滿足產品檢驗的要求,或者是產品檢驗的結果不能夠代表檢驗的質量水平,阻礙產品檢驗工作的正常進行。
2.2 強化其他產品檢驗方法
根據產品檢驗原理和設備的不同,產品質量檢驗可以分為五種:感官檢驗方法、物理檢驗方法、化學檢驗方法、產品試驗方法以及微生物檢驗法。
①感官檢驗方法是產品質量檢驗中最基本的方法。感官檢驗主要是通過視覺、聽覺、味覺等檢驗方法對產品進行檢驗,這些產品主要是包括一些日常用品中的食品、糧食、營養品等。主要的判斷標準有食品的色澤、口感、組織、食用油的透明度、建筑材料的尺寸、大小等等。感官檢驗方法的優點是省時省力,提高產品質量檢驗的效率,其缺點就是存在一定的不準確性,往往會造成一些不當的后果。
②物理檢驗方法也是產品質量檢驗中的重要方法。物理檢驗方法指的是通過對產品在物理條件下體現的各種性能的研究和測量,從而對產品的質量進行深入的認識。一般情況下,物理檢驗方法分為三類:第一是物理量檢驗方法。物理量是產品質量中的一個重要方面,產品的物理量主要包括產品重量、密度、導電量、功率、產品電壓等多個方面;第二是產品的幾何量檢驗。產品的幾何量主要是指產品所獨有的長、寬、高等性質;第三是產品的機械性能檢驗。產品的機械性能是產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檢測內容主要包括產品的抗拉程度、抗壓力程度、抗沖擊程度以及抗磨性等等。
③化學檢測方法也是產品質量檢驗中的重要一部分,它又被稱之為化學分析方法。它主要是通過產品的化學反應來檢驗產品的最終質量,因為有些產品的某些特性只有通過化學反應才能夠體現出來。采用化學分析方法和通過化學儀器能夠檢測化學性質,能夠深入到產品的內部檢測到產品的質量問題?;瘜W檢測方法包括兩個方面:化學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還分為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除此之外,化學檢測方法還包括儀器分析方法,通過化學儀器來檢測產品的物理化學性質,進而檢測中產品的質量好壞?;瘜W檢測方法的優點在于能夠能加深入的檢測產品的內部問題,更好地確定產品的質量好壞。
④微生物檢驗方法指的是對部分產品,一般是指日常食用品的細菌污染進行檢驗,也可以稱之為衛生檢驗。近幾年來,我國對食品、藥品、化妝品等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等產品規定了相關的衛生標準,從而嚴格控制細菌污染、防止各種有害病原微生物侵人人身體而造成廣大消費者的人身健康。微生物檢驗方法一般包括細菌總數檢驗、霉菌總數檢驗、大腸桿菌檢驗、食用中毒菌的檢驗等多個方面。微生物檢驗與人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關,對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
⑤產品試驗法也是產品檢驗的重要方法。產品試驗法指的是為了保證產品的實用性,規定對一個或者是一類產品應該符合的技術要求。產品標準中規定的每項技術要求根據其可檢驗性原則都要規定相應的試驗方法。主要包括:環境試驗、常規試驗、抽樣試驗以及特殊試驗。環境試驗是指商品在自然環境中用人工模擬的工作條件進行試驗,這樣能夠驗證產品是否符合技術規定。一種產品需要進行哪些項目環境試驗往往取決于產品的使用條件和產品的可靠性要求;常規實驗也可以稱之為出廠試驗,主要是在產品出廠之前對產品的材料和加工進行質量檢測,從而測定產品的整體性能;抽樣試驗。在產品檢測的過程中,如果抽取的產品樣品不能夠代表全部的產品成分,這樣就不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檢測數據會出現偏差,所以我們在產品抽樣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國家標準的規定和要求對產品進行正確的抽樣。在有關產品的檢驗過程中,通過抽樣試驗可以來驗證產品的性能;特殊試驗可以根據有關部門產品的規定標準以及制造商和用戶之間的協議進行,從而能夠滿足市場對產品的整體需求。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產品質量的重要性越來越大,它不僅關系到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同時也決定著企業競爭力的高低。產品質量檢測工作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檢驗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發展。因此,進一步優化產品檢驗的方法,提高產品質量檢驗的整體水平,對提高產品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魯文瑛,論抽樣試驗方法在產品質量檢驗中的重要性[J].山西統計,2001,(9).
[2]藍斌.淺談產品質量檢驗方法及結果的準確度[J].科學之友,2010,(7).
[3]黃慶森.淺談產品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提高途徑[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6)
[4]嚴珠,產品質量監督抽樣檢驗選用標準的問題分析[J].印刷質量與標準化與質量,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