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劉社長,您好。2011年,《中國總會計師》雜志在中國財務界首先提出了“財務力量”理念,請談談這個概念。
劉麗君:好。“財務力量”是我今年年初新近提出來的一個概念,其大背景是:2008年,一場猝不及防的金融海嘯沖擊全球,全球經濟直接損失超過30萬億美元。巨大的震源卻發端于某些公司的不良運作。而究其源頭和側面反思,卻顯現了一種力量是不可低估的,那就是:財務的力量。
我認為,“財務力量”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首先,是表現在顯性方面,體現在建立在財務會計基礎上、涵蓋總會計師職能的廣義財務管理所直接表現出來的一種能量;其次,表現在隱性方面,體現為財務管理對提升企業“精神”方面的一種能量,主要表現為一種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能力,比如產品研發能力、市場開拓能力以及核心競爭力等。相比之下,“財務力量”的精神含義更值得我們去關注和研究,它主要側重于一種社會性、思想性和價值觀,雖然是無形的,但很多時候能夠激發出企業巨大的能動。需要指出的是,這兩種力量可以相互影響,即內在的力量能夠催生外在的力量;反過來,外在的力量也可以影響、帶動內在的力量。由此可見,它同我們在2009年提出的“財務價值”理念是一脈相承的。
綜上所述,“財務力量”是建立在傳統的企業盈利能力、成長能力和市場能力等諸多“能力”基礎上的一個高度的“整合力”。在這里,我把這個理念提升到與企業核心競爭力并駕齊驅的高度,應該說是一個比較大的突破和創新。從2010年下半年起,我們就針對這一問題對部分專家、學者和總會計師進行了小范圍的調研,獲得了包括部分中央企業財務負責人在內的廣大業內人士的強烈共鳴和普遍關注。
記者:《中國總會計師》雜志開展“中國企業財務力量評價課題研究”的背景是什么?又有哪些意義?
劉麗君:蘇轍說:“財者,為國之命而萬世之本。”中央領導同志也指出:“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中心環節,但我們也要深刻地看到,就全面而言,財務管理仍是企業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加強財務人員隊伍建設,仍是當務之急,至關重要。”從國家宏觀政策層面,我覺得在2010年里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值得大家去關注:
首先,2010年4月26日,財政部、中國證監會、國家審計署、中國銀監會、中國保監會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連同此前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標志著適應我國企業實際情況、融合國際先進經驗的中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基本建成。正如財政部王軍副部長指出的,《指引》的發布,標志著以防范風險和控制舞弊為中心、以控制標準和評價標準為主體,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銜接有序、方法科學、體系完備的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基本建成,是繼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審計準則體系建成并有效實施之后的又一項重大系統工程,必將有力地提升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
其次,2010年9月21日,財政部發布《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確立了增強我國會計人才競爭優勢、建設國際一流會計人才隊伍的行動綱領。這是深入貫徹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是推動會計行業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會計行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戰略選擇。長期以來,我國的會計人員雖然隊伍非常龐大,但整體而言素質不高。必須切實提高我國財務會計人員的素質,更好地實現我國的財務會計和國際會計慣例接軌。
再次,2010年8月29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招聘公告,決定組織12戶中央企業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12名高級經營管理者。其中,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公開招聘總會計師格外引人注目。2003年國資委成立之初,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央企設有總會計師。國資委成立后,提出要重點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管好人;二是管好賬。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選拔央企總會計師,對財會界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性效應。經過多年的努力,總會計師的“國家隊”已經基本形成。
以上三個方面的內容表明,在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沖擊以后,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和財會人才建設已經上升到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高度。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成為了我國國家戰略和國家意志的重要組成部分?!柏攧樟α俊币舱琼槕@一時代要求的產物。
在全球市場一體化的背景下,財務的力量日益凸顯。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財務就是品牌,品牌就是力量”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特別是在中國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科學發展、企業向產業鏈高端轉化的過程中,財務的力量與作用更是異常重要。
記者:您認為,企業應該從哪些方面彰顯自己的財務力量呢?
劉麗君:彰顯財務力量,在國際上已有許多成功的案例,美國杜邦公司的財務指標分析體系,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擰干毛巾上的最后一滴水”,都為企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分析國內外成功的案例可以發現,要切實彰顯自己的財務力量,企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以人為本,建設一支高素質、復合型的財務管理隊伍。企業財務管理能否發揮固有功效,財務人員包括財務負責人、總會計師、財務部門負責人及全體財會工作人員的素質、能力是關鍵因素。可以設想,無論企業領導人對財務工作如何重視,如果財務工作人員在財務管理中沒有辦法、沒有能力做出成績,不能把財務管理的應有作用在企業管理中發揮出來,那勞動就是無效的,從而無法體現其“力量”。
二是打造財會文化。根本地說,財會文化的優劣體現在組織及其成員的觀念和價值取向上。儒家圣賢的思想和理念對我們、特別是從事財務工作的人來說,教益是十分深刻的??鬃佑醒裕骸叭硕鵁o信,不知其可也?!泵献觽鞒辛丝鬃拥膫惱碚軐W思想,提出并闡釋了“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的重要思想。中國還有句俗話叫“人無信不立”,個人如此,企業亦是如此。
三是加強財務制度建設并切實貫徹落實。財務制度建設成效是構成財務價值品牌的重要方面,反映制度建設成效的特征主要有:(1)財務制度的健全程度。財務制度是否能夠覆蓋企業各個方面的經營活動,使之沒有漏洞;(2)財務制度的落實程度。制度是得到認真的執行,還是形同虛設;(3)財務制度的有序程度。從制度的建立到執行再到調整,每一個環節、每一次循環是否都順利;(4)財務制度的有效程度,即是否有助于形成規范、合理、先進的理財觀念和理財行為。
四是積極創新財務管理觀念和方式?,F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不僅賦予企業自主理財的權利,同時也將現代企業理財置于瞬息萬變、高度風險性的市場經濟環境中。這對企業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管理觀念也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建立起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理財新觀念。
五是積極發揮財務公司的作用。
記者:那么,對于廣大企業和總會計師來說,參與“財務力量”這一課題研究有哪些實質性的意義呢?
劉麗君:真正強大的財務力量,不僅能幫助企業規避風險、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而且能幫助企業贏得利益相關者和社會公眾的信任,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對“財務力量”有著深刻理解和認識的負責人及管理團隊,能夠合理利用財務工具,有效地幫助企業趨利避害。
在此,我想特別強調總會計師的職能、地位和作用。對此,從《會計法》到《總會計師條例》都有明確的規定。在我的有關紅樓夢管理的論著中,把“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的王熙鳳定位為賈氏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兼總會計師,這就是從她所處的地位、行使的職權和發揮的作用等方面綜合考慮的。可以說,正是由于有了王熙鳳這位常務副總經理兼總會計師的卓越管理,充分發揮了財務的力量,賈氏公司才得以維持一段時間的正常運轉。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王丙乾在任財政部部長時,要求全國的財政廳廳長多讀讀《紅樓夢》,學學王熙鳳的管理;我也希望我們的總會計師及財務人員在業余時間里能夠多看看《紅樓夢》,從古典文化中汲取管理智慧的營養,不斷彰顯企業的財務力量,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記者:聽說這項課題研究,參與者還有企業家,而不僅僅是企業的總會計師,這是為什么呢?
劉麗君:自2003年8月成立以來,《中國總會計師》雜志就堅持“關注總會計師命運、宣傳總會計師形象、服務中國總會計師事業”的宗旨。但是,提高中國財務管理者的影響力光靠廣大的財務工作者自身還不夠,必須贏得全社會的理解和關注。讓更廣大的企業家參與到彰顯企業財務力量的活動中來,使他們更加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實際上,很多國有企業的一把手都非常重視本單位的財務工作,比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石油集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等央企的主要負責人都有非常重視財務工作的傳統,這樣,就應該對其財務力量的提升和建設等方面的典型經驗予以更多的關注、研究和宣傳。
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看到,就整體而言,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處于“薄弱”地位的情況還沒有根本改變。企業里,不懂財務的老板在市場上和其他公司競爭,是有風險的:對外,如何進行項目評估,如何進行資本運作等,都要求有較高的財務知識;對內,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監管。財務人員如果對公司忠誠和負責任,單位的財務發展就好些,但也會有些財務人員利用老板對財務的一知半解,出現不負責任的情況。老板如果能一針見血地指出財務人員的不足,這樣也能對財務人員起著警示的作用。所以,常說揮起財務的砍刀,那是說財務的力量,如果力量使得不對路,難免會先砍到自己。
在此,我愿意借用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誠先生的兩句話與大家共勉:“老板不但要懂業務,更要懂財務”,“企業的一把手如果不懂財務,如同盲人摸象?!?br />
記者:眾所周知,“中國總會計師年度人物”、“中國財務價值領軍人物”等獎項已經成為《中國總會計師》雜志的一個優秀品牌。那么,在2011年度評選和“第八屆中國企業經營與財務戰略管理高峰論壇”中,將如何體現“財務力量”的重要性和積極意義呢?
劉麗君:為更好地彰顯中國企業的財務力量,更好地發揮財務管理在增強中國經濟競爭力中的作用,我們聯合新華社、新浪網、國際企業財資(中國)協會、中國總會計師網及相關單位共同成立了專門的課題組,在2010年底已經開始了相關的專題研究。我們的研究主要是將財務管理作為基點,著重考察企業在籌資活動、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中創造現金和運用現金的能力與水平,并由此帶動企業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
201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紀念日。為表彰中國廣大財會人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和在長期的財會工作中建立起來的豐功偉績,以“迎接建黨九十周年,彰顯財務力量”為主題的大型專題采編活動已經啟動,在此,請各位財務人員及讀者積極參加支持。7月份,相同主題的“‘2011中國總會計師年度人物’等獎項頒獎典禮暨第八屆中國企業經營與財務戰略管理高峰論壇”將啟動,預計年底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我們已經初步決定,本屆論壇及評選將著重宣揚“財務力量”的內涵、價值和意義,為中國企業全面彰顯財務力量、打造核心競爭力繼續鼓與呼。
最后,衷心感謝各位總會計師及廣大財務人員對我社工作的關心,感謝各位讀者多年的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