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化總廠每年的修理費用在四千萬至五千萬元左右,約占總廠完全費用的十分之一,是總廠可操作的主要費用項目之一,其預算的執行結果對年度財務預算的完成影響很大。近年來,總廠通過貫徹內部控制制度,修訂完善修理費制度和管理辦法,有效控制了修理費用,為總廠的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由于不能真正實現項目管理,在內控業務流程、計劃及預算管理、結算及審計方面仍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目前石化總廠修理費管理的現狀
目前,石化總廠修理費歸口管理部門是設備基建科,管理的基本依據是勝石化總廠發〔2005〕53號文下發的《石化總廠修理費管理辦法(試行)》。修理費核算管理的基本流程是需求單位申請→基建設備科審核→定額部門編制預算→上報修理計劃并得到批準→確定施工單位及簽訂合同→施工及竣工驗收→審計及結算。目前的修理費管理和核算辦法是在內控要求的基礎上,對業務流程控制點和權限的細化,業務流程可操作性強,基本上可以滿足分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和總廠內部管理的需求。
二、修理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通過調研分析發現,現行修理費管理核算工作,在制度上是健全的,為總廠的設備正常運行和確保安全生產保障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但也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修理費年度計劃項目偏差大
由于修理費年度預算指標的確定時間是上年末,因此年度預算指標客觀上有爭取寬松預算的因素,實際上準備實施的項目是否真正能夠實施要視下年設備運行狀況及生產運行情況而定。在這種情況下,年度修理費預算只能是預算總量控制指標,年度計劃修理項目沒有太大的意義。
(二)修理計劃申報不完整
目前總廠上報至財務處的維修計劃只有修理勞務部分,而且其中不包括甲方供料的部分,以及自營工作量所消耗的修理材料,造成年度修理計劃與年度預算不符,從內控審批流程上看存在一定風險。
(三)存在變通結算現象,造成審計風險
由于油田內部市場準入、施工方資質、某些石化專用材料或配件采購渠道不暢、投資計劃不足等多方面原因,總廠目前仍然存在變通結算現象,而變通結算必然跨過業務流程中的關鍵控制點,超越控制點權限,因此存在一定審計風險。
(四)維修結算不及時
由于業務流程執行不暢,許多修理項目先開工再走流程,加之部門間協調力度不夠,信息不對稱,結算進度遲緩。2010年總部下達的修理費預算為4 000萬元,總部單項追加安全隱患整改353萬元和鍋爐改造818萬元,合計修理費預算5 171萬元。截至9月份,分公司批復維修計劃373項,金額1 508萬元,總廠賬面列支3 011萬元。而實際上剔除暫估入賬費用2 105萬元后僅結算906萬元,其中修理材料結算92萬元,勞務結算814萬元,遠低于預算進度。
三、推行項目管理,提高修理費管理水平
分析總廠在修理費管理上存在的問題,主要的癥結是制度執行不力,沒有嚴格按業務流程操作。為進一步規范修理費核算管理,建議總廠推行修理費項目管理,規避風險,不斷提高修理費管理水平。
(一)及早確定年度修理項目,統籌年度修理費預算
根據年度預算總盤子,在進行充分調研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盡早確定投入方向和規模,明確實施項目,并及總廠預算委員會通過后以廠發文下達,以保證年度計劃的嚴肅性。在年度修理項目中,要劃分設備維修和工程維修,并將甲方供料、自營工作量、日常保運等因素包括在內。
(二)加大月度修理計劃的審核力度
為確保真正執行月度修理計劃,建議月度修理計劃經預算委員會通過后,再上報分公司審批。建議流程為:需求單位申請→設備管理部門審核工作量→定額部門編制預算→計劃部門匯總形成修理計劃→預算委員會批準→計劃上報→計劃實施。
(三)開發修理項目管理系統,加快結算進度
目前,石化總廠的資產數據庫已經比較完善,可以在此基礎上開發各部門信息共享的修理費管理系統,按照修理費管理的流程,通過在系統中建立各部門的用戶,并根據職責賦予相應的權限,實現修理項目管理流程的全程網上管理。主要流程簡述如下:
1.維修項目計劃的申報與下達
(1)資產使用部門用戶,根據使用的資產現狀提報修理需求。
(2)設備基建科用戶通過查看系統中資產維修記錄,并通過實地調查,確定修理的,提出修理工作量。
(3)定額部門通過基建設備科提供的工作量初步編制預算。
(4)計劃科匯總項目和預算后提交預算委員會審定。
(5)財務部門根據內控要求,將月度修理計劃上報分公司審批。
(6)計劃部門根據分公司審批結果下達月度修理計劃。
2.維修項目的實施階段
(1)設備基建科維護項目概況,包括項目計劃編號、項目名稱、主要工作量、項目預算值、開竣工時間、施工單位名稱等。
(2)合同部門審核施工單位資質,審核通過后,發出施工合同會簽單。達到招標標準的,組織招標。
(3)簽訂施工合同。
(4)基建設備科在系統中及時維護項目工作進度。
(5)工程完工,基建設備科組織在相關部門驗收并在線上及線下提供結算資料。
3.維修項目的結算
(1)定額部門根據預算和相關結算資料審核項目結算,并錄入系統。
(2)審計部門介入審計,確定最終結算值。達到內部審計的限上工程維修項目,提報內部審計。
(3)財務部門在審計結束后規定時間內取得結算資料辦理結算手續。
通過該系統,財務部門可以對總廠維修費做到事前控制,而不在等到資料到手才掌握修理費發生情況,加強了對修理費預算、發生、完成情況的控制,從而從整體上促進總廠修理費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