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學校高校財務管理論文 > 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財務管理模式的探索

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財務管理模式的探索

  目前,中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實現高校后勤社會化,初步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點與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體系,在后勤社會化過程中如何理順各種財務關系,規范會計核算,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是當前高校財務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探索建立既適應高校未來發展需要,又符合后勤社會化改革要求的財務管理模式,是高校財務工作一項緊迫的任務。
  
  一、高校后勤財務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后勤社會化財務管理目標是將高校的行政管理職能與經營服務職能分開,組建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后勤社會化實體,變高校辦后勤為社會化辦后勤,最終實現后勤服務的社會化。通過理順高校與后勤的財務關系,規范會計行為,建立科學規范的后勤財務管理體制。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對傳統的高校管理體制特別是財務管理體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傳統的財務管理已經遠遠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高校后勤改革的需要,其弊端主要體現為以下幾方面:
  1.管理方面。后勤社會化改革中出現了很多經濟實體,這些經濟實體為了拓展社會上的業務,必須取得相應的資質,注冊成為獨立法人實體就是一個最基本的前提。企業在注冊成為獨立法人實體以后,對于財務核算的要求會更加嚴格。
  2.約束機制與發展問題。隨著高校預算管理體制的改變,為保障高校正常運行所需的后勤服務費用,由高校預算撥款改為后勤集團向接受服務的部門直接結算收取,資金的流程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改革后,后勤集團與各接受服務單位形成一對多或多對多的市場約束,建立了用戶的消費選擇機制,形成內在的市場驅動力。一方面,各經費使用部門提高了自主理財的積極性,增強了節約意識;另一方面,增強了后勤集團的競爭意識和市場意識,促使其提高服務質量,實現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3.資產管理與監督。改革前,后勤實體占用的資產作為高校資產的一部分,一般無償使用,高校資產管理部門主要側重于資產實物形態的管理。改革后,資產性質發生了重大變化,非經營性資產轉變為經營性資產,評估后作為高校對后勤服務集團的注冊資本金投入,由直接管理轉變為間接控制,管理的目的由實物管理向價值管理方面轉變,對資產的保值增值提出明確的要求,建立起一種以資產為紐帶的新型控股關系。
  
  二、適應后勤社會化改革財務管理模式的探索
  
  面對后勤社會化改革帶來的種種變化,如何建立新的財務管理體制呢?借鑒近幾年各地社會化改革試點的經驗,筆者認為,總體思路是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原則,理順高校與后勤集團之間的財務關系,建立科學規范的財務管理新體制,做到既有利于高校對后勤集團的財務監督管理,又有利于調動其積極性,積極穩妥地推動后勤社會化改革。
  (一)理順高校與后勤集團之間的財務關系,是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成功的前提
  1.搞好資產的產權界定和評估,規范分離行為。資產界定評估是后勤社會化改革的起點,明晰產權關系是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規范后勤集團的前提和基礎,規范分離可以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為社會化改革提供必要的物質保證,進而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2.完善投入機制。資產剝離后,后勤集團進入模擬運行或準社會化階段,高校應繼續支持后勤集團的建設和發展,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在一定時間內納入高校的中長期財務預算,分年度投入,補充后勤集團的資本金,作為國有資本投入,這樣一方面有利于真實地反映后勤集團的經營成果,壯大實力,培育后勤集團的造血功能;另一方面為將來后勤集團的股份制改造打下基礎,避免產生新的產權不清,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3.社會化服務價格收費管理。社會化改革以后,必然涉及到服務結算價格和收費標準的問題,高校應合理確定后勤集團服務的范圍、服務項目、服務質量和收費標準,建立科學的財務結算關系。國家有明確收費標準的,應嚴格執行有關申報、審批手續。國家沒有明確規定的,應參照社會價格,并盡可能采取市場價格。對于某些敏感的服務價格調整,必要時可以采取聽證制度,以建立合理的價格形成機制。  4.資本保全與收益分配。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兩權分離的原則,高校剝離的資產一旦脫離了高校的資金運動軌道,就代表高校的股權投入到后勤集團的資本金中去,高校按股權享有所有者權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的權利,不直接干預后勤集團的經營活動,后勤集團經營期間,高校除依法轉讓外,不能抽回投資。后勤集團在產權明晰、責權分明的基礎上,在堅持為高校教學科研和師生服務的前提條件下,自主地進行資產的運營,享有資產的處置權,高校不得隨意將資產收回,也不得干預資產實物形態的改變。
  收益分配也必須規范化,高校只能以資產為紐帶,以股權的形式,通過后勤企業的盈利來分享投資收益,而不能通過收取費用的形式實現。那些要求后勤集團上交資產占用費、租賃費或者折舊基金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不符合資本保全原則,更談不上資產的保值增值。
  (二)加強后勤集團的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和服務水平,是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關鍵
  規范分離以后,后勤集團就變成了“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企業法人,要以后勤社會化改革為契機,建立獨立的會計核算體系,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和服務水平,培育自我造血功能。隨著高校投入的逐步減少,盡快完成三步大跨越,由“高校養后勤”到“后勤養自己”,最終發展到“后勤完全服務于高?!?這是后勤社會化改革成功的關鍵。
  內部財務管理模式剝離后的后勤集團是由若干個經濟實體組成,業務涵蓋飲食住宿服務、交通運輸、醫療衛生等多個行業,應采取統一領導,集中管理,分別核算的緊密型管理模式。做好事業會計核算制度向企業會計核算制度的轉換工作,做好與高校母體會計制度的銜接工作,建立獨立的財務核算體系。明確成本的開支范圍,引入責任成本等現代財務管理方法,管理的重心下移,劃分若干個利潤中心,實行嚴格的成本核算,建立科學嚴謹的成本管理機制和以經濟效益為核心的成本考核體系,找出差距,使經營成果顯性化、真實化。
  (三)完善監督制約機制,是后勤社會化改革成功的保證
  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真正意義,在于通過高校后勤管理體制的改革和運行機制的轉變,減輕高校負擔,提高服務質量,最終為高校的教學科研服務。如果沒有完備的監督制約機制,高校對后勤資產的控制將更加弱化,極有可能加速國有資產的流失。因此,建立完善的監督制約機制,是后勤社會化改革成功的保證。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應該包括以下幾個層次:高校紀委監察部門以行政監督為主;高校財務部門主要以財務監督為主;后勤集團財務部門對各經營實體的會計控制;高校審計監察部門對集團財務運行情況進行審計檢查,是對財務監督的再監督。除以上專業監督以外,還應做好群眾監督,建立和完善消費者監督體系,保證后勤對教學科研的服務質量。通過以上努力,切實建立起一個以專業監督為主,群眾監督為輔,二者有機結合的完善的監督制約機制,保證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成功。
  (四)實行后勤會計委派制建立財務通報制度
  實行會計委派制有利于高校后勤資產的保值不流失,有利于保證后勤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同時也有利于后勤企業的健康發展。當后勤完全脫離高校以后,高校應停止會計委派。
  在實行會計委派制的同時還應建立財務通報制度,后勤實體財務應按會計制度要求,及時向高校財務部門報送真實、準確的會計報表及財務分析,重大財務事項要及時向校級財務部門匯報。
  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對現行高校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提出了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高校財務部門在改革的過程之中,一定要正確處理維護國家利益、保護國有資產安全和支持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關系,認真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財務管理辦法,保證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向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促進高校后勤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實現高校后勤的真正社會化。
  
  參考文獻:
  [1]李連霞.談談高校后勤部門的成本管理[J].財會通訊:理財版,2007,(7).
  [2]王皓,孫英.高校后勤產業成本核算的探討[J].事業財會,2002,(6).
  [3]王皓.高校后勤會計報表的探討[J].事業財會,2003,(2).
  [4]高梅.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過渡性會計科目的應用[J].皖西學院學報,2003,(6).
  [5]黃書琥.我們嘗到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甜頭[J].中國高等教育,2000,(3).
  [6]王皓,孫英.高校后勤產業成本核算的探討[J].高校后勤研究,2002,(5).
  [7]丁來興.關于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濰坊學院學報,2002,(5).
  [8]羅德明,都東躍.關于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調查與思考[J].安徽教育,2003,(8).
  [9]張永剛.高校標準化學生食堂建設的實施[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8).
  [10]張四平.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